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纸的发明
【简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通过思维导图理清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和改进后造纸术的优点,了解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第4自然段,感知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通过拓展资料的学习,感受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第4自然段,感知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第4自然段,感知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上节课完成的图示。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了解了造纸术发明前和西汉时代造纸术的历程。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纸发明的转折点——东汉时代。正是这个时代改变了世界,让造纸的方法传承了下去。
新授
探究一:思维导图看东汉。出示课文第4段。结构解析。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句话)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第1句:交代了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造纸术。第2句:是怎样造纸的。第3句:这种造纸术的好处。3.默读填空。4.交流填空。5.拓展训练。6.自主练习,全班交流。7.小结学法。探究二:拓展资料知影响。出示第5自然段。拓展资料。自读交流,说一说读后感受。学习资料。课堂小结。
练习
1.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借助表格和图示,尝试复述课文。
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提炼学习方法。
作业
1.基础作业:听写《生字抄写本》上的词语。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A.和家人介绍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B.除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在其他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查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详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第4自然段,感知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通过拓展资料的学习,感受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第4自然段,感知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第4自然段,感知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上节课完成的图示。
1.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了解了造纸术发明前和西汉时代造纸术的历程。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纸发明的转折点——东汉时代。正是这个时代改变了世界,让造纸的方法传承了下去。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与第一课时不能成为割裂状态,第二课时应该实现与第一课时有效的过渡。如何过渡?这就要在内容设计上下功夫。本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巩固,从而再一次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二、新授
探究一:思维导图看东汉。
1.出示课文第4段。
2.结构解析。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句话)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1句:交代了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造纸术。第2句:是怎样造纸的。第3句:这种造纸术的好处。
1.默读填空。每一句是怎么写的呢?请默读课文,自主完成思维导图。
第4
自然段
1.交流填空。
1.拓展训练。师:现在借助思维导图,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1.自主练习,全班交流。
1.小结学法。师:第4自然段就是围绕着“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才能传承下来”来写的,我们利用思维导图就能很好地了解要点,也便于我们整体把握。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教学应该聚焦于段的教学,了解作者是如何“构段”,有利于学生对“段落”有更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以一文带一篇的主题是学习也是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探究二:拓展资料知影响。
1.出示课文第5段。
1.拓展资料。(造纸术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
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秆中的
纤维提取。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4世纪末,百济在
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
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而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
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
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到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
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通过贸易传播到了印度。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那一年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场均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技术也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的。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开罗、埃及与摩洛哥。
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到了
17世纪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
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
1575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1.自读交流。说一说读后感受。
1.学习资料。社会发展到今天,纸的家族越来越大,成员也越来越多,出示课后资料袋。
1.课堂小结。师: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但造纸术的发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让我们拥有了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
课后的资料是帮助学习课文的重要资源,应把课外资料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通过拓展相关资料,学生更能体会到造纸术的深远影响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探索和智慧。
三、练习
1.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重——(
)
昂贵——(
)
光滑——(
)
渺小——(
)
2.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借助表格和图示,尝试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
基于本课时教学目标,“练习”板块对课文中词语进行了巩固,并结合课后习题安排说一说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复习旧知,活学活用。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思维导图理清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以及这种造纸方法的优点,知道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还了解了中国造纸术对全世界的深远影响。收获可真大啊!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听写《生字抄写本》上的词语。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A.和爸妈说一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
B.除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在其他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查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借助本课学习中用的思维导图、表格等扶手,尝试说一说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并紧扣本单元主题,借助同学们对古代科技的兴趣,课外进行拓展,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创造。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剪碎切断
原料易得
大量制造
价格便宜浸捣烂捞出晒干
时间(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
谁(
)
第一句: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造纸术
第二句:是怎样造纸的
第三句:这种造纸术的好处
(剪碎切断)
(
)
(
)
(原料容易得到)
(
)
(
)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