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时,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中后期政治腐败等一系列原因使它逐步走向衰亡。那么,本节课我们来探究明朝是如何衰亡的?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后腐朽的统治。
2、掌握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以及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过程。
3、掌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4、通过分析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探究对我国社会主义代化建设的借鉴。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武宗之豹房
尚武爱玩乐
(第10位皇帝)
明神宗 20年不上朝
(第13位皇帝)
明熹宗 喜好木工
(第15位皇帝)
明宣宗
好斗蟋蟀
(第5位皇帝)
明世宗 好炼丹
(第11位皇帝)
1、根本原因:政治日益腐败
(1)中央: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一、明亡之原因
《明行乐图》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于是宦官刘瑾被称“立皇帝”。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史料
明武宗 刘瑾
明熹宗 魏忠贤
明熹宗作品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 明英宗朱祁镇北伐时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而被俘。后大臣于谦力排众议请英宗弟郕王称帝为明代宗朱祁钰。
瓦剌首领也先送英宗归北京后,明英宗南归后,以及皇储问题,景泰、天顺年间,明朝皇权斗争愈发激烈,朝臣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左右摇摆、嫁祸诬陷,斗争也更加残酷。明英宗被明代宗软禁8年。
明代宗死后明英宗又被拥立为帝。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东林党争:指明末东林党与其他政坛朋党派别之间的争斗。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人为主的政治集团。由明朝吏部郎中顾宪成创立,直到明朝灭亡,共经历近40年时间。公元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东林党人在当时遭到宦官魏忠贤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红丸” 案: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 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2)地方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明《流民图》局部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清明史料》
明末天启年间,全国王府庄田达到5000万亩,蜀王一府就占了成都平原由都江堰灌溉的最肥沃的土地70%。太湖流域有90%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四川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一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材料二 《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节选自《明清史料》
2、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和自然灾害
陕北大旱,饥民遍野
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
政治腐败(中央)
3、直接原因:明末农民大起义(主力军---李自成起义)
土地兼并严重(地方)
阶级矛盾
自然灾害
明亡之过程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出身在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因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1644年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后来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①提出口号:
“均田免赋”
②军纪严明
作战英勇
③向贫民发钱发粮
特点:
目标明确、
规模浩大、
受农民欢迎
广大民众为什么拥护李自成起义军?
土地兼并
均田:平均土地
沉重赋税
免赋 :减免赋税
“均田免赋”
内容
内容
针对
作用: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中国农民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解读
“均田免赋”与以往的农民起义有何进步之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陈胜
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更切合农民实际,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张角
名称
原因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
大泽乡起义
黄巾起义
黄巢起义
大泽乡
陈胜、吴广
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前209
1、秦的暴政
2、遇雨误期
184年
张角
1、东汉末年统治腐朽
2、外戚宦官相继专权3、徭役兵役繁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
875—884
黄巢
江南及部分黄河流域
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河北省巨鹿县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2、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态势严重
陕北起义:
进入中原: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攻入西安:
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攻克北京:
1644年4月攻占北京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3、李自成起义经过
(明朝统治长达276年)
1644年,崇祯帝自缢北京煤山老槐树(歪脖子)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1644年的中国形势
明朝灭亡是偶然的吗?有何感想?
主观因素
(1)中央政治腐朽;
(2)阶级矛盾尖锐
(3)农民起义推翻明朝;
(4)后金崛起,消耗国力。
客观因素:(5)自然灾害;
思考
感想:
(1)政治者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2)坚持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
……
1、满族(女真)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
①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②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他创立了八旗制度,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后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8月11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三、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
“兵民合一”,即“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无事耕猎,有事征调”战斗力强。后养尊处优逐渐衰落
史料
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等
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政权;
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探究
③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太宗--皇太极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统一全国时,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睿忠亲王多尔衮
顺治皇帝
陈圆圆:是明末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出道便被名士争相攀求,先被田弘遇所掠,献给了崇祯皇帝,后被吴三桂纳为妾。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兵临宣府城下,京城危在夕。崇祯万般无奈之下,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关卡,入关勤王。当到达山海关不远时京城失陷,祟祯自缢身亡,遂带兵返回山海关。四月初,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听闻大顺军抢走了爱妾陈圆圆。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之功。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吴伟业《圆圆曲》
清兵和吴三桂联合夹击李自成。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3、李自成兵败军队
据载,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
曾深得民心的李自成,为什么会兵败?
攻入北京前
提出“均田免赋”
军纪严明
发钱发粮
攻入北京后
“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将领却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几十万大军屯驻于京城中享乐……”
——《中国古代史》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清兵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
(3)没有统筹全局的观念和政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谋划。
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644年,明朝灭亡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朝政的混乱
农民流离失所
表现
影响
口号:均田免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