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7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9 22:0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标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20年的变化
根本原因是:
中国国力的增强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
③哪年的什么会议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阻力: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21/4/29
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义?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主要原因: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在联合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义: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二、中美、中日建交
毛泽东: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材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 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 世纪的 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 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三、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 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滑铁卢,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失利,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 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 于停顿。 ——《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1日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美建交(经过)
1971年4月,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会谈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中美建交
中美建交与1979年邓小平访美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美建交经过: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联合声明》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时间:
1.政策:
改革开放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主要措施: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总书记的外交历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知识拓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需要中国。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  )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
2.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1.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中国代表出席万隆会议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中日关系正常化
2.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
A.第25届联合国大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第27届联合国大会 D.第28届联合国大会
3.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