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画故事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六年级下册
第11课
目
录
Contents
我国优秀连环画作品赏析
探索与发现连环画的艺术特色
思考与讨论——喜欢的故事以及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艺术实践——运用中国画的形式去画一幅连环画
01
我国优秀连环画作品赏析
大闹天宫
孟母教子
鸡毛信
02
探索与发现连环画的艺术特色
连环画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建筑中木雕和砖刻。在连环画繁荣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相对简单,连环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成为许多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重要的读物。由于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特色,使其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
2.宋到明清时期——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明清时代,线描的插图大量涌现,章回小说中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画每一回故事的称为“全图”。
3.清末至1949年前——清末,石印技术的发展让图画的印刷更为方便,连环画这一形势也受到了更大的推广。
4.繁荣时期——1949年后到1966年,连环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5.停滞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的连环画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6.繁荣巅峰——1978年后,中国的建设开始全面恢复,连环画也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期。
7.现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环画风光不再,青黄不接,越来越走向“文物”。
艺术形式
线描连环画:线描作品传承自中国古代的绣像,用清晰的线条勾画出人、事、景、物。
素描连环画:用素描的手法,不用线条,采用明暗对比、透视等方式进行描绘。
水彩连环画:传自欧洲的水彩画,画笔水分的多少、浓淡产生明暗、润湿和融合的效果。
木刻连环画:最早用刀刻木板后再拓印,由于木板在拓印后一定数量的纸张后就不能使用,所以早期木板作品成本较高,且印数较少,2000年后的收藏价值也被炒作得很高。后期的木刻连环画,多采用木刻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而不再真正以木刻的方式制版印刷。
漫画连环画:漫画的形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1930年代传入中国,对人物形象表现夸张,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王先生》和《三毛流浪记》。
03
思考与讨论——喜欢的故事以及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武松打虎
刘继卣
分小组欣赏刘继卣先生的《武松打虎》作品。
(1)请你根据本组桌上的连环画,给画面命题,并讲讲这张展现给大家的是故事中的哪个瞬间。
(2)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
各有什么特点?
(3)画家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
(4)如果是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怎样才能紧扣主题?
小组讨论
04
艺术实践——运用中国画的形式去画一幅连环画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事进行创作。
艺术实践
展示作品
交流评价
1、自评:小组内自己评价作品。
(学生
:说说哪里设计得比较成功,哪里还有不足。)
2、互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学生:说说其他组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3
、教师评价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