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氧气
一、单选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B.?铝具有延展性,可以制成饮料罐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冰箱异味???????????????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数量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4.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氢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镁,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氢氧化镁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氧化镁不易燃烧,是因为它的着火点较高
5.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6.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B.??????????????????C.??????????????????D.?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是(
??)
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三氧化二铁???????????????????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
9.下图是木炭、铁丝、红磷、硫粉四种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图示,以下判断错误是(
???)
A.?都有气体生成?????????????????B.?都能发光放热?????????????????C.?都是化合反应?????????????????D.?都生成了氧化物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与实际不符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1.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西昌市发生森林火灾,在灭火的过程中多次突发林火“爆燃”。据此分析下列有关森林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细沙覆盖可燃物能有效隔绝空气
B.?用水灭火可有效降低树木的着火点
C.?砍伐出防火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被引燃所致
12.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B.?
C.???????????????????????????????????D.?
13.清明前后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关于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主要目的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所致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14.以下相关实验的现象或操作正确的是: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⑤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不需要放一团棉花;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一有气泡冒出时就应马上收集,以免浪费;⑦二氧化锰可以作所有实验的催化剂。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⑦
1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甲所示,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乙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1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碳??????????????????????????????????????B.?硫??????????????????????????????????????C.?细铁丝??????????????????????????????????????D.?红磷
17.如图所示装置是研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与红磷尽量拉开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①和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比较②和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比较②和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D.?70℃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二、多选题
18.世界上最轻的固态材料在浙江大学诞生,实验室昵称它为“碳海绵”,主要成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为碳的单质)。检测结果果显示:“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具备高弹性和强吸附性,还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仅为空气的1/6。如图是这种材料做成的轮胎放在桃花花蕊上,花蕊也能承受“重压”,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碳海绵”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B.?“碳海绵”的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C.?“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结构????????????????????????????D.?“碳海绵”是混合物,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
19.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一直试管缓缓压入热水中,直至试管中的空气和白磷接触,如图乙(白磷不超过绿豆大小,白磷的着火点为40°C)。
(1)写出试管中发生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通过该实验可说明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20.在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小明做了如图1、图2所示的两个实验。
(1)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操作③时可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操作④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利用两瓶氧气,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如图甲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若按乙图所示方式,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在乙中燃烧没有在甲中燃烧得旺。该实验可说明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所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主要成分为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加热。
(1)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物质的燃烧和着火点有关;
A.火柴头先被点燃
B.燃烧剧烈程度不同
C.燃烧持续时间不同
(2)火柴头点燃的瞬间可观察到“喷”出火焰,这是因为火柴头受热,内部某些物质反应产生了氧气,使燃烧更旺。该现象说明了氧气具有________性;
(3)森林火灾在我国及全球各地频发,消防员通常会用大型吹风机的风筒对着火焰吹风,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此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铝具有延展性,可以制成饮料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冰箱异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氧气有助燃性但是不能燃烧,不能用于火箭的燃料,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D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花四溅,需要在瓶底放上细沙或水,防止炸裂瓶底,故C错误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烟,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
A
【解析】【分析】灭火的方法: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降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氢氧化镁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氧化镁不易燃烧,是因为它的着火点较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
C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
【解答】A.纸张是可燃物,能够燃烧,故A错误;?
B.燃气能够燃烧,说明空气充足,故B错误;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故C正确;
D.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风吹而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标表示的含义即可。
【解答】A.是禁止烟火标志,故A不合题意;
B.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故B不合题意;
C.
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C不合题意;
D.
?是禁止吸烟标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分析。
【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故A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故B不合题意;?
C.铁丝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故C不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解答】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产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符合题意,而B、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各种物体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分析判断。
【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五氧化二磷,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四个实验中物质燃烧时都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硫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四个反应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因此都是化合反应,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都是氧化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铁、硫、磷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
B
【解析】【分析】灭火的方法主要有:①分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
?用细沙覆盖可燃物能有效隔绝空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水灭火可有效降低树木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而不能降低着火点,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砍伐出防火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被引燃所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比较即可。
【解答】A中蜡烛被烧杯罩住,熄灭是因为缺乏氧气;C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蜡烛火焰包围,缺少氧气,所以蜡烛熄灭;D中二氧化碳密度大,会下沉在烧杯底部,随着体积的不断增大,会包围在蜡烛周围,缺少氧气,所以蜡烛熄灭,那么这三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缺少与氧气的接触;
B中燃烧的蜡烛被吹气后,热量被气流带走,从而使蜡烛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
C
【解析】【分析】(1)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2)地表的树枝、树叶的燃烧比较缓慢,但是它们腐败时产生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会非常剧烈,而发生“爆燃”;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4)根据安全灭火的知识分析。
【解答】A.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主要目的是为了清除可燃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所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基本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①正确;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故②错误;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故③正确;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④正确;
⑤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由于氯酸钾不会变成粉末堵住到管口,所以在试管口不需要放一团棉花,故⑤正确;
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一有气泡冒出时就应马上收集,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空气,故⑥错误;
⑦二氧化锰可虽然可以作为催化剂,但不是万能的,故⑦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③④⑤。
故选A。
15.【答案】
C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物体燃烧,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而如果灭火,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即可。
【解答】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A错误;
B.如图甲所示,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向上燃烧的火焰可以给火柴梗加热,使它达到燃点开始燃烧,故B错误;
C.由图乙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会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因此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使它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
B
【解析】【分析】首先分析各个选项中燃烧物的产物是否是气体,然后再确定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据此选择。
【解答】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故A不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类似臭鸡蛋的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B符合题意;
C.细铁丝与氧气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故C不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
A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解答】A.①和②的其他条件相同,不同的是①与氧气接触,②不能与氧气接触,因此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
B.②和③与氧气接触的情形不同,且燃烧物的着火点不同,因此无法得到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故B错误;
C.探究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需要控制氧气接触相同和可燃物相同,而②和③中可燃物不同,故C错误;
D.70℃
的热水不但能够提高温度,还能隔绝氧气,故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
18.【答案】
B,C,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碳单质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解答】解:A、“碳海绵”主要成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不是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B、“碳海绵”的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正确;
C、:“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正确;
D、“碳海绵”是混合物,只含有碳元素,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BCD.
三、填空题
19.【答案】
(1)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需要助燃剂(或需要氧气)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分析,可燃物燃烧需同时满足温度达到着火点及与氧气接触。
【解答】(1)试管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接触氧气,发生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
(2)白磷在未接触氧气时不燃烧,当接触试管中空气时发生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条件;
故答案为:(1)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
需要助燃剂(或需要氧气)
。
?
四、解答题
20.【答案】
(1)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检验二氧化碳
(2)同体积的氧气质量比空气的大
【解析】【分析】(1)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以建议二氧化碳的存在。
(2)甲中瓶口朝上,氧气都沉积在瓶内,因此木条复燃且燃烧剧烈;乙中瓶口向下,氧气沉积在瓶口并从瓶口溢出,而瓶内上方主要是空气,因此木条燃烧不够剧烈,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解答】(1)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操作③时可观察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操作④的实验目的是2检验二氧化碳。
(2)利用两瓶氧气,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如图甲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若按乙图所示方式,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在乙中燃烧没有在甲中燃烧得旺。该实验可说明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同体积的氧气质量比空气的大。
?
五、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A
(2)助燃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分析】(1)火柴头和火柴梗同时放在铜片上加热,那么它们的温度肯定相同。如果火柴头先燃烧起来,那么说明火柴头的着火点比火柴梗高;
(2)氧气不能燃烧,但是可以帮助物质燃烧,有助燃作用;
(3)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答】(1)当观察到火柴头先被点燃的现象时,说明物质的燃烧和着火点有关;
(2)火柴头点燃的瞬间可观察到“喷”出火焰,这是因为火柴头受热,内部某些物质反应产生了氧气,使燃烧更旺。该现象说明了氧气具有助燃性;
(3)森林火灾在我国及全球各地频发,消防员通常会用大型吹风机的风筒对着火焰吹风,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此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