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第二章打包3个)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第二章打包3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4-08 12:10:25

文档简介

2.3 国外名景欣赏 每课一练(湘教版选修3)
课时作业
1.下列国外名景与所在大洲对应正确的是(  )
A.特洛伊考古遗址——欧洲
B.阿波罗神庙——非洲
C.加拉帕戈斯群岛——美洲
D.吴哥窟——大洋洲
2.下列有关泰姬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泰姬陵的建筑反映了印度佛教的建筑风格
B.泰姬陵是一座陵墓清真寺
C.泰姬陵位于印度境内
D.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3~5题。
3.四幅景观图中都在非洲大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关于景观图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位于法国境内
B.是欧洲著名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
D.该石柱是由花岗岩雕成的
5.关于景观图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景观位于南美大陆上
B.该景观所在岛屿位于大西洋中
C.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火山岛
D.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大陆岛
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珊瑚礁多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域水面温度高
B.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小
C.海水的清晰度低
D.水面较平静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西部政区图和四幅景观图
材料二 每年暑假,到南欧地中海海滨旅游的北欧、中欧游客络绎不绝,而冬季这里游客较少,每年圣诞节前后,欧洲西部地区的大量游客前往泰国、加勒比海地区旅游。
材料三 欧洲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很发达,目前法国的入境游客数量、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1)将各景观图的数字序号填写在所属城市字母代号后面的空格内。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欧洲西部游客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3)请简要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8.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在宁静的莱芒湖(又名日内瓦湖)边、雪白的勃朗峰下,坐落着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日内瓦。莱芒湖是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最大湖泊,面积广,达580平方千米,湖水清澈湛蓝,其出口处的罗纳河,清澈的流水流经日内瓦城市中心。许多精美的建筑散布在湖边。日内瓦拥有极为优越的气候条件,阳光明丽,天清气爽,四季宜人,因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为中立国,从未受到战争的威胁,故日内瓦被视为极为安全的世外桃源,在此设有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及其众多附属机构,此外还有150余个世界组织的总部,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大量的国际性会议,日内瓦因此又是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
(1)日内瓦所在国家瑞士地处阿尔卑斯山______麓,首都是______。
(2)分析材料中所描述的日内瓦主要表现为哪些审美特征?
9.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的首都是______,其有“世界花都”之称。
(2)该国首都城市兴起与发展与______河密切相关,法国人把这条河称作“母亲河”。
(3)下面三幅图为该国首都著名景点,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研究学习
巴米扬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
阿富汗巴米扬谷的历史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从公元1世纪到13世纪期间以古代巴克蒂阿里族的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和宗教的发展。从其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艺术中的干达拉流派是如何在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片保护区汇集了大量佛教寺院、庙宇,也保存有伊斯兰教时期的防御建筑。它同时也见证了发生在2001年3月份的、震惊世界的塔利班组织对两尊著名的大佛像进行无情摧残的暴行。
请思考:2003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直接把巴米扬谷列入了当年的《世界遗产名录》。按世界遗产分类,巴米扬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属于哪一类?
参考答案
1.C [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亚洲,阿波罗神庙位于欧洲,吴哥窟位于亚洲柬埔寨。]
2.A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反映的是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而不是印度佛教。]
3.A 4.B 5.C [四幅景观图中①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②是非洲热带草原风光;③是位于希腊的阿波罗神庙中的多立克式石柱,是由青灰色石灰岩雕成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④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人,该岛位于南太平洋中,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岛。]
6.C [本题考查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名景大堡礁的形成原因,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多珊瑚礁,其主要原因是:大堡礁海域水面温度高达21°C~38 °C,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平均盐度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这样的海域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
7.(1)③ ④ ① ②
(2)夏季,南欧地中海地区高温少雨,蓝天碧海和暖热的沙滩对北欧、中欧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冬季欧洲气温低,多阴雨天气,而加勒比海地区和泰国处于干季,晴天多,气候暖热。
(3)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密度大,组合好;居民收入高,闲暇时间多,出游欲望强;旅游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
解析 (1)考查欧洲著名旅游景观的分布。(2)要在冬季和夏季的气候差异上来回答。(3)可以从成为旅游者的条件、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以及当地的接待能力等方面来考虑。
8.(1)北 伯尔尼
(2)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自然美主要有阿尔卑斯山的雄壮(形象美),阿尔卑斯山、日内瓦湖的湖光山色(色彩美),罗纳河的水流、河畔树林的飞鸟(动态美)等;人工美主要是指瑞士有许多知名国际组织和瑞士作为二战中立国的特殊地位,增加了日内瓦的知名度。
解析 阿尔卑斯山风景秀丽,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自然美有地貌的形态美,日内瓦湖及森林花草的色彩美,罗纳河水流的动态美。人工美主要是各国际组织的建筑景观体现的美学价值。
9.(1)巴黎 (2)塞纳
(3)埃菲尔铁塔 凯旋门 巴黎圣母院
解析 由国家的轮廓可看出该国是法国。从而根据法国的相关知识回答。
研究学习
文化遗产。2.1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每课一练(湘教版选修3)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1~3题。
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高处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
2.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旅游景观时(  )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3.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
A.人工建造
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其为飞来石
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4.建造岳阳楼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提高洞庭湖的历史文化价值
B.增加新的旅游景点
C.便于登高俯视洞庭湖美景
D.便于游人休息和娱乐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  )
①到庐山旅游,最好在外围仰视 ②到庐山旅游,在山中观赏无多大意义 ③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④观赏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对游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B.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同,但园林建筑风格却相同
C.我国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实践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D.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7.下图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猴子观海”,读图回答问题。
(1)若要观赏到图片中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对观赏者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要观赏云雾选择的季节是______,天气是______。
(2)此景观中,地貌的酷似造型构成了______美,蓝天、白云、金色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了______美,流云飘烟、似浩海浪涛的云海构成了______美;风声悦耳、鸟语虫鸣构成了______美。其中______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3)若要在此附近修建一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否则易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8.读下图,该图是扬州瘦西湖公园的一处著名景区“吹台”,又名“钓鱼台”。它是位于湖心的一亭,四壁皆门,三面为满月洞门,正洞呈正圆,内衔五亭桥,横卧波光,若莲花盛开,五亭桥是瘦西湖公园的标志;南洞呈椭圆,内收的湖畔白塔竖立云表,似春笋破箨。这一横一竖形成一幅构图殊异的美丽图景,景中有景,画中有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构景手法是______。
(2)在游览时要想欣赏到这样独特绝佳的景致应(双选)(  )
A.把握好时机      B.选择观赏位置
C.抓住景观特点 D.发挥想象
(3)“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亭玉人箫”。读此词后,你认为欣赏扬州瘦西湖之妙,何时去游览最好?
(4)五亭桥是借鉴北京北海的五龙亭之美景,但工匠并未照搬,而是独创地将桥、亭结合,形成亭桥,群聚于一桥。亭与亭之间以段廊相接,桥亭秀,桥基雄,二者比例恰当,配置和谐。游客若要真正领略五亭桥蕴涵之美,应作什么准备?
(5)扬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形成与发展与下列哪条河的通航有关(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京杭运河
研究学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因为苏轼诗中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后来西湖亦称西子湖。
请思考:旅游景观欣赏就是要在旅游中获得美的感受。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呢?
参考答案
1.B 2.B 3.D [“望夫石”属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位置观赏。作者观景时写出美妙的诗篇说明其用丰富的内心情感深入感悟自然的美,即以情观景。望夫石是外力作用的长期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
4.C [江河以回环曲折构景为佳,湖海以旷景取胜,江河湖海的最佳观赏位置应是在亭台楼阁之上俯览远望。]
5.B [庐山雄峻,宜远眺,“只缘身在此山中”为近临。欣赏旅游景观时由于观赏位置的不同,产生的美感不同。]
6.B [我国风景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建设的基本思想就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了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大量的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用来渲染自然景观,并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在建筑风格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7.(1)选择特定观赏点 夏季 雨过天晴
(2)形象 色彩 动态 听觉 形象美
(3)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对旅游景观背景环境的破坏
解析 该图显示的石猴观海属自然景观中的地质地貌景观和气象气候景观,具有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和动态美;石猴属酷似造型,宜选在特定位置观赏,如果在此景区建一人文景观需注意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同时还要注意到对该处环境带来的影响。达到既能激活旅游活动的目的,又不会造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
8.(1)框景 (2)BC (3)夏秋季节的十五明月夜。
(4)如查阅资料,了解景点的历史,景区的构景手法、景观特点,从而理解瘦西湖美在何处。 (5)D
解析 本题介绍了扬州瘦西湖湖心亭“吹台”——四壁皆门,三面为满月洞门,正洞呈正圆,内衔五亭桥,横卧波光,若莲花盛开;南洞呈椭圆,内收的湖畔白塔竖立云表,似春笋破箨。是典型的用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将瘦西湖两处重要的景点——五亭桥和白塔框限在从洞门中所能看到的范围内,故构景手法为框景。框景的观察必须抓住景观特点,选择正确的观赏位置,才能将景观的美尽收眼底。“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亭玉人箫。”是作者游览扬州瘦西湖后有感而发,是以情观景的结果,从词中可以判断,游览扬州瘦西湖最好选择在夏秋季节的十五明月夜。
要真正领略扬州瘦西湖的美,观赏前要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如:查阅资料,了解景点的历史,景区的构景手法、景观特点,从而理解瘦西湖美在何处,做到有备而来。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形成有历史渊源,京杭大运河在此附近与长江交汇,其发展与京杭运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研究学习
人们通过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①向大自然学习、向古人学习、向书本学习,积累足够的知识。
②以情观景、发挥想象、感受自然。
③通过摄影、摄像抓拍美景,写游记和观后感等,提高审美创造力。2.2 中国名景欣赏 每课一练(湘教版选修3)
课时作业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赞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据此完成1~2题。
1.黄山风景秀丽,“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读图①黄山风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比较显著
B.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经常出现云海缥缈、烟雾朦胧的壮美景观
C.黄山是一座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明显,造就了地貌多姿多彩的形象美
D.黄山自古成云海,但只有夏、秋两季才能观察到
2.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的说法,读图②猴子观海,试分析欲欣赏此奇景应(  )
A.特定观赏点发挥想象
B.特定时机,移情观景
C.抓住景观特色近观
D.充分领悟山、石、云、松的和谐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B.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C.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不属于山水风光
D.杭州西湖、桂林山水不属于世界遗产
4.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②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庐山 ②泰山 ③桂林 ④黄山
B.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
C.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D.①泰山 ②庐山 ③黄山 ④桂林
5.中国的石窟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下列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A.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
B.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榆林窟
C.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D.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
6.读“我国山西壶口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的比较表”,并参照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黄河壶口瀑布 贵州黄果树瀑布
洪峰流量 9 000米3/秒 2 000米3/秒
落差 50米 74米
宽度 水量大时达千米 40米左右
季节变化 4~5月、9~10月水量最大 无明显季节变化
色彩 金黄色 银白色
审美特征 气势磅礴,雄浑壮丽 飞练悬峰,娟秀清丽
(1)根据瀑布所在省区自然环境的差异,解释两瀑布色彩不同的原因。
(2)黄果树瀑布应如何欣赏?试从地形、地貌方面分析其如此欣赏的原因。
(3)请你为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各拟定简单的解说词,注意体现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
7.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通拥堵是众多大城市都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上天”“入地”成为各个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据悉,我国许多大城市正在积极修建地铁,而济南市却避开建地铁,而首选建设地面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系统。
材料二 济南泉水形成示意图
(1)分析影响济南泉水喷涌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2)图中显示了济南的三大名胜,______和______属于水文地理景观,______属于人文景观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
(3)济南市不建地铁,而选择建设“BRT”公交系统,从保护城市特色的角度谈一下这样做的原因。
研究学习
趵突泉
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公园是典型的北方山水园林。趵突泉泉水从3个地下溶洞中喷涌而出,势如鼎沸,常年水温保持在18°C左右 ,每至严冬,水汽沸腾,似轻丝缥缈。泉畔建有观澜亭、来鹤桥和泺源堂等古建筑。来鹤桥东有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等名泉。园内回廊画栋,名花异木繁茂。历代文人墨客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咏趵突泉的佳作。
请思考:游赏趵突泉时,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审美效果?
参考答案
1.D 2.A [第1题,黄山云海缥缈,瑰丽壮观,一年中有250多天有云雾,有“十日九云烟”之说。第2题,地貌的天然造型,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观赏地貌的天然造型,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时,才会顿觉天工之巧,美妙绝伦。]
3.C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世界遗产。山水风光在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中最为重要,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属于山水风光。]
4.B [①指的是黄山四绝;②指的是桂林山水;③指的是东岳泰山;④是描写庐山的诗句。]
5.C [本题考查中国的石窟与世界遗产。选项中的石窟均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
6.(1)壶口瀑布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黄果树瀑布流经地区植被繁茂,水清无沙。
(2)欣赏:黄果树瀑布应在适当的位置仰视。
原因:黄果树瀑布位于断层悬崖上。
(3)壶口瀑布充满阳刚之美,咆哮奔腾,象征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黄果树瀑布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遐思。(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两瀑布色彩不同与河水含沙量有关。瀑布所处地形地貌影响观赏角度。解说词的拟定要综合分析瀑布的美学特征。
7.(1)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地势南高北低;独特的地质构造。
(2)趵突泉  大明湖  千佛山
(3)济南号称泉城,市内名泉众多,如修建地铁可能会破坏泉脉影响泉水的喷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泉城济南的特色及泉水的成因等相关知识。从材料二图中可知济南的泉水来源于其南部山区地带,是由地表降水渗入地下而形成,受大气降水及地势和地质构造的影响明显;“BRT”公交系统是地面交通设施,如建设地铁则有可能破坏泉脉,而影响泉水的喷涌。
研究学习
在亭中或临廊、榭近观,可以很好地领悟趵突泉的“势如鼎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