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A9
协作体
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以下能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仁政”有助于缓和周的宗法等级造成的紧张关系
B.“苛政猛于虎”思想有助于新兴地主阶级创造生存空间C.以“礼”规范人们之间的关系,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D.“因材施教”思想的实质是对地主阶级实施特殊教育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此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原因无关的是
A.从民本思想出发,制定《唐律》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
C.选官“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D.推动商业发展,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清朝特别重视对民族和边疆地区的治理,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
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
人不得已而用之……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康熙帝为管理蒙古地区采取的措施有
①尊重喇嘛教,特封四大活佛
②多伦会盟,笼络内外蒙古贵族
③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
④设立木兰围场,处理蒙古事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贯彻孙中山的遗愿,中国大地持续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旧三民主义
B.中共最低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同盟会纲领
邓小平在
1977
年
4
月
10
致信中央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这封信的内容意在
A.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深入展开
B.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行科学评价
C.
遏制个人崇拜,粉碎四人帮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D.
抵制“左”倾错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
后人面对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感慨万千,有词道:“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奈何派做阿房住,只为冥王载歌舞?”从词中可以看出
①兵马俑以陶泥为材料
②秦始皇兵马俑共有七千余件
③兵马俑用了细腻写实的手法,表情生动
④兵马俑千人千面的鲜明个性,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壽”(寿)字上部以一个老人的形象表意,西周金文、《诗经》皆用为长寿之义。金文下方多加“又”或“口”寓意举起酒杯向老人献酒祝其长寿。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将此字结构完美地体现在某一皇家园林作品中。仔细观察右图,图中的
“壽”字布局,表达了康熙皇帝对其母亲的祝寿之意
甲乙是前山景区两条轴线,起到统领前山景区的作用C.乙轴线上自北向南排序有四大部洲、智慧海、佛香阁D.丙处以柳色遮挡围墙,将园外的山、塔纳入全园画面
军机大臣曹振鏞曾为一宗族宗谱作序,序中写道:“明经胡氏本唐裔,避难婺源之胡村,遂从胡姓……距黟百里而近,见其山川清淑,风气淳古,弦涌之声,比舍相答,其人类无凉薄之习,而有士君子之行。”序中的宗族村落
A.至今仍保存特有的青石板路
B.堪称“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
C.因其始祖本姓胡而得胡氏宗族村落
D.族人到明代成为晋商中的一支劲旅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讲述了范喜良被征召去修长城,遇难,孟姜女得知后大哭于长城之下,泪干血流,长城为之崩塌的悲壮爱情故事。2014
年这一民间传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这一民间传说的价值认识有误的是
A.反映了长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B.实证了秦始皇对人民的暴虐无道
C.成为研究中国民间传说的重要史料
D.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暴政的不屈精神
在下图所示被誉为“文艺复兴巅峰之作”壁画中,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和弟子亚里士多德被置于整个画面的中心,处于众星捧月的焦点位置。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壁画的作者为拉斐尔·桑西,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B.亚里士多德指出事物都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物质受精神世界的形式支配C.亚里士多德突破了恩师柏拉图的理念论,否定了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D.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达到至善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坚守中道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其身亡之后,君主制复辟,以詹姆士·赫斯的
《鞭子》为代表的各色各样责骂克氏的作品接连出版;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不少人觉得他格外令人敬仰,著名的英雄史观作者卡莱尔顺势给克氏安上了“王者之雄”的美誉;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克氏那些“扼杀民主自由的残虐身影”也被重新阐述,丘吉尔对克氏做出了负面的评价。对这一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人物评价角度观点复杂,无法做出合理评价
B.只有立足全面的史实,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C.人们对历史的理解比较容易受到当代的影响
D.不同阶级立场导致对克氏评价产生较大差异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为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马克思
①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创建并领导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共产国际
③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
④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当世界横遭暴力蹂躏之时,甘地建议人们走另一条道路,即非暴力主义。他宣传非暴力学说,
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①认为非暴力是强者的武器,用“坚持真理”的斗争可以唤醒殖民者内在的善性
②认为工业文明导致人类道德堕落和毁坏印度传统经济秩序,倡导“手纺车运动”
③指明了印度解放运动的发展方向,保证了群众运动始终没有超出非暴力的界限
④适应了印度国情,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1921
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写道: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这一政策
主张以货币形式缴纳粮食税
B.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C.是国内经济政治危机的反思
D.最终导致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关于这一阶段科学重新兴起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观察—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普遍被认可
改变了中世纪以来的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观念C.牛顿将物理学的主要成就用数学方式进行表达D.运用反射望远镜实验证明了日光由七色光组成
《美国通史》中这样写道:“华盛顿担任总统后,面对邦联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人事上,他基本上做到了打破狭隘的地方观念,唯才是举。外交上,华盛顿任用经验丰富的外交部长杰弗逊实施巧妙的外交政策周旋于英法之间。”与此相关联的史实有
A.
采用汉密尔顿建议,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B.
使印第安人和南北双方的意见在政府都有反映C.
积极改善同英国的关系,巩固美国的海上霸权D.
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采用大陆均势政策
阿富汗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至今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曾经历三次劫难。2001
年,大佛遭到塔利班政权的残酷轰炸,已面目全非。几乎从巴米扬大佛被毁的那一刻,全世界就开始谈论有关重修大佛的话题。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如果用新的材料去建造一个全新的巴米扬大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会承认其文化遗产的身份。这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
A.真实性
B.
完
整
性
C.
科
学
性
D.
慎
重
性18.《论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中关于图拉真广场这样描述:“……帝国时期广场的
设计和建造已完全丧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切意义。公元二世纪初建成的图拉真场从整体的布局设计到具体的每一座建筑都统一在雄劲宏大的风格之中,并多少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布局的特点,即轴线的对称和多层的纵深发展。”材料强调图拉真广场
A.崇尚数学几何理念
B.崇尚君主的设计理念
C.层次分明,功能单一
D.借鉴明清故宫设计理念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在
1434
年确立了对共和国的统治地位,,但并未销声匿迹的党派斗争,
常常使他们心有余悸。该家族对人文主义学者的慷慨赞助,争取到更多的普通市民,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宣传、巩固自己,排斥、削弱政敌的作用。以下史实可以佐证以上观点的有
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建造
②圣彼得大教堂大圆顶的完成
③壁画《最后的审判》的完成
④乌菲齐博物馆成为欧洲的艺术宝库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巴洛克风格兴起并流行于
17
世纪的意大利,它善于运用细腻手法和夸张的构图,注重作品的形
式感。贝尔尼尼是
17
世纪最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下列建筑和作品属于贝尔尼尼的有
①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大圆顶
②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椭圆形广场
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主祭坛镀金青铜华盖
④西斯廷小教堂壁画《创世纪》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1.1917
年,威尔逊在美国国会的演说中说:“我建议国会宣布德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
对以上演讲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商船遭受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对德国宣战
B.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捍卫世界的和平和正义
C.“自私和无人性的权力”指的是德国法西斯纳粹统治D.背景是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以维护德国制海权
22.1919
年
3
月
25
日,劳合?乔治在《枫丹白露文件》中强调莱茵区仍归德国,实行非军事化;法
国除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外,将获得萨尔煤矿开采权
10
年;波兰可获得但泽走廊。这些内容A.暂时缓和了德国和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B.最后在《凡尔赛和约》中完全得到落实
C.说明英国一战后逐步改变大陆均势政策
D.可见英法在处理德国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面对法西斯暴政,某些国家发表宣言表示:“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这一宣言发表于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到
9
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但也正是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正当士兵们在地下室,在屋顶上,在下水道里短兵相接时,两支苏联军队……以巨大的钳形包围了围攻德军。”“这座城市”里的战斗
A.演绎了规模最大的坦克大会战
B.使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C.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
D.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对以下表格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主要交战国力量动员统计
国别
苏联
美国
英国
轴心国(德意日)
动员军事力量
2200
万
1500
万
1200
万
3000
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主要交战国伤亡人数统计
A.各国因二战而损失惨重,因此战争无赢家
B.中国的伤亡人数最多,因此中国贡献最大C.德日的伤亡比反法西斯国家少,所以是赢家
D.苏联一开始就处于对德日双线作战损失惨重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27
题各
10
分,第
28、29
题各
15
分,共计
50
分,所有答案均答在答题纸上。)
26.(10
分)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正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拿破仑·波拿巴作为当时的风云人物,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对当时的法国和欧洲造成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9年到1815年间,英国尽管面临战时困难,工业生产却仍然保持着18世纪80年代的旺盛势头,继续快速增长。而在大陆,从法国革命开始,政治动荡连绵不断,商业受挫,物价飞涨,
人心惶惶。战争阻隔了不列颠岛与大陆之间的交流,英国的新机器和新技术难以到达欧洲各国。因此,无论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在经济上和工业上,它们都意味着到1815年时法国和其他大陆国家已远远落后于英国。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德)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请回答:
指出材料一中英国“工业生产却仍然保持着18世纪80年代的旺盛势头”的主要事件?结合19
世纪初英法之间军事、经济交往的相关史实说明法国逐渐落后于英国的原因。(5分)
拿破仑自嘲虽胜战无数,却因一场战役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拿破仑所指的这场战役是哪一场战役?根据材料二概括作为占领者的拿破仑受到人们敬慕的原因。(5分)
27.(10分)国家的兴衰既与国家内部体制建设有关,同时也与外部挑战的应对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
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
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
“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英国是一个位于欧洲大洋一翼且拥有广阔海外殖民地和海外自治领的岛国……英国的独立和生存与绝对优势的海上力量是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普鲁士已经用“铁和血”铸造了它在欧洲列强中的地位,……德国的扩张绝不会就此止步;德国自视的“天定命运”及其要求在世界上获得平等地位的愿望乃是德国外交的核心,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促使德国在俾斯麦首相任期一结束便开始寻求海外扩张,其目的就是将德国打造成一个世界强国……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克劳备忘录》(1907年)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分析“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扩建于希波战争之后的雅典卫城诠释了雅典发展的盛景,结合卫城建筑的相关史实分析推动雅典走向强盛的精神动力。(6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德矛盾的焦点。结合所学简述英德为了各自目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外交方面做了哪些调整,其影响如何?(4分)
28.(15分)二战带给人们永远的伤痛,我们只有清楚地剖析战争的成因才能吸取教训,更好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远不像西方国家想象的那样强大。1936
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部队只有三个营,希特勒后来承认:“进入莱茵兰以后的
48
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
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在东非只有两个月的石油储存。如果西方国家禁止向意大利输送石油,意大利的飞机、坦克很快会陷入瘫痪状态。墨索里尼后来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
——根据《战争与和平》教材整理
材料三: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处理国际争端,坚决反对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基辛格对二战爆发原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基辛格认为“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终将被“推翻”的理由。从德国的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其会用“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凡尔赛体系的原因。(8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爆发没能被阻止的原因。(4
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战争苦难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启示。
(3
分)
29.(15
分)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商品贸易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对我国的经济、阶级
变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国家政策等方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价值理念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但在封建传统的价值理念上也出现了某些松动,主要表现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理念的崩溃,更多的人开始将经商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的途经;传统社会“重本抑末”思想松动,更多人通过从事商业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满足;发财致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追求,更为注重现世主义。以上这些价值观念都沉重打击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理念。……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表现出较为大众化世俗化乃至出现进步思想的趋势。
——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思考》
材料二:晋商……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且引起了山西社会风尚的变化,带动了山西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由于他们将大量的收益返回家乡,用于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更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商品物资交流,使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有了更大的推动力和物质基础。平遥、太古、祁县之所以在明清时期获得迅猛发展,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王社教《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价值观念冲击的表现。(3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晋商发展壮大对平遥古城的经济发展和古城建筑产生了哪些影响?(6
分)
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明清社会出现守旧与创新两种思潮的碰撞。请选择下列一种观点进行论述。观点一:“明清时期封建传统的价值理念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观点二:“明清时期思想文化表现较为大众化、世俗化乃至进步思想出现的趋势”。选择观点一请结合宏村村落建设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选择观点二请结合戏曲、文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论述。(6
分)浙江省A9协作体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答题答题答
号案号案号案
非选择题部分(第26、27题各10分,第
题各15分
分。)
事件:第一次工
(1分)原因: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
方面拖垮了法国经
方面使得
欧洲国家
吸收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英国等国组成反法联盟
打败法
国波旁王朝复辟,资本主义发展受阿
(2)结果:滑铁卢之战。(1分)原因:①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
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
实行行政集中化,改变四分五裂局面。(每点2分
选
(4分)
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
分
神动力:雅典卫城因
活泼,体现了自由平等观念;柱廊建筑体现
种开放
神;雕塑细腻、精致,崇尚人体美,体现了希腊的
的人文主义精神;顺山势而建,重点突
顾山上和
观赏,体现了以公民为本的
分,精神动力的
两点即可4分,其他答案有
分
)焦
外殖民
界霸权
分)德
879年德奥
同盟条
后来利用
意法
大利拉入,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英国:英国调整法国、俄
国的关系,分
同法国、俄国签订了协约。影响:欧洲两个军事集团最
形成。推动了一战的爆
(1)基辛格认为希特勒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关键因素(2分)理由:凡尔赛体系使得帝国主义国
家
矛盾暂时缓和。但是这个体系
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
本主义国家
联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国家
族之间的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继续发
不稳定性
因:历史原因: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
烈的军国
统;《凡尔赛
和约》强加于德国的种种苛刻条约内容,激发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现实原因:德国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遭受沉重
协作体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纪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日渐嚣张,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英男
争,但都无法以一己之力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西方大国奉
政策,纵容法西斯国家
侵略;苏联在寻求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后转而避战自保。(其中答岀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给
分
(3)和平来之不易
战的
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
是推动历史
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
度
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
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之有理
得分。)
)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的崩溃
本抑末”思想的松动;更
(2)推动了平遥商业的发展,商务繁忙;城内街巷两边建造了众多商号店铺,形成前店后宅的
格局:出现
的私
机
昇
第一批票
业的繁
荣带来兴建民居的热潮,为大批华丽大气的民居建
物质基
(6分
)选择一“封建传统价值理念占据统治地
商业获利
建屋宅体现了“安土重迁”的价值理念;重视教育,修建私塾(南湖书
院)体
好儒的理念;徽派古建筑三绝(
祠堂、牌坊)
重宗法伦理观
表达。(徽派建筑答出具体建筑及表现也可得分)(6分
选择二“思想文化表现较为大众化世俗化乃至进步思想出现的趋势
顾炎武、黄
等思想家提出挑战正统
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
市民文学兴
说盛行;明中期至清早期,昆
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新昆腔
编写传奇
腔逐渐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明万历到清乾隆昆曲蓬勃发展
隆嘉庆年间,戏剧出现“花部”和“雅部
花部贴近百姓生活,强烈吸引观众
趋衰
(戏曲答案2选
协作体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