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本单元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主题,有九课内容,本课《明朝的统治》是在学习宋、元加强统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掌握好这节课的内容有为后面学习“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 
主题与课时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课时 
课标要求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明朝建立的原因;能准确说出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2、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列举明朝初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列举科举考试的变化;理解皇帝专权的影响。提高概括和分析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列举经济的发展。提升概括能力。 
4、通过对比八股取士、焚书坑儒在文化上的措施影响。 
 
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史料,对本课标要求进行分解。将“知道明朝的建立”,分解为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的原因,能准确说出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将“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分解为目标2“列举明朝初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列举科举考试的变化;理解皇帝专权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分解为目标3列举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同时设计了行为条件,“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实现从目标中看得见教,看得见学,并将目标指向“提高概括和分析能力”。学生在知道明朝的一系列措施后,分析出皇帝专权的弊端。实现了目标的三维叙写。 
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 
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2、4) 
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本课从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等介绍了明朝,是中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本课教学可以按以下的逻辑顺序进行:“明朝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启示”。 
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任务二突破重难点。 
设计说明: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构建学习框架和学习的逻辑顺序,了解重点难点并明确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历经磨难当皇帝 
任务一,自主阅读教材第66页第一段正文和材料,完成下面表格(指向目标1) 
明朝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精竭思虑强皇权 
任务二,自主阅读教材第67页和第68页1、2段正文,思考朱元璋是怎样强化皇权的。(指向目标2) 
材料一: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始终采取汉族儒臣的建议,依据前代的典章制度,建立元朝的统治制度,辅助皇帝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的机构叫“中书省”,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叫“枢密院”……离朝廷比较远的郡县,则设立行中书省。 
材料二: 
对比思考元朝与明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一》 
材料四:明初存丞相12年,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chù zhì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执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藏)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1、自主阅读教材第67页和第68页1、2段正文,思考朱元璋在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指向目标2) 
2、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指向目标2) 
 
 
3、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指向目标2) 
材料五: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思考: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指向目标2) 
材料六: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思考:朱元璋通过什么方式知道宋濂请客这件事?设置该组织的目的,职能是什么? 
任务二,自主阅读教材第68页最后两段,完成下面表格(指向目标2) 
科举考试说明 
考试性质 
考试范围 
答题标准 
答卷形式 
问:秦朝和明朝在文化上的措施有何影响?(指向目标4) 
 经济奠基促发展 
任务三,自主阅读教材第69页后四段,完成下面表格(指向目标3) 
类别 
表 现 
农 业 
引进的新品种: 
手 
工 
业 
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中心: 
商业 
设计说明:本课设计主要突出的是史料实证,通过展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生成的表格史料,并设计问题,层层剖析,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史料实证素养,通过明朝建立后的一系列措施,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对文化的影响,提高概括和分析能力。 
检测与作业: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检测目标1) 
A.南京??B.北京?? C.西安?? D.洛阳 
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哪座城市成为丝织业中心( )(检测目标3) 
 A.苏州    B.广州 C.南京   D.杭州 
3.明代从美洲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检测目标3)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洪武九年,朱元璋首先宣布在地方上废元旧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并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以防止地方势力过大而专权一方的可能。 
材料二: 
961390101600 
104648074295 锦衣卫印 
 锦衣卫印 
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效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中是哪一个皇帝?根据三则材料,说出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此外,他加强君权的措施还有哪些?(检测目标2) 
(2)列举材料三中科举考试的考试范围、答题标准、答卷形式? 
学后反思 
1、尝试绘制本节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 
2、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感悟?你还有什么困惑? 
 
 
布置作业:完成《助学》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