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9 13: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选择题(30*2=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从A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走
2.一架客机从A地出发,以10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纬线向西飞往C地,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
A.15小时 B.10小时 C.5小时 D.2.5小时
读右图,回答3-4题。
3.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则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弹将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B.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
C.导弹落在低纬度地区 D.导弹落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
4.若图中AB、BC之间的图上距离相等,则(???)
A.AB、BC代表的实地距离相等
B.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A点
C.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两倍 D.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6660千米
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关于两岛中P、Q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点位于(15°S,105°E) B.Q点位于(48°S,150°W)
C.P点位于Q点的东南方 D.P点位于Q点的西北方
6.对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位于东半球B.乙岛位于大西洋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读下面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据此回答7~8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  )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8.下列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大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大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附近的陆地跨经度最广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9-11题。
9.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10.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大于300 mm;大西洋 B.大于300 mm;印度洋
C.小于300 mm;印度洋 D.小于300 mm;北冰洋
11.有关中亚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A.中亚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乌兹别克斯坦,银矿丰富,有“白金之国”之称
D.中亚地区西临海洋——里海
位于北欧的冰岛,靠近北极圈。岛上可领略到冰川、热泉、冰原、雪峰、活火山、火山岩荒漠、瀑布等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结合图中信息判断,冰岛的地势应该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13.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B.该岛北部沿海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地貌
C.受沿岸暖流影响,该岛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南部地区分布有大量火山地貌
读“西伯利亚地区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矿产丰富④交通便捷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5.关于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②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广大
④矿产资源丰富,是能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6-18题。
16.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7.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18.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如图1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如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如图中的( )
A.①强②弱 B.①强③弱 C.③强④强 D.②强④弱
20.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西风带 D.东南信风带
21.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散热、防风沙 B.驱寒保暖 C.接受“日光浴” D.穿着和行动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
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 B.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C.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 D.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
23.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6年8月5日~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巴西政区图,完成24-26题。
24.巴西( )
A.地势南高北低,城市多分布在北部平原 B.亚马孙河径流量大,航运的价值高
C.东南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渔场D.里约热内卢比巴西利亚降水季节变化小
25.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 )
A.正值多雨季节,天气凉爽 B.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C.日出越来越早,昼长夜短 D.地球自转线速度比北京慢
26.以下有关里约热内卢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B.河流众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荒漠景观 D.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读“新西兰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新西兰较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水能 ②地热能 ③风能 ④太阳能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我国百姓抢购新西兰的乳制品的原因是( )
A.交通条件的改善 B.保鲜技术高
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质量好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 )
A.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裂谷由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C.大陆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D.甲地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0.图中洋流( ? )
A.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②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
C.③与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使30°S大陆东岸水温低于西岸水温
 
二、非选择题(40分)
目前我国已建有五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1)长城站(62°13′S)、中山站(69°22′S)、昆仑站(80°25′S)、黄河站(78°55′N)四科考站中距极点最近的为__________。相距最近的两科考站是_________和 _。
(2)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试算出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__km。
(3)若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2′59″S,58°57′52″W)飞往中山站,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 。
(4)请说出图中五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
32.读“日本群岛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下列岛屿名称: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图上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两组气候资料中,表示城市E的是________,表示城市J的是________,甲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请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 。
33.(2011·福建高考真题)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4分)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2)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① ②

(3)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

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D; 2.C 3.D; 4.C 5.A; 6.D 7.B 8.D 9.B 10.A
11.A12.C 13.A14.C 15.B 16.D 17.D
18.C 19.A 20.B 21.A 22.A 23.B
24.D 25.B 26.C27.A 28.D29.D 30.B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1)昆仑站; 中山站、昆仑站;
(2)1220;
(3)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
(4)长城站。
32.(1)本州 四国
(2)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3)乙 甲 冬季 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掠过日本海时湿度增大,并在甲地的迎风坡产生降水。
33.(1)地震 火山
(2)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3)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