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 第 十二 周 第 24次课 教师:yht
教材 武术(3)___组合动作复习韵律健美操(2) 难点:领悟武术的精,气,神 特点和风格
重点: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领悟组合动作的路线和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能较好完成第二路弹腿的动作,并能了解组合动作的要求,展现武术特点和风格;,能进行尝试练习和创造练习情感目标:学生愉快地参与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时间 学 生 活 动 练习次数 教师修改意见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每一位学生在游戏题目下可改编练习性质,跳橡皮筋时边跳边音乐伴奏效果会更好对橡皮筋的动作可提出要求,如单足,双足。跨越跳高等
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在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人数及服装。2、“同学们好!”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2分 全班成二列横队集合。组织如图一×××××○○○○○×××××○○○○○△★ (图一)1、“老师好!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等。3、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力所能及之事。
二游戏 二、集中注意力练习:三面转法三、1、游戏——转圆跳:教师提示游戏内容及规则。A:中断跳橡皮筋者,与牵橡皮筋的同学交换B: 凡是能完成一周跳跃者为胜教师讲明练习内容及要求。(1)伸展运动;(2)扩胸运动;(3)体侧运动;(4)体转运动;(5)腹背运动;(6)弓步压腿;(7)跳跃运动;(8)四肢各关节活动要求:活动充分 52 二、学生四列横队或行进间按教师口令练习。三、1、学生明确练习要求及练习规则2:图示: 练习对形(图三)学生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O O××××× O O××××× O O××××× O O★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时间 学 生 活 动 练习次数 在武术教学中应注重动作的分解练习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基本部分 四武术(3)___组合动作)复习韵律健美操(2) 一、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第二路弹腿的复习。2、结合第一路弹腿,两套动作联合练习。。要求:先练第一路,再练第二路;动作与眼神配合;手、眼、身、步法协调配合。3、教师注意提示,引导遗忘学生跟上节奏4、组织学生进行第一套组合拳的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及过程。要点:虚步虚实分明,仆步重心落于后腿,歇步两腿靠拢,后膝紧贴前小腿外侧。难点:重心移动与腰部转动相配合。5、单个动作练习,教师分步示范。要求:姿势正确、方向路线正确、有一定力度。6、全套动作练习,教师完整示范。要求:记住动作名称,明白动作的功防含义。二:复习韵律操5——10拍的动作!学生能完整的完成动作1明确动作要求2分组练习3学生能进行创编4学生间进行评价 51810 一1、学生回忆所学的第一、二路弹腿的动作。2、跟随教师一起复习单个动作。队行:四列横队。×××××○○○○○×××××○○○○○×××××○○○○○×××××○○○○○★3、学生仔细模仿和观察教师的动作,记住动作要领及过程。①并步抱拳→②搂手拗弓步冲拳→③弹踢冲拳→④马步架打→⑤歇步盖打→⑥提膝穿掌→⑦仆步穿掌→⑧虚步勾手挑掌→⑨并步抱拳4先分解练习,再完整练习,速度由慢到正常。5:练习时先呼动作名称,再做动作,速度由慢到快,先小组集体练习,再个人自练。二复习韵律健美操(2)1:学生了解动作要求2:学生分组练习3:在掌握动作基础上创编练习4:学生间进行表演练习 4×8拍
结束部分 小结 一、集体讲评,评估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二、整理放松练习。三、布置回收器材。四、师生再见 3 一、学生二列横队集合队伍,并自我评介。二、学生能积极进行放松。要求:放松、调整呼吸。三、师生再见 学生学会放松
实施情况记载 班级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 42%平均心率: 146次/分 40-45%146-155次/分
日期
学生熟练掌握第一套组合拳的动作,领会“中华武术”的精髓;2:90%达预定身体素质目标并超标。 场地器材 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