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30 09: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3. 中国古代有一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该制度发源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4、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5. 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
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
的强制力。据此,根据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法官审
案时应该
A.注重证人证据 B.体现人文关怀
C.遵守法律程序 D.维护司法公正
6.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因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提交最高法院作出司法审判 B.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C.提交国家元首作出行政决策 D.带领内阁集体辞职
7.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搬出《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声称其“绝对有权命令”美国企业停止与中国做生意,国会批其“精神错乱”而否决该法案。这一过程体现1787年宪法的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主权在民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8.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C.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D.联邦议员由君主任命
9. 近代中国某一条约“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签订该条约的战争
A.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导致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C.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D.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0. 《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它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使得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B.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C.改善太平天国的财政困难 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11.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2.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3.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该时局下爆发了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淞沪会战 D.渡江战役
14.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其中“先生盛德”主要指
A.指挥国民革命军北伐 B.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敌
C.开启第二次国共合作 D.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下列诗句与下图漫画作品《关起门来打死狗》主题一致的是
A.“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B.“谋和协议虽城下,不失将军明白身”
C.“领袖运筹决战前,锦州南取锁喉咽” D.“车轮十万上前方,战转江淮千里长”
16.1908年,刘师培为《共产党宣言》所撰写的序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革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指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A.阶级斗争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17.在俄国历史上因为一次革命造成了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成功促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它的过程类似于英国光荣革命
C.它使得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D.它的性质类似于中国辛亥革命
18.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 ”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 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1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奋斗历程。你做为他的学习合作伙伴,请你为他提炼的关键词把把关
A.开天辟地错误 B.生死攸关错误
C.洗雪国耻错误 D.用词全部正确
20.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毛泽东,认为谈判后建交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这表明新中国初期
A.严格遵守“一边倒”政策 B.仍然受到革命思维的影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更多考虑单纯的国家利益
21.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对外出访。首访选择巴塞斯坦,收尾则选择非洲;期间访问了越南、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出访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这体现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包括: ①密切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②重视周边外交 ③开展大国外交 ④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22. 表1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
时间 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82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这说明
A.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B.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C.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23.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是
A.两极格局被多极化趋势所取代 B.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力不从心
C.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地位下降 D.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霸道
24.哈佛大学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这最能说明
A.20世纪末国际新旧格局的交替 B.广泛而快速的信息传播引发恐慌
C.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D.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材料一中“委员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加以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并结合所学说明《临时约法》的进步性。(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二战后,在西欧出现的一体化运动蓬勃发展。鉴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欧洲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复仇主义的危险依然存在,美国政府以“杜鲁门主义”的发表为标志,主动插手欧洲的战后重建,支持欧洲一体化。美国希望西欧国家能按照美国模式——联邦制进行欧洲一体化,建立“欧洲合众国”,实现自立、自助和共同发展,成为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支撑点,减轻其负担。
——摘编自张福财《关于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8分)
(3)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学家李时岳认为:近代中国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势。帝国主义侵略中使中国从独立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这表现为向下沉沦的趋向;另-方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解体,中国资本主义的产!表现为向上发展的趋向,在这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一一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讲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以“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向”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
-5 BACDD 6--10 BBCBA 11--15 DBBBC 16--20 ADADB 21--24 ABDC
25.(1)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2分);
评价: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4分)
(2)目的:明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利。(2分,任意一点即可)
进步性: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中国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3)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一点2分,两点4分,如回答“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等,最多只能给 1 分,因为缺乏概括思维能力。)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6.(1)原因:防止德国重新崛起,打击极端民族主义;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推崇美国模式;促进西欧国家的恢复与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减轻美国的负担;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企图建立世界霸权。(一点2分,任四点得8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2分)
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一点2分,三点得6分。)
(3)贡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一点2分,任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7.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鸦片战争、第二次将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点: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势。
论据:向下沉沦:鸦片战争、第二次将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向上发展: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解体,民族资术主义产生、初步发展并出现“短暂春天”;自由、民主思想传播,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