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2.丁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教学过程】
1、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1.创设情境。
介绍:奶奶家到了,一进门丁丁就看到奶奶在包自己最爱吃的大肉粽。他特别想学着包,就赶忙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奶奶边上,看她包。
2.播放视频,组织学生初看“包棕子”的过程。
3.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回想方法。
(1)介绍:看奶奶包了一个后,丁丁跃跃欲试。这时,奶奶笑眯眯地说:“别急,包粽子可不简单,你能把步骤说清楚吗?”丁丁想了想,摇了摇头。
(2)学生回忆《纸的发明》课文片段,借助提示,按先后顺序,讲清蔡伦造纸的过程。
4.组织学生再看“包粽子”的视频。
5.组织学生交流并梳理主要步骤和关键动作。
步骤
动作
折粽叶:
拣出
对齐
折成
装料:
舀(米)
夹起(鲜肉)
包扎:
包裹
咬住(线的一头)
绕
拉紧
打结
6.学生练说。
(1)同桌合作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评议。
7.拓展练习。
(1)播放剪纸、捏泥人等其他制作活动的小视频,学生观看。
(2)指名介绍。
点拨:步骤、动作不能前后颠倒。可以用上“先、再、接......”等连接词,使语句连贯。
设计意图: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表达。创设的故事情境特别设定为端午节,旨在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中华传统节日”相呼应。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纸的发明》中的内容,练习按先后顺序表达,照样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将包粽子的过程说清楚。然后再进行拓展练习,将方法学以致用。
二、学习“日积月累”
1.了解“文房四宝”。
(1)出示图片,介绍: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书工具,被古代文人称为“文房四宝”。
(2)出示知识链接:
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了解“花中君子”。
(1)组织学生小组读“知识小卡片——花中四君子”(事先每人发一张)。
梅:冒着寒冷绽放,不怕风雪,有着不怕困难的坚强品格。兰:生于山谷或角落,与世无争,谦虚文雅。竹:一直挺立向上,有正直的君子气度。菊:在百花凋零的金秋时节开放,具有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
小结:梅、兰、竹、菊都有自强不息的特点,很多人喜欢借它们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像这样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四字词语还有不少。
3.学生读词语“雅人四好、中医四诊”。
设计意图: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要求学生积累。教学中,结合创设的故事情境,通过带着学生读“知识小卡片”等形式学习词语“文房四宝、花中君子”,将“雅人四好、中医四诊”作为课外拓展作业,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查找资料的习惯。
4.
布置作业:根据提示查找资料,摘抄相关内容。
(1)“雅人四好”是哪“四好”?
(2)中医四诊”是哪“四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