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印画《小鱼吐泡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层 1、通过瓶盖印画激发幼儿对康复课的兴趣。
2、自己独立用瓶盖印画,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B层 1、通过瓶盖印画激发幼儿对康复课的兴趣。
2、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用瓶盖印画。
C层 1、通过瓶盖印画激发幼儿对康复课的兴趣。
2、在老师的动作辅助下用瓶盖印画。
教材分析: 康复内容主要包括精细动作、粗大动作、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本节课是一节精细动作训练课,训练学生运用瓶盖绘画的能力,是一节很有趣的康复课,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手部的小肌肉灵活性和动手能力。选自于幼儿教育内容,有趣生动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情分析: 精细动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徐昌睿、韩涛、王彪、黄溯源(手不会用力制作),徐昌睿会自己画简笔画、折纸。韩涛、王彪会跟着老师折纸。黄溯源会自己看图画画。
精细动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施健、曾泽群,他们肢体残缺,手脚不灵活,知识接受能力较强。
精细动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梅乐、余芳菲(手没有力气)、裴亚欣,小肌肉不灵活不能涂在指定区域内。
康复重点:瓶盖印圆形。 康复难点:瓶盖印圆形,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教学资源准备:
图片、字卡、视频、瓶盖、调色盘
康复过程 教学资源运用
环节一:准备活动 蒙氏教具操作:插座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学习精细动作训练瓶盖印画,为了让我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视觉判断能力提高,更好地完成精细动作训练任务而准备。
首先我们一起来进行蒙氏教具:插座圆柱体,看哪一组操作的最快最好。
操作后,点评轻拿、轻放。
收教具 教学资源:蒙氏教具插座圆柱体
使用目的:蒙氏教具的使用,学习蒙氏课堂的规矩,将好的行为习惯带入课堂中。
环节二:图片导入 欣赏图片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图片,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图片上有小鱼,小鱼水里做什么?
生:吐泡泡
板书课题
师:领读课题
读字词
小鱼吐泡泡、蓝色的泡泡、圆形的泡泡 教学资源:图片、字卡
使用目的:彩色图片直观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字卡学习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三:制作过程 了解泡泡的形状颜色
师:看,小鱼宝宝真可爱,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那么小鱼是用它的什么来吐泡泡的呀?这些泡泡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呢?(教师 出示范画)
生:嘴巴、圆形的、红色、蓝色的,一串一串往上飘的。
分层教学:A独立说出:小鱼用嘴巴吐泡泡,圆形的泡泡,红色的泡泡,蓝色的泡泡
B小鱼吐泡泡,圆形,红色、蓝色
C学生跟做说嘴巴、圆形
了解瓶盖印画
师:那你们知不知道老师是拿什么印出这些泡泡的呢?(教师出示瓶盖)
师:瓶盖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圆形
3、教师示范讲解
(视频学习)师: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视频,学习印泡泡。
跟着视频一步一步地学习瓶盖印画,视频第 教学资源:小鱼吐泡泡范画、瓶盖、视频、颜料
使用目的:范画直观形象,供学生参考。
瓶盖印圆形,通过视频微课观看学习制作圆形泡泡。
环节三:操作过程 一次播放,观看整个制作过程。
第二次可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播放,跟着视频我们来学一学吧!
(现场示范)第一步:(拿)手拿瓶盖;
第二步:(蘸)将瓶盖往颜料里面蘸一蘸;
第三步:(按)将占有颜料的瓶盖放在小鱼嘴边按一按;
第四步:这样一个泡泡就吐出来了。
注意事项:颜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
注意印的时候不要用小手去抹;
印的时候要用力点,泡泡才会吐的清楚。
瓶盖用完后要放回盘子中。
环节四:集体操作 1、我们刚才小试牛刀地学习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吧!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我们来比一比那组完成地最快最好。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个别学生指导操作印画,告知学生注意事项。
环节五:结束部分 1、说一说泡泡形状和颜色。
2、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3、收教具
环节六:休息调整,播放儿歌 播放《三条鱼》儿歌
环节七: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点评学生表现, 给学生奖励。
环节八:教学反思
不足:1.小鱼吐泡泡制作过程不够细化,对于培智学生来说要求小步子教学,将每个环节分为若干个步骤,一步一步地讲解示范操作,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掌握。
2.教学中语言不精练,语句有语病。
优点:教学内容新颖,学生感兴趣。
教学范画制作美观,教学微课制作步骤示范标准。 教学资源:多媒体
使用目的:画面吸引人,缓解气氛。
教学资源:强化物
使用目的:激励表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