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很难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2.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重视分的结果,忽略分的过程。
难点分析
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
教学方法
通过分糖果的演示活动,直观对比,得出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分橘子的情境呈现,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与分法的多样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欢迎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生活中,你遇到过分东西的情况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分的学问。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这里有6颗糖,要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呢?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同学们,你有想法了吗?把你的想法在纸上画下来。
是呀!我们可以分成分成1颗、1颗、4颗,这样的3份。
还可以分成1颗、2颗、3颗这3份。
还有其它的分法吗?没错,也可以分成分成2颗、2颗、2颗,这样的3份。
一共有3种不同的分法。这3种分法,哪一种分法比较公平,为什么?
同学们都认为第三种分法是最公平的,因为每份都有2颗,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把6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颗。请你跟着老师来说一说:把6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颗。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
是呀,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同学们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继续来研究吧!
从这个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请你仔细观察。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你会分吗?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分,在每个盘子里先放一个,如果有多,再在每个盘子里放一个,直到分完。
也可以每个盘子里先放2个,有多,再接着分,直到分完。
还可以怎么平均分呢?同学们真聪明,想到用乘法口诀平均分,想()
×
6=18
,3×
6=18,所以每份就有3个。
同学们真厉害,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虽然分的方法不同,但分的结果都是每份同样多,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我们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呢?
没错,①和④是平均分,因为它们每一份分得同样多,而②和③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所以它们不是平均分。
这两幅图,请你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再说一说。
一共有(
8
)个桃子,平均分成了(4
)份,每份(2)个。
一共有(
16
)片枫叶,每(4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4
)份。看来,平均分还可以这样说。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均分以及平均分的方法,在生活中,你能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