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一、作品分析
《可爱的家》选自歌剧《克拉丽》,也译作《甜蜜的家》,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歌曲。很多人以为它是一首民歌,实际上它是十九世纪英国作曲家亨利.罗里.比肖普和美国诗人、剧作家佩恩合作,于1823年为歌剧《克拉丽》写的主题歌。
歌曲为降E大调4/4拍,一段体结构,除第五乐句外,每一乐句的开头均为弱起小节,并且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四乐句也基本相同,只在乐句最后一个音下移了一个三度(mi变为do)变化,第六乐句旋律则是第四乐句的完全重复,学生歌唱时很容易就记住这悠扬流畅、略带伤感的曲调。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对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用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体会家庭的温暖与温馨,激发热爱自己家庭的情感。
2. 能准确地演唱弱起部分,体会弱起小节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3. 能够听辨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并在老师引导下划出歌曲旋律线,分出乐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能用柔和饱满的声音表现歌曲,体会家庭的温馨。
2. 唱准歌曲当中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四、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首先跟你们玩一个“乐音传递”的游戏
1.教师歌唱一句旋律,学生模仿,并将最后一个音变成“ do”传回来
2.加大难度,体会每一次旋律变化的感觉,感受附点的推动感觉。
3. 讲授知识点“弱起”,边唱边用手表现弱起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感受、交流,循序渐进的了解附点音符和弱起的妙用,让学生自己发现旋律,边唱边思考,增加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
二.揭示课题
师:这么美妙的歌声,知道吗?你、们歌唱的这条旋律已经诞生了两个世纪。这是英国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丽》写的一首主题歌。一起读课题《可爱的家》
1.教师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2.教师出示四个音“5、4、2、1”让学生把课题唱出来
3.出示乐句“家,家啊,可爱的家”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设计意图:唱课题,既让学生感觉很新鲜好奇,又难点前置,引导学生唱足歌曲节拍的时值。)
三. 学习歌曲
(一)感受音乐
1.初听歌曲,老师范唱,听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2.复听歌曲,歌曲带给我们怎样的情绪?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3.再听歌曲,随音乐做四四拍的律动。
(设计意图:反复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熟悉旋律,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二)朗读歌词
1.教师简介歌词创作背景
2.学生配乐朗诵歌词
(设计意图:歌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朗诵歌词,再次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歌词的美。)
(三)试唱歌谱
1.观察歌曲谱例,学生在书本上找出弱起的地方和相似乐句。
2.划旋律线试唱歌谱。
(四)填词演唱歌曲
1.填词演唱六个乐句。
2.分析歌曲情绪。
3.用较长的气息,柔和流畅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分领唱齐唱演唱歌曲
2.加入三角铁伴奏演唱歌曲。
五. 课堂小结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唱歌曲《可爱的家》,同学们表现很棒!你们的歌声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幸福。有家真好!让我们一起用歌声表达对家的热爱。
3月21日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