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9 10:11:14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A9协作体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命题:牌头中学俞陈菲
审校:桐乡一中孙春丽回浦中学王金伟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文明的概念是多义的,复杂的……它可以称之为创造
种社会状态的努力,在这个社会状态中整个人类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家庭成员,将在一起和
谐的生活。据此并结合所学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文字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2.“什尔巴克(这个城镇),是古老的,它处在幼发拉底河边,诸神都住在那里,是他们(这些)大
神泛滥洪水……”以上文字出自于
A.《吉尔伽美什》
B.《汉谟拉比法典》
C.《摩诃婆罗多》
D.《罗摩衍那》
3.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在西方,被
认为“史学之父”的是
A.修昔底德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4.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
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经济形态的影响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文明开化的程度
5.罗马人曾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下列关于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表述正确的是
A.基督教成为帝国国教
B.疆域东至印度河流域
C.已有罗马商人到达洛阳
D.斯巴达克起义爆发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
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
到。”材料主要反映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方式是
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
B.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
C.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
D.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
A9协作体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7.学者杨俊明曾说:“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它)有统治
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这里的“制度文明”主要是
①君主专制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税收系统
④由波斯人和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由此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A.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B.彻底摆脱了教会的影响
C.严重阻滞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D.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思想洗礼
9.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权力
8世纪
13世纪15世纪17、18世纪时向
A.封建领主权力变化过程
B.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C.王权演变历程
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
10.“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因其严厉的手段被称为‘伊凡雷帝’”。下列史实能佐证该观
点的有
①颁布新法典②镇压大贵族③改组中央机关④建立地跨欧亚两洲大帝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
最大的文学作品是
A.《伊索寓言》
B.《格林童话》
C.《安徒生童话》
D.《天方夜谭》
12.古代文明的扩张促使大帝国的兴起,下列帝国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阿拉伯帝国
②奥斯曼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亚历山大帝国
A.1234
B.4132
C.①324
D.43X12
13.下边是小明同学关于学习日本幕府统治的历史笔记,其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其利弊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B.从镰仓幕府到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幕府统治约持续四五百年
C.17世纪的德川幕府为应对世界变局而实施锁国政策
D.日本幕府体制是在中央集权体制瓦解的背景下形成,其武士道精神对日本影响深远
14.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培育出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重要农作物的是
A.突厥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班图人
15.下列的文明成果表述有误的是
∧苏美尔人60进制、楔形文字、战车
埃及人莎草纸、象形文字、太阳历
C玛雅人
20进制、玛雅文字、浮动园地
D阿兹特克人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A9协作体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A9
协作体
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
A9
协作体
高一历史试题

1


8

)
考生须知:
命题:牌头中学
俞陈菲
审校:桐乡一中
孙春丽
回浦中学
王金伟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文明的概念是多义的,复杂的……它可以称之为创造一种社会状态的努力,在这个社会状态中整个人类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家庭成员,将在一起和谐的生活。据此并结合所学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文字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什尔巴克(这个城镇),是古老的,它处在幼发拉底河边,诸神都住在那里,是他们(这些)大神泛滥洪水……”以上文字出自于
A.《吉尔伽美什》
B.《汉谟拉比法典》
C.《摩诃婆罗多》
D.《罗摩衍那》
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在西方,被认为“史学之父”的是
A.修昔底德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经济形态的影响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文明开化的程度
罗马人曾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下列关于公元
2
世纪的罗马帝国表述正确的是A.基督教成为帝国国教
B.疆域东至印度河流域
C.已有罗马商人到达洛阳
D.
斯巴达克起义爆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材料主要反映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方式是
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
B.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
C.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
D.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
学者杨俊明曾说:“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它)有统治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这里的“制度文明”主要是












③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税收系统
④由波斯人和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由此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城市A.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B.彻底摆脱了教会的影响
C.严重阻滞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D.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思想洗礼
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A.封建领主权力变化过程
B.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C.王权演变历程
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
“1547
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因其严厉的手段被称为‘伊凡雷帝’”。下列史实能佐证该观点的有
①颁布新法典
②镇压大贵族
③改组中央机关
④建立地跨欧亚两洲大帝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是
A.《伊索寓言》
B.《格林童话》
C.《安徒生童话》
D.《天方夜谭》
古代文明的扩张促使大帝国的兴起,下列帝国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阿拉伯帝国
②奥斯曼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亚历山大帝国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下边是小明同学关于学习日本幕府统治的历史笔记,其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其利弊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从镰仓幕府到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幕府统治约持续四五百年
C.17
世纪的德川幕府为应对世界变局而实施锁国政策
D.日本幕府体制是在中央集权体制瓦解的背景下形成,其武士道精神对日本影响深远14.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培育出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重要农作物的是
(
A
苏美尔人
60
进制、楔形文字、战车
B
埃及人
莎草纸、象形文字、太阳历
C
玛雅人
20
进制、玛雅文字、浮动园地
D
阿兹特克人
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A.突厥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班图人15.下列的文明成果表述有误的是
世纪时,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最主要病因是
西班牙王室的对外扩张
B.西欧人向外传播基督教
C.
《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
D.西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继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沿着他的路线航行,到达了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这位航海家是
A.法国人卡蒂埃
B.英国人卡伯特
C.英国人哈德逊
D.英国人德雷克
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A.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B.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
C.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D.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
19.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走上了殖民扩张,下列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是


西






西



门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世纪中期,英国谷物价格上涨了
8
倍。1495
年,一个工人以
15
周的劳动就能挣得全家一年的口粮,1564
年则要花
40
周的劳动,而到
1593
年,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也不能保证全家一年的口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农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圈地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C.土地贵族对农业工人残酷的压榨
D.殖民掠夺加剧了货币的贬值
“现代西方文明之所以建筑在古典文明的基础之上,完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人在文化上主动认亲的结果。”促使西方人主动认亲的根源是
A.新航路开辟的推动
B.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C.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初期文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歌颂爱情和人性;莎士比亚则是文艺复兴后期杰出代表,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念,以下哪一部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A.《神曲》
B.《歌集》
C.《九十五条论纲》
D.《哈姆雷特》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
B.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权威C.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原则
D.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过着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该小说成为
18
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主要原因是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反对专制和教会束缚的启蒙思想
C.人们对罗马教皇的盘剥日益不满
D.工业资产阶级奋力开拓世界的精神
他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上文中的“他”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洛克
D.康德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
14—18
世纪的欧洲,涌现出一批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旗手”
C.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
D.让-雅克·卢梭——“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随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科学的理性传统就基本确立下来。牛顿力学的理性光芒不仅照亮自然界,而且通过洛克、亚当-斯密等人照亮了人类社会。”该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人文主义是科学理性发展基础B.理性主义追求美好的理想社会
C.启蒙运动继承科学的理性精神,倡导以理性与科学改造世界D.启蒙运动的理性就是宣扬人性的彻底解放
《权利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由此可知,《权利法案》A.引发英国史上的“光荣革命”
B.使国王成为彻底无权的虚君
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D.为英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
麦迪逊曾说:“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这里的“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
是指
A.联邦制度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
D.民主共和30.以下所示材料是
19
世纪
70
年代某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国的政体是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A.君主专制
B.直接民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如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②议会产生国家实际最高行政首脑
C.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
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王觉非主编的《英国近代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了
19
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现象,其中的“机械装置”最有可能是
骡机
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
内燃机
下表摘编自刘宗绪的《世界近代史》。由此表可见,当时
19
世纪中期国际贸易部分情况统计表(单位:亿马克)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
145
33.8
15
21
12.8
1879
374
91.8
45
42
34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确立
B.欧美工业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C.欧美各国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英国对外贸易增速居于世界首位
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的是A.1847
年“共产主义者同盟”
B.1848
年革命
C.1864
年“第一国际”
D.1871
年巴黎公社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共产党宣言》的是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提出唯物史观
提出了社会发展规律学说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题,共
30
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10
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材料三:12
世纪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西欧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争取城市自治。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
分)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2
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并结合所学,说明城市自治的影响。(6
分)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药”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
15,16
世纪以来的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历史》
古代美洲和非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分别指出图中文明遗址:①

(2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产生的重大影响。(8
分)
(
A9
协作体
高一历史试题

7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三世纪的罗吉·培根,……他以为真理的追求,必须从观察物象,和实验物质下手,单单靠了几本古书,是不中用。……所以到了文艺复兴的末年,科学的精神,既已靠了罗吉·培根等的提倡,而日益发达;而研究学术的方法,也已由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而改为由观察和实验下手的归纳法。……但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仍不过是一点萌芽,直到十七世纪以后,科学家才风起云涌的大兴起来。后来又靠了科学的实用,使地球上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
——选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年代
内容
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德国
70
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内燃机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内燃机
德国
80
年代
本茨制成汽车
德国
1903

飞机试飞成功
美国
通讯
手段
70
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美国
90
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
工业
1867

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80
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出卤、苯、人造染料
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前后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述“科学的实用,使
17、18
世纪的地球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的体现。(4
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及其表现。(6
分)浙江省A9协作体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35
BCBDC
主观题
)基本特
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分
影响: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
(2)方式:起义(武装暴动),成
谈判妥协,金钱赎买。(答出任意3
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发
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
度上促进了国王的
事业。(3分
①:印加文明(马丘比丘遗址)(②:大津巴布韦(津巴布韦)(4分)
)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以及病原体跨区域传播,改变了世界
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
济联系不断加强;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
展进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


演绎法转为观察、实验的归纳法
体现
拜理性,推动启蒙思想的产生;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

定基础。(4分
(2)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
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表现
技术的广泛开发与应用;内燃机的仓
用;通讯手段的革新:化学工业的
兴起;在德国、美国、意大利和瑞典同时进
德较为突出。(4分
其中任意
协作体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