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复习课件+单元测试: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人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历史复习课件+单元测试: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人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6 21:24:49

文档简介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专 题 检 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希腊奴隶制国家的突出特征是
A.城市国家 B.绝对独立 C.小国寡民 D.战争频繁
2. 古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B.较早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C.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 D.没有发生大规模对外战争
3. 以下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希腊的民主制度在雅典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B.梭伦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是历史的进步
C.国家为低等级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有利于他们参加政治活动
D.经过斗争,长期在雅典居住的外邦人最终获得了公民权
4. 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特色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所有居民都有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②城邦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频繁
③各城邦十分重视独立自治,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保持密切联系
④城邦有发达的思想文化,希腊人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5. 希腊城邦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教育的目的是
A.培养思维敏捷、身体强健、能言善辩的合格公民
B.培养能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活动的优秀战士
C.培养具有非凡才华的诗人、哲学家和数学家
D.培养能参加奥林匹克竞技会的优秀运动员
6. 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A.公民 B.贵族 C.哲学家 D.奴隶
7. 亚里斯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句话说明了希腊 A.公民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B.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D.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8. 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的原因不包括
A.发达的商品经济 B.健全的民主政治
C.辉煌的古典文化 D.完备的法律规范
9. 梭伦改革的经济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解放债务奴隶
B.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
C.设“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D.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院以受理公民投诉
10. 使雅典所有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
11. 对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近百年来民主改革成果检验的战争是
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马拉松战争 D.伯罗奔尼撒战争
12. 雅典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的目的是
A.保证所有公民参加国家政治活动 B.建立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
C.提高所有雅典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13.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件事反映了雅典
A.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
B.民主政治得到充分体现
C.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D.民主政治存在局限,导致国家权力误用
14.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制度 B.保障平民利益
C.保持社会安定 D.创造自由氛围
15. 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在于
A.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 B.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C.创立了永恒的社会制度 D.使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16. 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调整社会关系主要依靠
A.自然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
17.《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A.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B.平民利益的保护伞 C.最早限制贵族特权的法律 D.内容最全面的法律
18.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
A.公元前449年 B.公元前509年
C.公元前30年 D.公元前8世纪前后
19. 关于公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B.内容侧重于个人财产
C.忽视了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D.缺乏灵活与变通
20.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这段话是谁说的?
A.苏格拉底 B.伯里克利 C.西塞罗 D.梭伦
21. 万民法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罗马地域空前辽阔 B.公民法不太适应新的形势
C.罗马社会发生很大变化 D.自然法理论已经形成
22. 公民法实施的作用是
A.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公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B.规范了国家各级官吏的从政行为
C.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
D.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
23. 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通用 B.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24. 关于罗马帝国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强盛时雄霸欧亚非三大洲 B.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C.自然法理论开始提出 D.开始限制贵族特权
25. 罗马法所蕴涵的基本法律原则是
A.人人平等 B.共同富裕 C.绝对平均 D.个人至上
二、材料解析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梭伦坦言自己并不无条件袒护穷人,他的政治信念也包括反对穷人过分逼迫富人。因此他仍然规定了公民的等级身份,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第二富裕等级享有高级官职的被选举资格。但梭伦划分等级的标准是财富,而不是习俗中的血统。财富在这里意味着公民对国家安全所具有的现任和能力。梭伦规定富人必须为国家提供骑兵和重装步兵。因为公民军的武器装备是由公民个人负担的。只有富人有财力组成装备昂贵的骑兵和重装步兵,穷人只需参加轻装步兵或者到海军中去充当划桨手。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血缘贵族对高级官职的垄断,也是用制度将富裕公民个人的财力转化为国家的军事实力。梭伦将政治权利与个人财富的社会贡献一致起来,而不是与血统出身相联系。这开创了一种与原始平等不同的平等原则,即比例平行的原则。
——董建萍:《现代视野中的城邦“民主化”进程和观念形态》
回答:
结合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目的和作用。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的片段
材料二:“对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的片段
材料三: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材料四: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不管他们在阿提卡(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居住了多长时间。这些外来人当时的官方名称是迈提克,他们登记注册时要写明是生活在“庇护人”(即当地雅典公民)所在的区。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开始,他们还要缴纳“投票税”,男人每年12德拉马赫,女人每年6德拉马赫,虽然数额不算高,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却有深意。虽然迈提克有可能获得某种特权,但他们要想得到公民权通常是很难的。只有那些对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公民权。总之,居住在雅典是大批外国人,在经济和其他方面也享受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扩张的好处,但要获得公民权却并不容易。理论上讲,只有父母都是雅典公民的人才有公民权,既然如此,那么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就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
——摘自马克尧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吗?为什么?请分别用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举例说明。
(2)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认识和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D 3.D 4.B 5.A 6.A 7.D 8.D 9.A 10.B 11.B 12.A 13.D 14.A 15.B 16.B 17.A 18.B 19.D 20.C 21.D 22.A 23.D 24.A 25.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 目的: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并用制度将富裕公民个人的财力转化为国家的力量。
作用:梭伦将政治权利与个人财富的社会贡献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比例平等的原则,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7. (1)不包括全体雅典人。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奴隶、妇女(材料二和材料三)、外来移民(材料四)没有公民权。(2)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民主制代表了希腊古典文明的最高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造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促进雅典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共27张PPT)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圆形剧场
希腊雅典卫城
(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知识整合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雅典民主政治
(1)产生的条件:
1.自然条件: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
(2)古希腊的自然环境:
(3)古希腊的生产生活:
2.社会条件:
古希腊城邦制度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2)经历历程:
(3)主要特点:
(4)衰落:
(5)评价:
(2)经历历程:
奠基——确立——顶峰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前338年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辉煌中的阴影
(1)对雅典:对雅典经济文化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
积极作用,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2)对世界:
①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②雅典民主政治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本。
辉煌:
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政治影响
政治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原则
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组织形式
“少数服从多数”决策原则
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
管理运行制度
差额选举制
任期制
议会制
比例代表制
阴影:
局限性:
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从民主是范围、性质、参政方式说明)
实质:
是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是建立在奴隶主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通往公民大会
奴隶
妇女
移民
小人
图一:通途
9%
91%
公民
其余居民
图二:雅典居民比例
思考:请补充图一漫画 “通途”交通标志。结合两图理解分析这句话的含义:“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最狭隘——是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
最充实——是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
升华3:雅典的民主制与古代中国的君主集权制相比孰优孰劣?
提示:各自有其利弊。
利:
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中国: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组织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弊:
雅典: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
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1.假设某年公元前430年,雅典全国公民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其中成年男性公民约4.5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为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16.8 B、约4.5万
C、约7.5万 D、约8.5万
趁热打铁
希腊公民:纯属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为公民。
2.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娜神像 雅典剧院 帕特农神庙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面临海海湾众多
树立自由平等思想
便利希腊发展工商业
曲折海线多山地形
分成无数小国
小国寡民的政治特点
地理
经济
思想
政治
希腊民主政治形成
个人因素
客观因素
结论: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从而对政治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图一:中国战国时期的地形图; 图二:古希腊地形图
升华1:试比较古中国与古希腊在地形、适合从事的经济部门、政治制度的选择、文明特征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古中国 古希腊
地形
适合的经济活动
选择的政治制度
文明特征
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
河流旁聚集人口
海岸线曲折、多山、港口多、
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灌溉,适合从事农业
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商业活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小国寡民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摇篮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内 容 特 点
贵 族 制
(示例)
梭伦改革
(BC594)
克里斯提尼
(BC506)
伯里克利 (BC443—BC429)
贵族专权
扩大公民范围
权利与财产相联系
地域代替部落,公民
都有机会,防止专制
主权在民、抽签
机构 产生方式 职能
公民大会 10天,20岁以上成年男子均可参加 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等重大事务。
五百人会议 抽签产生 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 10个部落30岁以上男性公民选举产生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参加立法。
十将军委员会 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统率军队,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问题:1)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2)五百人会议以什么方式选举产生?
     请你分析这种方式有何利弊?
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1)特点: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利:公民参政机会相对公开平等,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弊:难以保证官员和公职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概念:
(二) 古代希腊、罗马
考点二:罗马法
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
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二、内容:
一般泛指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国家形成至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皇帝编篡法典为止的古代罗马法律 。 罗马法不是一个法律文本,它包括法理和法律的两个方面,是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图示: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习惯法
自然法
形式:
十二铜表法
前3C中
前509年
前449年
成文法
整体结构:
公民法
万民法
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万民法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罗马社会政、经、文化的发展。
罗马
公民
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公民法
主观
客观
内 容
演变原因
适用范围
概 念
(性质)
两者关系:并行融合,互相补充
对外扩张结果
地位:是世界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 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体系。
2.影响:
①对古罗马——维系统治
②对后世——法律来源(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罗马法的地位及影响
3.局限性:建立在压迫、剥削奴隶的基础上实行的。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名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结合史实说明“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
典例诠释
1)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思想武器,集中体现在“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上。
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制定的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即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自然法思想。如拿破仑的〈民法典〉、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等,都以罗马中的理论为基础,也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3)20世纪初期,罗马法影响过日本
4)对中国的影响。国民政府的民法即沿袭了罗马法,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体现在:
升华4:中国古代秦律与古罗马法律不同
秦律 古罗马法
国家性质
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奴隶制国家
具体目的
特色
统治方式
主要为了加强皇权,以巩固统治
为了调整自由民之间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帝国统治
强调自然法则
严苛细密
法治
人治
2.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1.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力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将根据下列哪一法律对他们两人进行裁决
A、罗马万民法 B、陶片放逐法
C、雅典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
趁热打铁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3、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
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
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回答:皇帝、平民、奴隶属于自由民的有?
皇帝(贵族)、平民都是自由民,而奴隶不属于自由民。
⑵贯穿于上述法律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①基本精神:保证自由、平等、权利;保护私有 财产;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3、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
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
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⑶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⑷材料四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维护什么制度?
⑸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
是什么?
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知识体系
希腊民主
人文精神的萌发
民主制度的建设
罗马法律
条件
典型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形式上的发展
内容上的演进
习惯法
公民法
地理环境的孕育
城邦制度的影响
雅典—伯里克利
影响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蓝本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成文法
万民法
历史
作用
普罗塔戈拉
知识即美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
维系统治
影响深远
升华5: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区别
希腊 罗马
文明拓展方式
通过殖民建立新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统一集权制
政体和统治方式
君主制—贵族集体统治—公民全体集体统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君主制—共和制由少数贵族掌权—君主专制,没有发展为民主制度
政治文明贡献
民主政治
法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