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
期末测试(五)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马铃薯在不知名的某液体中是沉的,在浓盐水中是 的。可见,浓盐水比同体积的某液体 。?
2.一个铜环内径比铜球稍小,铜球不能穿过它。把铜环在火中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球能顺利通过,这是因为铜环受热体积 ;把它浸入冷水一会儿后铜球将不能通过铜环,这是因为铜环遇冷体积 。铜环的这种变化叫做 。?
3.游泳或泡澡时,当我们的身体浸入水中,能感受到水对我们身体有一个 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
4.在日本3·11大地震的电视直播中,某主持人说日本福岛与我们隔一个时区,那么,在同一天里,福岛和杭州这两个城市中 先迎来黎明,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5.金属是一类传热性能较 ,保温性能较 的材料。?
6.通过直接 ,将热从温度较 的物体传递给温度较 的物体的传热方式叫 。?
7.把大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 ,这是因为它们 。?
8.地球的 形成昼夜交替,地球的 形成四季更替,不管地球转到哪,地轴始终倾斜指向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一块沉在水底的橡皮上切下很薄的一层投入水中,将浮在水上。 ( )
2.把马铃薯放到盐水、清水、食用油中,在清水和食用油中会下沉,在浓盐水中会漂浮。 ( )
3.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且方向相反。 ( )
4.只有往水中加盐才能使小番茄浮起来。 ( )
5.实验证明固、液、气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见,一切物体都会热胀冷缩。 ( )
6.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相同。 ( )
7.为了防止因热胀冷缩造成破坏,路面上往往每隔一段距离就留一条缝。夏天筑路,缝隙会留得小一点。 ( )
8.福建地区的人们夏天看阳光下的影子,上午在物体的西面、中午在物体的下方、下午在物体的东面且始终偏北。 ( )
9.饭店里挂着许多钟,标有北京、巴黎、莫斯科等,它们的时间相同。 ( )
10.穿衣盖被能给人体热量,使人更暖和。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装满热水的碗中,分别放入铁勺、木勺、陶瓷勺,谁传热速度最快?( )
A.木勺 B.铁勺 C.陶瓷勺
2.实际情况中同一个摆在摆动的过程中,它的( )是不变的。
A.摆动幅度 B.摆动速度 C.摆动方向
3.如下图,在铁块下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过程中浮力变大 B.整个过程中浮力变大 C.③④过程中浮力变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在(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5.火通过哪些方式把热传递给烤火的人?( )
A.热传导 B.对流、热辐射 C.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6.三个组的同学在做滴水计时实验时,甲组滴得最慢,可能的原因是( )。
A.滴孔最小 B.水位最低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7.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温不同是由于( )。
A.地球的自转 B.阳光的直射与斜射 C.昼夜更替
8.人们以地球的( )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
A.纬线 B.经线 C.赤道
9.有个摆钟每天都要慢几秒,为了让它走得准一点,应该( )。
A.换轻点的摆锤 B.上调摆锤下的螺母 C.下调摆锤下的螺母
10.三只大小相同的杯子,装着同样多的80℃的水,最早能喝的是( )。
A.塑料杯 B.不锈钢杯 C.瓷杯
11.第一个成功测出恒星周年视差的是( )。
A.哥白尼 B.惠更斯 C.贝塞尔
12.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经典实验 C.模拟实验
13.在滴漏实验中,瓶子中水滴的速度变化是( )。
A.匀速流动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14.下列几种设计中,不能帮助保温的措施是( )。
A.杯子外面包上泡沫 B.给杯子加盖 C.把塑料杯换成不锈钢杯
15.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
A.天空中星座由东向西移动 B.恒星周年视差 C.傅科摆实验
四、图形题(共7分)
1.如图1是我国古代的计时仪器,它的名称叫 。观察这三张不同时刻的照片,可以看出晷针影子在晷面上所对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这是利用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会改变的原理。?
图1 图2
2.请用铅笔和直尺画出图2中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并画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五、简答题(共8分)
1.请在如图括号中填上相应的节气。
2.地球是按什么方向绕太阳公转的?
3.地球不停地绕太阳转动,为什么北半球的人看天上的北极星四季不动呢?
4.图中B、D两处的北极产生了什么现象?
六、探究题(共25分)
1.小明同学在探究摆的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记录表:(每空1分,共15分)
30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实验组号
摆长
摆幅大小
摆锤质量
三次实验平均次数
①
45厘米
40度
50克
17次
②
45厘米
70度
50克
17次
③
45厘米
40度
100克
17次
④
30厘米
70度
50克
28次
(1)实验①和实验②研究的是 对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在这两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 ,不改变的因素有 、 等。这种类型的实验叫做 实验。?
(2)实验①和实验③研究的是 对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通过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 。?
(3)实验 和实验 研究的是摆长对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通过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摆长越长,摆摆动越 ;摆长越短,摆摆动越 。?
(4)如果要将实验④的摆调整成每分钟摆动60次,较合理的是把摆长( )。
A.减少到14厘米 B.减少到28厘米 C.增加到32厘米
(5)根据研究,我能判断出右图中摆动最慢的是 (填写字母)。?
(6)法国物理学家 在家中研究摆的时候发现,摆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并利用摆的这一特点,证明了地球在 。?
2.如图甲是常见的老式保温瓶。小科同学将刚刚煮沸的热水倒入空保温瓶,倒了大约半壶,并塞好软木塞。没过一会儿,只听到“嘭”的一声软木塞自己跳了出来。图乙是保温瓶内胆的结构简图。请仔细观察保温瓶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回答下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用简炼的语言表达,导致软木塞跳出来的主要原因是 。?
(2)为了使软木塞不跳出来,小亮同学建议“用力塞紧软木塞”,小强同学建议“给保温瓶装满热水”。我赞同 (填“小亮”或“小强”)同学的建议。?
(3)保温瓶的内胆由两层玻璃制成,中间抽成了真空。真空层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快热传递 B.减缓热传递 C.阻隔热传递
(4)我推测,软木塞这种材料是( )。
A.热的不良导体 B.热的良导体 C.无法推测
(5)保温瓶胆用双层玻璃做成,双层玻璃都镀上了金属物质,好像镜子一样。这样制作的作用是 。?
聪明泉(共5分)
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里泡一下,可以让熟鸡蛋易剥不粘壳。请用学过的科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期末测试(五)
一、1.浮 重 2.膨胀 缩小 热胀冷缩 3.向上 浮力 4.福岛 自西向东 5.好 差 6.接触 高 低 热传导 7.相等 排开的水量相同 8.自转 公转 北极星
二、1.× 解析: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体积和轻重,沉浮情况不变。
2.√ 解析: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和食用油重,比盐水轻。
3.× 解析: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4.× 解析:加味精等也能使小番茄浮起来。
5.× 解析:有些物体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如锑和铋。
6.× 解析:相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
7.√
8.√ 解析:因为太阳东升西落,影子从西到东。福建位于北半球,影子朝北。
9.× 解析:北京、巴黎、莫斯科在不同的时区,时间不相同。
10.× 解析:衣服和被子不会产生热量。
三、1.B 2.C 3.A 解析:③和④全部浸没水中,排开的水量一样,浮力也不变。 4.B 5.B 6.C 解析:滴水的快慢与滴孔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都有关。 7.B 8.B 9.B 解析:上调摆锤下的螺母也就缩短了摆长,摆动加快。 10.B 11.C 12.C 13.C 解析:因为上面装水的容器中的水位在下降,水滴的速度会减慢。 14.C 15.C
四、1.日晷 方向 2.
五、1.夏至 冬至 2.地球是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的。 3.北极星位于地轴的北边延长线上,地球在公转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4.图中B处的北极产生了极昼现象,D处的北极产生了极夜现象。
六、1.(1)摆幅大小 摆幅大小 摆长 摆锤质量 对比 (2)摆锤质量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 (3)② ④ 慢快 (4)B (5)A (6)傅科 自转 2.(1)瓶内的空气遇热膨胀,把木塞顶出来了 (2)小强 (3)C (4)A (5)阻止向里或向外的热辐射
聪明泉、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里泡一下,鸡蛋受冷收缩,使蛋和蛋壳分离,剥的时候就不粘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