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 守株待兔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 守株待兔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9 19:4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理解文言文,感悟其中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文言文的词句与古诗词的理解有点相似 ,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则有所区别,不像现代汉语那么通俗易懂。
难点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是以文言文出现的,这是小学语文改革使用部编版教材后出现在低年段的一种体裁,对于现代我们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日常接触文言文的机会较少,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品读古文,理解古文,感悟道理 。
结合插图品读古文,理解古文,感悟道理 。
联系故事内容等方法品读古文,理解古文,感悟道理 。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欢迎大家来到郑老师微课堂,喜欢听故事吗?喜欢!那就让郑老师带你们去听听《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吧!
2.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感觉呢??
3.?小结导入:?是的,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故事是古人用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的《守株待兔》,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请你猜猜“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1)题目中“株”是指什么?(PPT出示:树桩)你是用什么方法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2)说说课题“守株待兔”的意思,现在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品味课文语句,感悟其中道理。?
(一)品味句子。
1、让我们赶紧来读一读这则文言文。听清朗读要求: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你读懂了哪一句呢?
3.逐句理解。?
品句1:宋人有耕者。(课件)?
(1)谁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宋人:宋国人,耕者:农民??句意:宋国有一个农民。(出示图片)?
(2)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吧???
(3)他为什么守呢?请你读一读第2、3句话。
品句2:田中有株。兔是触株?折颈而死。(课件)?
“走”“颈”的含义。?
句意。预设:(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了树桩上,脖子被撞断死掉了。
(3)他是怎么守的?请你读读第4句。?
品句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课件)?
(1)“因”“释”“来”“冀”释义。?
(2)句意。预设:于是他放下农具守着树桩,希望再次得到兔子。(出示图片)?
(3)怎么读好这句话呢?请你展开想象:那个农夫在等待兔子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
对,就用满怀希望的,高兴的语气去读它,还要注意停顿。)
(4)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片)引起下文。?
品句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示图片)?
(1)复:又;身:自己。
(2)句意。预设:兔子不可能再次得到,而他自己被宋国人嘲笑。?
(二)理解感悟?
1.指名读,思考:兔子撞树是经常发生的事吗?农夫却怎么做的??
2.当一个农夫不在田里劳动,会发生什么呢?
? 预设:田里会长出野草;庄稼会枯死?;家里会因为没有粮食而被挨饿。????
(三)主题概括?
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品味文言文的方法可以总结为: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好句子,读出韵味;第二步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去疏通文意;最后展开想象,复述故事,感悟道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我们知道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课后你也试着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吧!
小结 品味文言文的方法可以总结为: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好句子,读出韵味;第二步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去疏通文意;最后展开想象,复述故事,感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