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练习题 (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练习题 (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0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一、课堂知识练习
1.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__相对__的。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__参照物__。
3.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__位置__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4.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①先选择参照物 ②描述相对参照物的方向 ③描述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
5.生活中,我们一般用__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__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6.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__上北下南,左西右东__”来作判断。
7.物体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
平动

转动

振动

滚动

摆动
等。
8.在物体上
找一个点(贴圆点)
,可以方便我们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把圆点贴在同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__不同的运动形式__。
9.玩具小车往前运动时车身是__平动__的,车轮是__滚动__的;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__振动__,推动椅子的运动是__平动__;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是__平动__;纸风车的运动是__转动__;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是__振动__;荡着的秋千的运动是__摆动__。
10.根据物体__运动路线的不同__,可以分为__直线运动__和__曲线运动__。物体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称为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11.直线运动:自由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台球等。
曲线运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老鹰、飞机等。
过山车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12.同一种物体可以有__多种运动形式__(复合运动),比如说旋转木马上的人的运动形式就是复合运动,小女孩在绕着木马中心转动的同时,还在小幅度地上下做直线运动,也就是说,旋转木马上的小女孩在做__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复合运动__。
13.斜坡上的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那样__滚动__,也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__滑动__。斜面的特点:一边高,一边低。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__滚动__,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为__滑动__。
15.斜面__越长__或斜面高度__越低__即斜角__越小__,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得__越慢__;反之,越快。
16.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__它的形状__有一定关系,还和__斜面坡度__、__放置方法__等因素有关。
17.观察立方体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立方体是__静止(坡度小)__、小六棱柱是__滑动__,小球是__滚动__。越接近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越容易发生滚动。
18.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相同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时间__越长__,说明运动的速度__越慢__;运动的时间__越短__,说明运动的速度__越快__。
(2)相同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__越大__,说明运动的速度__越快__;运动的距离__越小__,说明运动的速度__越慢__。
1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__运动速度__,可以用__单位时间__内通过的__距离__来测量。
20.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测量距离可以用__米尺__、__卷尺__等,测量时间可以用__秒表__。
21.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__操作员__、__计时员__、__发令员__和__记录员__。
22.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__数据相差较大__时再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__平均数__。
23.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排序:
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
24.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是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比较快慢就要采集__相同时间内__他们__走过的距离__进行比较,才能知道__谁快谁慢__。
25.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__越短__,速度__越快__。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__越长__,速度__越快__。
26.利用物体运动的__时间和距离__,能比较它们运动的__快慢__,即__速度的大小__。
27.制作“过山车”的三大板块:__设计、制作、评价__。
(1)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__设计__“过山车”的__轨道路线__,可以设计__直线轨道__和__曲线轨道__。
(2)我们可以用__积木、铁架台、卡纸、纸箱__等材料设计制作“过山车”。
(3)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28.“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
(2)要有__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__。
(3)轨道的坡度要有__变化__。
(4)小球要__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__。
(5)整座“过山车”要__稳固__。
29.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以__起总__为中心,可以用__方向盘__判断方向,用__软尺__测量距离。让小球从__高处__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移动、转动、滚动。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__更快__,可以改变轨道的__坡度__和__曲直__等状态。
30.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用到的器材有__秒表、软尺、细绳__。二、课内实验探究
一、研究的问题:小球在桌面上滚动和冲出桌面的运动路线一样吗?
实验步骤:
1.__预测__并画出小球在桌面上滚动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2.在课桌下放置一个桶,用来接住小球。
3.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并仔细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
4.根据小球的运动路线,调整桶的放置位置,直到接到小球为止。
5.将小球在桌面上的滚动路线和冲出桌面的运动路线画下来。
发现:小球在桌面上做__直线运动__,冲出桌面后做__曲线运动__(平抛运动)。
结论:小球在桌面和冲出桌面后运动路线不同,一个是直线运动,一个是曲线运动。
二、研究的问题: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一样吗?
实验步骤:
1.用一块长木条做坡面,若干个小木块做支架,搭建一个__稳固__的斜面。
2.预测三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小组内一人把小立方体轻轻地放在斜面上端,另外的人观察并记录它的运动情况。
4.小组内一人把小六棱柱轻轻地放在斜面上端,另外的人观察并记录它的运动情况。
5.小组内一人把小球轻轻地放在斜面上端,另外的人观察并记录它的运动情况。
发现: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的运动情况分别是_静止不动_、_滑动_、__滚动__。
结论: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三、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会影响小球的运动情况吗?
实验步骤:
1.预测同一个小球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利用长木条和若干个小木块,先搭建一个__坡度小__的斜面,将小球轻轻地放在斜面上,不用力推动,同时实验过程中不摇动桌子,观察小球在这个斜面的运动情况并记录。
3.利用长木条和若干个小木块,再搭建一个__坡度中等__的斜面,将小球轻轻地放在斜面上的__同一个位置__,不用力推动,同时实验过程中不摇动桌子,观察小球在这个斜面的运动情况并记录。
4.利用长木条和若干个小木块,最后搭建一个__坡度大__的斜面,将小球轻轻地放在斜面上的__同一个位置__,不用力推动,同时实验过程中不摇动桌子,观察小球在这个斜面的运动情况并记录。
5.重复实验。
发现:小球在__坡度大__的斜面上,运动__速度快__。
结论:斜面的坡度会影响小球的运动速度,__坡度大__,小球运动__快__;__坡度小__,小球运动__慢__。
四、研究的问题:在同一个轨道上,怎么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步骤:
1.小组内明确分工,分配好发令员、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
2.将1号小球放在轨道的起点处,发令员说“跑”的同时,操作员__自然放手__,计时员按下秒表计时。小球跑到终点,发令员说“停”的同时,计时员暂停秒表。记录员一边观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一边记录时间。
3.将2号小球放在轨道的起点处,发令员说“跑”的同时,操作员自然放手,计时员按下秒表计时。小球跑到终点,发令员说“停”的同时,计时员暂停秒表。记录员一边观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一边记录时间。
4.至少__重复三次__实验,分析和处理数据。
5.我们取所有实验数据的__平均值__。
发现:两个小球在同一个轨道上,所需的时间不同。
结论:在同一个轨道上,__运动的距离相等__,__时间少__的运动__速度快__。
五、研究的问题: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和停止的人,谁的运动快?
实验步骤:
1.在地面上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2.两个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沿着画好的两条直线出发,听到“停”的口令停止运动。
3.用__软尺__分别测量两个同学运动的距离,记录下来。
4.比较两个同学运动的快慢。
发现:两个同学运动的距离不同,一个运动了5米,一个运动了6米。
结论:相同时间内,运动__距离大__的人,__运动快__;运动__距离小__的人,__运动慢__。
三、课外实践探索
制作过山车轨道游乐场
用剪刀把所有卫生纸卷纸筒、保鲜膜纸芯等管状材料对半剪开
用泡沫纸箱做底座,用热熔胶把卷纸筒安装在雪糕棍上,不断加高和延长过山车轨道。在搭建过程中,需要合适的弯道斜度(多次实验调整),不要让小车在运动时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