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训练】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提优训练】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9 22: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ǎ)而上
刹那(?chà
shà)
镶嵌(?xānɡ
xiānɡ)
竹笋(?shǔn
sǔn)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uó

fēn
biàn
càn
làn
dài

xiānɡ
biān
yōnɡ

xīn
qínɡ
tún

jiǎo
ɡēn

dònɡ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巴金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3.《颐和园》按游览顺序写的,重点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到近,依次描写“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的美景。(

5.写游记时,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走进
加强
直射
努力
映山红
B.亮光
向上
水面
云推
气油灯
C.冲破
冲出
放射
扩大
大会堂
D.光芒
范围
重围
云霞
石钟乳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光彩鲜明耀眼。(灿烂)
B.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奇观)
C.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气势)
D.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崎岖)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4.《海上日出》从几个方面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其中有一项不是(
)。
A.大海变化
B.颜色变化
C.光亮变化
D.位置变化
5.关于写游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游记要把吸引人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B.
写游记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
C.
写游记可以按照景点的变化顺序来写。
D.
写游记可以不按顺序来写,看到哪儿就写哪儿。
五、填空题。(29分)
1.按要求写词语。(9分)
(1)ABAC式词语:


.
(2)描写“山”的四字词语:


.
(3)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


.
2.选词填空。(8分)
光芒
光亮
光彩
光辉
(1)太阳的(
)照亮整个大地。
(2)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
)。
(3)我们把课桌擦了又擦,桌子变得又明净又(
)。
(4)它的(
)给黑云镶了一道金边。
宽大
宽广
宽阔
宽敞
(5)我们坐在(
)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6)汽车在(
)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7)轮船驶进了(
)的大海。
(8)老厂长一向是(
)为怀,即使是对那些说过他坏话的人也如此。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①作者运用“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
,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

②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
”字,一个“
”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③这句话作者采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时的壮观场面,表达出作者
之情。
(2)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①语段中“精神”一词的意思是(
)。?
A.
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
活跃,有生气;???C.
主要的意思
②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
和盆栽的
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
“有精神”,突出了山上景色的美丽。
阅读理解。(18分)
课内阅读。(7分)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
,其主要特点是

(2分)
2.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
”和“
”这两个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2分)
3.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3分)
.
.
课外阅读。(11分)
养马岛日出
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
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不见太阳,也不辨东西南北。
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很高了。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
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候。
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天边有云层围护着。渐渐地,东方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它们也在焦急地盼着太阳。
“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那是太阳!那是燃烧的中心。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
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是这样神圣。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
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太阳是我们的。
1.阅读第(5)~(9)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2分)
?
晨曦微弱——
——红光闪耀——
???
2.“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它们也在焦急地盼着太阳。”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之情。(2分)
3.文章写“养马岛日出”,为什么开头写“太阳不见”和“阳台看日出”?(2分)
.
.
4.第⑦段写道“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这样神圣”,“我”和“他们”觉得“神圣”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
.
5.文末为什么说“太阳是我们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
.
习作展示。(25分)
大自然的景观神奇壮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发现并感受它的美丽,选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的奇特之处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ǎ)而上
刹那(?chà
√shà)
镶嵌(?xānɡ
xiānɡ√)
竹笋(?shǔn
sǔn√)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uó

fēn
biàn
càn
làn
dài

xiānɡ
biān
夺目
分辨
灿烂
代替
镶边
yōnɡ

xīn
qínɡ
tún

jiǎo
ɡēn

dònɡ
拥挤
心情
臀部
脚跟
移动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巴金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3.《颐和园》按游览顺序写的,重点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到近,依次描写“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的美景。(√)
5.写游记时,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A.走进
加强
直射
努力
映山红
B.亮光
向上
水面
云推
气油灯
C.冲破
冲出
放射
扩大
大会堂
D.光芒
范围
重围
云霞
石钟乳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D
)。
A.光彩鲜明耀眼。(灿烂)
B.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奇观)
C.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气势)
D.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崎岖)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4.《海上日出》从几个方面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其中有一项不是(
A
)。
A.大海变化
B.颜色变化
C.光亮变化
D.位置变化
5.关于写游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写游记要把吸引人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B.
写游记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
C.
写游记可以按照景点的变化顺序来写。
D.
写游记可以不按顺序来写,看到哪儿就写哪儿。
五、填空题。(29分)
1.按要求写词语。(9分)
(1)ABAC式词语: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多种多样.
(2)描写“山”的四字词语:高耸入云、崇山峻岭、危峰兀立.
(3)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大材小用、声东击西、七上八下.
2.选词填空。(8分)
光芒
光亮
光彩
光辉
(1)太阳的(光辉)照亮整个大地。
(2)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3)我们把课桌擦了又擦,桌子变得又明净又(光亮)。
(4)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金边。
宽大
宽广
宽阔
宽敞
(5)我们坐在(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6)汽车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7)轮船驶进了(宽广)的大海。
(8)老厂长一向是(宽大)为怀,即使是对那些说过他坏话的人也如此。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①作者运用“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
②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③这句话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壮观场面,表达出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2)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①语段中“精神”一词的意思是(B)。?
A.
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
活跃,有生气;???C.
主要的意思
②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和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突出了山上景色的美丽。
阅读理解。(18分)
课内阅读。(7分)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双龙洞的内洞,其主要特点是黑、奇、大。
(2分)
2.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先”和“其他”这两个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2分)
3.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3分)
不是真的,我是从文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一句看出来的。
课外阅读。(11分)
养马岛日出
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
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不见太阳,也不辨东西南北。
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很高了。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
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候。
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天边有云层围护着。渐渐地,东方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它们也在焦急地盼着太阳。
“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那是太阳!那是燃烧的中心。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
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是这样神圣。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
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太阳是我们的。
1.阅读第(5)~(9)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2分)
?
晨曦微弱——逐渐变红——红光闪耀——强光白亮???
2.“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它们也在焦急地盼着太阳。”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对日出的期待_之情。(2分)
3.文章写“养马岛日出”,为什么开头写“太阳不见”和“阳台看日出”?(2分)
更好地表现我对太阳的喜爱,同时以“我”“阳台看日出”的无趣与局促衬托养马岛日出的壮观以及带给我的欣喜激动之情。为下文到养马岛看日出做铺垫。
4.第⑦段写道“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这样神圣”,“我”和“他们”觉得“神圣”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我”觉得“神圣”是因为我觉得日出壮观辉煌,给人带来希望和光明,是对生命的尊敬,对万物的爱戴。“他们”觉得“神圣”是因为他们把太阳作为一种信仰供奉膜拜,是为了祈求丰收,生活能更加美好。
5.文末为什么说“太阳是我们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太阳是美好的、光明的、神圣的,是我们热爱的、崇拜的,寄寓着我们的希望与追求。作者这样说,表达了乐观自信、豪迈昂扬的情怀。
习作展示。(25分)
大自然的景观神奇壮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发现并感受它的美丽,选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的奇特之处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