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鄂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21 17: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jì) (tì)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wū) (xiāng)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漫卷:胡乱卷起。 白日:白天。 青春:春天的景色。 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 却看:回过头来看。 纵酒:尽情地喝酒。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喜欲狂:高兴得要发狂。
愁:忧愁。 涕泪:流泪。 注释: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译文: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译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译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译文: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背景简介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月,春天又来到了长安城,然而,昔日繁华的都城,却已被叛军践踏得破败不堪。因为战乱,诗人被迫只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写诗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