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练习题 (答案没有单独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练习题 (答案没有单独分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06: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一、课堂知识练习
1.蚕的生命是从__蚕卵__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很小,颜色是__淡黄色__或者__黄色__,呈扁圆形。
2.蚕卵孵化需要__适宜的温度(20~25℃)和湿度__。
3.养蚕小窍门: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__毛笔__或__羽毛__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保持__干燥__,切成__碎片__或__条状__。
(3)经常清除蚕的__粪便__和吃剩的__残叶__,保持小蚕“房间”的__清洁__。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__不要__在养蚕的“房间”里__喷洒杀虫剂__。
4.有卵壳:蛇卵、龟卵、鸡卵(蛋)等。
5.无卵壳:蛙卵、鱼卵、蚂蚁卵等。
6.鸡蛋的组成:卵壳、卵黄、卵白、气室和胚盘。
7.小鸡由胚盘发育而来,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8.刚出生的蚕是__黑色的,很小__,像__蚂蚁__一样,叫__蚁蚕__。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变白、变大了。
9.蚕的幼虫身体呈__圆筒形__,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单眼,有8对足,身体两侧有__气门__,是蚕的呼吸器官。
10.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__充足的食物__,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11.__蜕皮__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在__幼虫阶段__会蜕__4次__皮,还有__2次__在__蛹期__(茧内),一生共蜕皮__6次__。
12.蚕在__阴暗、干燥、温暖__的环境中生长得好。
13.蚕蜕皮四次后变成__五龄蚕__,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蚕是8字形吐丝的。
14.蚕蛹被茧包围,茧能起到__保护__蛹的作用。蚕茧的形状、大小、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
15.蚕茧是由__一根蚕丝__组成的,蚕丝可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16.剪开蚕茧观察,蚕蛹的体形__粗短__,像一个__纺锤__,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
17.蚕蛹平时__不动__,受到外界__刺激时__会动。
18.蛹和蚕的幼虫比较:虽然蛹和蚕的__形状、颜色都不同__,但它们__都具有头、胸、腹、体节和气门__。
19.蛹变成蛾的过程叫__羽化__。
20.其他经过__蛹阶段__的动物:除了蚕,还有很多动物的一生也会经过蛹的阶段,如__苍蝇、蜜蜂、蚊子和蝴蝶__等。
21.蚕蛹经过__10~15天__会变成蚕蛾。
22.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形状像__羽毛__;胸部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是一节一节的。一只雌蛾能产__400~500__粒卵,刚产下的卵是__黄色的__。
23.如何分辨雌雄蚕蛾:雌蛾,腹部__肥大__,爬行__慢__;雄蛾,腹部__狭长__,翅膀振动__飞快__。
24.蚕的一生要经历__卵→幼虫→蛹→成虫__四个不同的形态变化。
25.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是__环境因素__,如__气温、湿度、食物、病虫害、环境的污染__等。
26.蚕蛾与蚕蛹的外部特征
蚕蛹
蚕蛾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能看清眼、口器、触角
头部长有眼、口器、触角
胸部有盾片、胸足
胸部长有2对翅膀和3对足
腹部有体节
腹部有体节
27.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有__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螳螂__等。
28.昆虫的共同特征
身体分为__头、胸、腹__三部分,通常__有2对翅__(有的昆虫的翅退化)和__3对足__,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三个体段(头、胸、腹),头上有__1对触角__,骨骼包在身体外部。
29.蚕的一生经历__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__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时间约__56天__。
30.菜粉蝶的一生与蚕一样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__幼虫__与__成虫__在__形态上有很大差异__的发育形式,叫__完全变态发育__。像蜻蜓的一生__不经历蛹__期阶段,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与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的发育形式叫__不完全变态发育__。
31.下面是一个班级记录的范例,供参考。
阶段
外形特征
运动
吃食
时间
蚕卵
圆形,黑紫色,小芝麻粒大小
不动
不吃食物
2~5天孵化成蚁蚕
幼虫
圆筒形,身体有体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
爬行
喜欢吃桑叶,随着身体长大,食量逐渐增大,5龄蚕吐丝前不吃食物
33~35天
蚕蛹
纺锤形,深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
一般不动,受刺激会动
不吃食物
10~13天
蚕蛾
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有触角,胸部长有翅膀和三对足
能振动翅膀,但不会飞
不吃食物
6~8天
32.卵生:像蚕和鸡这样__产卵__繁殖后代的叫__卵生__,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卵生动物__。__昆虫、鸟类、鱼类__等动物通常为卵生。
33.胎生:像猫和狗这样,__直接生下胎儿__的叫__胎生__。胎生动物一般都用__哺乳__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34.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__哺乳动物__。__哺乳动物__通常为__胎生__。
35.哺乳动物的特点:
身体__表面有毛,__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__肺__呼吸;体温__恒定__,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__哺乳__;__胎生__。__胚胎__在__母体__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兽。
36.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且身上长有__羽毛__和翅膀的属于__鸟类__。
37.母鸡需要经历__6个月__的时间才会下蛋繁衍后代。
38.狗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出__牙齿,咀嚼食物__。
39.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__胎儿__。
40.人也要经历__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__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41.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__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__五个时期。
42.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__身高、体重__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43.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__生活环境__有关。__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__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44.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__环境的变化__而变化。比如__冬季__来临,__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__等。
二、课内实验探究
一、观察的内容:蚕卵是什么样的?
观察方法:用肉眼看、借助放大镜观察、用尺子测量。
发现:刚产出来的蚕卵颜色是__淡黄色__或者__黄色__的,过了几天后变成__浅褐色__或__紫黑色__;呈__扁圆形__,中间凹陷;蚕卵__很小__,比芝麻__小得多__。
二、观察的内容:蚕幼虫的变化。
观察方法:用刻度测量身长变化、绘制生长表(记录日期、身长、体重、温度、给食等情况)、用肉眼观察蜕皮等情况。
发现:
1.刚出生的蚕是__黑色的,很小__,像__蚂蚁__一样,叫__蚁蚕__。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变白、变大了。
2.蚕的幼虫身体呈__圆筒形__,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单眼,有8对足,身体两侧有__气门__,是蚕的呼吸器官。
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__充足的食物__,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__蜕皮__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在__幼虫阶段__会蜕__4次__皮,还有__2次__在__蛹期__(茧内),一生共蜕皮__6次__。
5.蚕在__阴暗、干燥、温暖__的环境中生长得好。
6.蚕蜕皮四次后变成__五龄蚕__,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
三、观察的内容:茧里面是什么?
观察方法:摇一摇、看一看、听一听、解剖(纵向剪开茧)。
发现:
1.蚕蛹的体形__粗短__,像一个__纺锤__,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
2.蚕蛹平时__不动__,受到外界__刺激时__会动。
四、观察的内容:破茧而出的是什么?
观察方法:用肉眼看、拍摄、画画。
发现: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__白色鳞毛__,但由于两对翅__较小__,已__失去__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__体大__,爬动__慢__;雄蛾__体小__,爬动__较快__,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蚕蛾(成虫)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
三、课外实践探索
抽丝剥茧
找个圆筒状物体(如纸筒、矿泉水瓶)抽丝
(
先测量出绕一圈的长度

然后数着自己绕的圈数

将两者相乘就为一根蚕丝的长度。一般春茧茧丝长900~1500米

夏秋茧茧丝长700~12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