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下册
教材同步复习
第六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北方地区
知识要点·归纳
1.位置
考点1 区域特征
大兴安
2.人口和面积: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__________、黄土高原、山东丘陵等。
(2)气候:以______________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3)河流
①主要河流:黄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
②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河流汛期主要为夏汛,______地区的河流还有春汛。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且有凌汛。
华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东北
主要农业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土壤
“________”土壤肥沃
“黄土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粮食作物
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
____小麦、玉米、谷子等
经济作物
大豆、甜菜
棉花、花生
4.农业
(1)地位:我国重要的棉粮产区。
(2)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3)主要农产区的差异
黑土地
冬
5.工业
(1)矿产资源丰富
①煤矿: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
②油田:______油田(我国第一大油田)、胜利油田(我国第二大油田)。
③铁矿:辽宁的鞍山、本溪、迁安等大型铁矿。
(2)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大庆
1.冷湿的自然环境
(1)位置与范围
考点2 东北三省
(2)地形与河流
①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是大兴安岭,东北部是小兴安岭,东南部是长白山脉,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
②河流: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结冰期长、含沙量小,有春、夏两个汛期。
③山河分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降雨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东北平原
2.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1)农业
①农业结构:部门齐全,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②地位:我国重要的______粮和畜产品基地。
③农业布局:平原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山区和丘陵地区以林业为主。
④耕作制度:__________。
⑤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春小麦和甜菜。
(2)畜牧业: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生猪、肉牛、肉羊、肉禽的生产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3)林业: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商品
一年一熟
3.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
①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等资源。
②良好的交通条件:铁路运输、海洋运输便利。
(2)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
①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
辽中南
②工业城市: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大连是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3)面临问题:__________、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
(4)解决措施: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________的产业。
资源枯竭
低能耗
1.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1)位置与范围
考点3 黄土高原
太行
(2)气候:_________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
(3)生态环境
①位置特征:地处____________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______过渡的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温带季风
②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的地表__________、支离破碎。
主要的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
湿润半湿润
牧区
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的形成
“风成说”认为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到更远的地方,经过百万年累积和环境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
知 识 扩 展
2.水土流失严重
(1)原因
①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______;植被稀疏。
②人为原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种植等。
(2)危害
①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使黄河含沙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河床抬升,形成“________”,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
地上河
(3)治理措施
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建立护坡林草带。
②工程措施:筑梯田、修建挡土坝等。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3.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1)煤炭资源的特点
①储量大,黄土高原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储量的三分之二。
②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为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被称为“__________”。
(2)分布: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陕西的神府,内蒙古的东胜等地。
乌金高原
1.自然环境概况
(1)位置
考点4 首都北京
(2)地势与河流
①地势:西北____、东南____,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河流: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均属海河水系),都由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注入渤海。
(3)气候:典型的______________,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少雨,气温回升快,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高
低
温带季风气候
2.政治文化中心
(1)政治中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新华通讯社、外国驻华使馆均设在北京。
(2)文化中心: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国家图书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众多文化体育场所。
(3)国际交往中心:众多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北京记者站。
(4)科技创新中心:__________集聚,科研单位众多,是各类科技大会与项目研讨基地;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众多。
高等院校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易 错 提 示
3.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
(1)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等。
(2)特色文化:________、胡同以及京剧、曲艺等。
4.现代化大都市
(1)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存在的问题
a.城市发展与北京古老建筑之间的矛盾。
b.严重缺水问题。
四合院
②解决措施
a.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持旧城格局与原有风貌,保护和修缮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加快旧城改造的同时,兴建新区,建设________,扩大城市规模,还要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的建设。
b.着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和污染少的企业和__________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卫星城
高新技术
(2)北京的发展方向
①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北京在不断完善原有功能区的同时,重点规划建设了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区等一批现代化城市功能区。
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③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雄安新区的地理概况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1)发展条件
①优势:地处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区;陆地交通便利(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距东部渤海较近,对外贸易便利;北京、天津教研科技实力雄厚等。
②劣势:地处华北平原、京津冀城市群及工业区的西南侧,水资源短缺。
知 识 扩 展
(2)作用:疏解分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人口众多、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问题;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知 识 扩 展
识图专项·训练
1.东北地区
(1)在横线上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岭 B.________岭
C.______山脉 D.______平原
E.______平原 F.______江
G.______江 H.________江
I.____海 J.______海
大兴安
小兴安
长白
三江
松嫩
黑龙
松花
乌苏里
黄
日本
(2)在横线上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3)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气候,气候冷湿;冬季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温带季风
寒冷漫长
温暖短促
2.黄土高原范围图
(1)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岭 ②______山脉 ③____河 ④______山
(2)图中③河流在A、B、C三河段中含沙量最大的是___河段;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的是______河段。
(3)地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4)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__________,建立护坡林草带(生物措施);__________和小型水库等(工程措施)。
秦
太行
黄
贺兰
C
B
A、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植树种草
修建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