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散步[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4-11 19: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教案
天一中学 尤文洁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在写作中借鉴。
(三)德育目标
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即可。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拓展练习,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
●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散过步吗?和谁在一起?你有什么收获?让我们随着莫怀戚去田野散散步,看看能收获到什么。
二、整体感知
1、掌握新字新词
熬过(áo) 水波粼粼(lín) 散(s n sàn) 背(bèi bēi) 转(zhu n zhu n) 累(lèi léi l i)
2、请两位同学朗读课文,同学指出谁读的好,指出朗读的注意点。并尝试复述课文
朗读:读音,节奏,感情。
复述: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
复述课文:我和母亲,妻子,儿子在春暖花开的日子一起去田野散步。途中发生了分歧:母亲因为年老要走大路,儿子因为好玩要走小路。决定权在我手里,我一时拿不定主意。最后我决定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儿子的路还很长。但母亲迁就儿子决定走小路。走到一处,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好象我们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体现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3、听读课文,感受亲情。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三、合作探究
1、本文中出现了四个人物:我、母亲、妻子和儿子。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说说理由。
我:孝顺母亲,关爱孩子。(孝顺)
妻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贤惠)
母亲:爱护小辈。(慈祥)
儿子:听话懂事,孝敬长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