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风在狂吼……雷在轰响……
……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海燕》
《海燕》高尔基
高尔基的《海燕》写于1901年3月,当时俄国正处于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夜,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大批工人失业,沙皇反动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革命斗争蓬勃兴起,涌现了许多英勇的革命先驱者,一场轰轰烈烈地革命运动暴发在即……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世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
主要史实、结果及其原因?
史实: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②1871巴黎公社革命
结果:都失败
失败原因:社会经济关系不够成熟,即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不够成熟和强大。
到了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十月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合作讨论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这主要是由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一)客观方面表现:
1、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基本前提)
2、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薄弱环节)
(二)主观方面表现:
俄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矛盾?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历2月)
《四月提纲》:1917年4月
七月事件: 1917年7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1917年11月
(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1、二月革命(前奏) :推翻了沙皇统治。(民主革命)
二月革命后的形势:两个政权并存。
2、《四月提纲》报告: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3、七月事件: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和平过渡失败)
4、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工农苏维埃。 (暴力胜利)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
二月革命
⑴背景
沙俄因参加“一战”而造
成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
⑵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⑶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两个政权并存
主要矛盾:
人民大众----沙皇专制统治
直接因素:“一战”为俄国造成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四月提纲》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
②这一文献的历史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材料解析题
①出自《四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②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俄国十月革命周年 纪念活动
左上图为群众向列宁墓敬献花圈;左下图为纪念十月革命红场阅兵;右图为一位老人在列宁墓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列宁
对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11月7日是个特殊的日子。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时间过去了89年,虽然苏联早已成历史,十月革命节也不再是法定节,但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11月7日依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日子”
4、十月革命现曙光
领导起义机构:
军事革命委员会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根据图片提供信息,简要介绍起义过程)
列宁指挥起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工兵攻打冬宫
开创历史新纪元
建立政权——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3、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917年3月
1917年7月
1922年12月
1991年12月
沙俄
两个政权并存
苏俄
苏联
独立国家联合体
1613年1月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对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对世界: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它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十月革命的经过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四月提纲
继续战争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意义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课堂探究:二月革命跟十月革命有何不同?
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目标
性质
领导者
组织性
结果
“面包、停战”
建立社会主义
工人士兵
布尔什维克党
自发,没有指导纲领
有组织有准备,以
《四月提纲》为纲领
两种政权
社会主义国家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政权
革命对象
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背景
方式
结果
无产阶级政党
尝试——社会主义国家
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背景:大规模对外战争
方式: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结果: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政党:无——布尔什维克党
一次尝试——社会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都是落后的农业国,但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俄国通过城市暴动就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请回答:
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什么?
⑵与中国相比,俄国通过城市暴动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原因:反动统治薄弱
认识: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1:(俄历)10月24—25日的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
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战国中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顿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公正或民主的和平,即俄国工农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和平法令》节选
■ 问题探究(2):
思考问题: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10月24-25日的革命”,是由哪个政党领导的什么革命?
2、新成立的苏维埃工农政府对帝国主义战争抱何态度?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意愿?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2、反对一战,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了工农大众的愿望。
战争与和平
· 有人哭,是因为对死难者的悼念
· 有人哭,是战争摧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 有人哭,是劫后余生的感动
· 有人哭,是一种无奈
· 有人哭,是一种喜悦
· 有人哭,是一种渴望
· 有人哭,却是一种幸福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
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
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
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
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
的问题,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
论。”
-------毛泽东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P.134 “自我测评”)
思维拓展:
判断此三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分别指出此三幅图片中的人物的贡献?
从图一到图三,在革命大理论和实践上体现出怎样历史发展轨迹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
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导思想列宁:
空想到科学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马克思主义发展
1848年诞生
1871年:理论——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主义
理想——现实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三大工运
1871年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二战以后发展到多国
书本P135
70年代:政治斗争、暴力斗争、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尝试、
19世纪末:经济斗争、合法斗争、列宁主义、组织程度高
社会主义国家:
1. 分析俄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3、一战激化矛盾,并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各种矛盾加剧
4、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1、资本主义落后: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 ,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具有依赖性,对国内无产阶级剥削极其严重。 各种矛盾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复杂: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各种矛盾最复杂的国家
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为集中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血腥的尼古拉是尼古拉二世的绰号,他胸襟狭窄,顽固不化,又极端残忍。他在1905年1月9日下令向彼得堡请愿的工人群众开枪,当场被子弹打死、马刀砍死和军马踩死的有1000多人,受伤者在2000人以上,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这一血腥暴行导致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而这次革命像晴天霹雳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绅士们的酣梦,宣告了帝国主义时期革命风暴的来临。
尼古拉二世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96年攫取了中东铁路建筑权,1898年强占旅顺、大连,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并乘机侵占中国东北。在1918年7月16日终于被人民处决。
末代沙皇全家福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从十月革命的历程看其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
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
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是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它走得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
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
命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
形式夺取政权。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考纲课标解读】
1.考纲内容:俄国十月革命
2.课标内容: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考点概括梳理】
一、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__________________激化了国内矛盾
3.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领导
二、进程
1.二月革命
(1)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①推翻了沙皇统治,________王朝覆灭;②革命后,俄国出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2.《四月提纲》
(1)时间:1917年4月
(2)内容:①革命的任务: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__________革命的任务;②革命的口号: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③革命的方式:争取以______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
(1)时间、地点:1917年7月、彼得格勒
(2)影响: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面的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使布尔什维克党改变策略,决定进行武装起义。
4.十月革命
(1)时间、地点、领导人:____________(俄历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3)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召开的时间:1917年11月
(2)内容:
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通过《________》: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通过《________》: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④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______为主席。
(3)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专政的国家诞生
三、十月革命的特点和胜利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2.历史意义:
(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为俄国社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______,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重点难点突破】
1.阅读下列材料: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
(2)列宁在演说中说的“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是指的当时的什么政府机关?
(3)列宁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
(4)“最自由的国家”情况后来有了什么变化?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2.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点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图中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
图一 列宁 图二 阿芙乐尔号进攻冬宫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4.一部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夜色中, 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时历史事件发生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5.《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6.某一部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7.俄国十月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中有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D.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对势力强大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 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四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同时,俄国人民所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这场革命的性质如何?
(3)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4)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采用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有何作用?
(5)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高考真题再现】
1.(2009年 福建文综 21题)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参考答案
【考点概括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布尔什维克党 1917年3月 彼得格勒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罗曼诺夫 工兵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社会主义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和平 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11月6日 彼得格勒 列宁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列宁 无产阶级 帝国主义
【重点难点突破】
1.【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四月提纲》发表的时间、背景、内容、作用等知识全面准确地掌握,然后根据答题要求,从材料、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解答此类试题,要求熟读材料,并对教材、材料知识加以合理运用。
【答案】①1917年4月发表的。②指的是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③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④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镇压工人、士兵示威游行,造成流血事件。为此,布尔什维克作出了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
2.【解析】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发生的背景、目的和任务、事件的性质、事件发生后的结果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因而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应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俄国社会矛盾尖锐的背景下而发生的。由于具体任务的不同,两次革命存在着突出的差异。从目的方面看:前者在于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后者在于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性质方面看:前者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者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从结果方面看:前者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从影响方面看:前者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后者实现了社会性质的变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的沙皇政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 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政权并存 建立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影响 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统治 实现社会主义性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特点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更名胜利;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解析】本题属于简单题,根据教材可知,列宁希望用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但七月事件中,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制造流血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七月事件发生后,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2.【解析】由“图二阿芙乐尔号进攻冬宫”和冬宫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由此可以看出两幅图片主要说明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之间的关系。而选项B、C、D都不能说明列宁与十月革命的关系,只有A项说明了列宁与十月革命的内在联系。
【答案】 A
3.【解析】苏联成立于1922年,而非19l7年,所以邮票的名称应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35周年纪念”,不能说是苏联十月革命。
【答案】A
4.【解析】 题干的有效信息是“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这与十月革命中“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是吻合的;从首都、宫邸和不远处河面上战舰的炮声等信息综合判断,该起义是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答案】C
5.【解析】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第二次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第二次革命”理解成“二月革命”。
【答案】 A
6.【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中“夜色中”、“首都的官邸”、“河面上的战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是十月革命,故答案是C项。
【答案】 C
7.【解析】本题侧重于中外历史综合。十月革命前,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基本特征,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并不大,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并且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让俄国保留了大土地所有制。十月革命后,俄国一些大城市中的反动势力遭到沉重打击,有所削弱;这些城市中工人、革命士兵力量较强,有工农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的领导等,诸多因素使其在城市中得以取得革命成功。而中国反动势力控制着大城市,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革命必须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转移,保存积蓄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实现全国革命胜利。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解析】第(1)问先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4-1917年”可以判断出战争是一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俄国参加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由此导致二月革命的爆发。第(2)问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答案;第(3)问,革命成功后,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土地法令》规定了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第(4)问是与中国现代史联系的问题,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不难回答。第(5)问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比较能力。通过对中国俄两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比较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俄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实践中应该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俄国人民关心的基本问题: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4)用和平的方式。作用: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5)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在实践中,必须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高考真题再现】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显然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故容易判断“广义派”、“政府”分别指布尔什维克党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