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6 13: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2张PPT)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
—— 温家宝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课标:
(1)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
第22课
疯狂的年代
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体会文革对民主法治的破坏
一个受红卫兵折磨的人
红卫兵批斗彭德怀
红卫兵喊出打倒刘少奇、邓小平的口号
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1969.10.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老舍: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1966.8.投湖自尽。
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1966年,夫妻双双自杀于上海寓所。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被红卫兵查封的民宅
(1)人民的生命财产权遭到践踏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武斗中使用的部分器械。
1967年,武斗中被烧毁的民房。
焚烧古籍字画
捣毁名胜古迹
(2)革命委员会建立,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        
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
(1964~1965)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8~1983)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共和国主席惨死于开封
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八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第九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宪法和法律遭到破坏
(一)危害:
1、政治:践踏民主、法制、人权;
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文革10年期间,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我国国民经济损失了5000亿元,当我们的工人和学生上街游行和“革命”,资本主义正在经历其黄金发展时代。
(一)危害:
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政治:践踏民主、法制、人权;
2、经济:严重倒退
批斗修女
红卫兵砸烂山东曲阜庙
1966年8月清华大学红卫兵在砸毁牌坊上的清华园题字
(一)危害:
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政治:践踏民主、法制、人权;
2、经济:严重倒退
3、文化:饱受摧残
文化大革命宣传画
(1)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
林彪在庆祝文化大革命
大会上发表讲话
江青
(2)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
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共发行10亿 册,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物。
文革期间,共发行毛主席像章22亿个,国人平均每人4个。
(3)个人崇拜
(一)危害:
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政治:践踏民主、法制、人权;
2、经济:严重倒退
(二)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
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启示:
3、文化:饱受摧残
1、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刑法、民法、诉讼法,没有制订的必要。
——1958年中央政法小组的报告
“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
——邓小平
(一)危害:
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政治:践踏民主、法制、人权;
2、经济:严重倒退
3、文化:饱受摧残
(二)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
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3、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三)启示:
(最深刻)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记者奥林艾娜·法拉奇采访中国国家领导人时问:中国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革”式的悲剧出现?假如你是中央领导人,应该怎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
A、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即可
B、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可避免
D、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练一练
粉碎“四人帮”
叶剑英元帅
1976年“文革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伟大转折:
二、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主要内容:
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指导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伟大转折:
2、首要环节:
平反冤假错案
二、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邓小平在追悼会上与王光美握手
时说:“是喜事,是胜利!”
1980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夫人王光美迎接刘少奇的骨灰
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300多万名党内外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数以千万计的受株连者也由此得到解脱,被迫害致死的干部、群众也得到昭雪。
——转引自《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前六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54——1958年
第二届 1959——1963年
第三届 1964——1965年
第四届 1975年
第五届 1978——1982年
第六届 1983——1987年
前六届政协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49——19554年
第二届 1954——1959年
第三届 1959——1965年
第四届 1965年
第五届 1978——1983年
第六届 1983——198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伟大转折
2、首要环节
——平反冤假错案
3、民主建设:
(1)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二、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大学生村官
材料: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130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伟大转折:
2、首要环节:
平反冤假错案
3、民主建设:
(1)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2)基层民主建设
形式:
基层民主选举
二、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伟大转折:
2、首要环节:
平反冤假错案
3、民主建设:
(1)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2)基层民主建设
形式:
保障:
意义:
基层民主选举
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其合法权益,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
二、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中国基层民主 村民委员会选举 海选村官
“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民主政治最大的火花。”
“现在的社会,只要你奉公守法,便能做到半夜敲门心不惊。”
——文革时因所谓“造反诗”入狱三年的老人
思考:是什么原因使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发出如此感慨呢?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伟大转折
2、首要环节
——平反冤假错案
3、民主建设:
(1)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2)基层民主选举
4、法制建设:
二、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新时期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情况
时 间 制定\修订的法律
第五届 1978-1982 18部
第六届 1983-1987 7部
第七届 1988-1992 13部
第八届 1993-1997 10部
第九届 1998-2002 73部
第十届 2003-2008 115部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
与我们相关的法律
材料三:封建社会三不告“民不告官、子不告父、妻不告夫”。
思考:封建社会为什么不允许民告官?
封建社会法律面前民官不平等。
“民告官”案例链接
2009年9月8日下午,张晖驾车载客在上海市闵行区北松路1358号被闵行区交通执法大队查获,由于不服执法大队以无营运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行为为由,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晖于9月28日向闵行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处罚决定。11月19日,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当庭判决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违法。
1989年后“民告官”案件概况
27125
100921
37.84%
32.38%
35.93%
28.61%
1、民告官的法律依据的是?
2、从上述图文中,你可以得出那些认识?
案件几乎涉及所有
行政管理领域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伟大转折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2、首要环节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3、民主建设:
(1)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2)基层民主选举
4、法制建设:
(1)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法制 法治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伟大转折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2、首要环节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3、民主建设:
(1)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2)基层民主选举
4、法制建设:
(1)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2)“依法治国”:1997年十五大确立,1999年写入宪法。
结合“依法治国”的内涵,作为国家机关和公民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呢?请联系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温州追责12名“民告官”败诉官员
老百姓上法院告政府部门滥用职权或不履行法定职责,相关官员因最终败诉而受到处分。温州市12名党政官员因行政败诉案被追究责任。据悉,行政败诉追责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根据追责办法,选择了典型案例进行败诉问责,这是第一批。今后,凡行政诉讼案政府败诉,只要属于问责情形,都将被追究责任。” 12名官员主要涉及4起行政诉讼案件,败诉主要原因包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应诉消极等。如受行政记过处分的瓯海区人事劳动局局长潘某,就是因企业提起行政诉讼时拒不出庭应诉,被法院缺席判决败诉。
洗衣机排水管脱落木地板浸泡变形该怎样赔偿呢?
桃源消费者刘女士打12315电话申诉,称其春节前在宏发家电城购买吉德牌洗衣机排水管脱落,益出的水导致家中部分地板受浸泡变形,要求讨个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四十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
通过二轮的调解,厂方和宏发家电城同意给消费者赔偿1万元的损失。
小结:
构建
(1949—1966)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曲折
(1966—1976)
发展
(1978年至今)
《1954年宪法》
人民代表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启示:必须加强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伟大转折:
首要环节:
民主建设:
法制建设:
“文革”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表明: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 .党的民主集中制严重破坏
D .国家法律遭到严重破坏
知识反馈
(2008广东佛山二模,12)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
A.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
B.庆祝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知识反馈
(2010浙江杭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是( )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B.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知识反馈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知识反馈
知识反馈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08年5月24日,长沙市民李先生在家中整理物品时,发现一张其母亲跳忠字舞的照片。据起母介绍,当时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诚,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排练了这个忠字舞。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为 ( )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知识反馈
听证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几年屡见报端,这是政府问计于民的一种形式。2007年12月14日举行的交强险听证会上,各方代表在听证前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在这次听证会上,公民行使的权利不包括 (  )
A.民主监督 B.民主决策
C.民主选举 D.民主参与
(2010·广东韶关模拟)“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反馈
(2009·徐州模拟)2008年10月23日到2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使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我国民主法制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宪法
B.“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1982年中国颁布新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知识反馈
(2010·福建厦门模拟)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知识反馈
知识反馈
尹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材料反映了村民
A . 可以随意罢免村官
B .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
C .盲目选举村官
D .阻碍现代化工业建设
温家宝网聊推进“网络民主”
海选村官
从海选村官到总理通过网络关注民意,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成果资料,包括图片、资料、信息资源整合等等,反思存在的问题,史论结合,写一篇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