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课件+学案:1-2《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历史课件+学案:1-2《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6 21:24:49

文档简介

走向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
学习视点:
了解秦的统一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郡县制的设立及与分封制有何异同?
如何理解三公九卿制?
课前预习:
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统一的措施:
⑴灭六国
状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___的秦王朝。
拓展版图:
⑴北方:北击匈奴,夺回_____,修筑_____与“_____”。
⑵南方:
①平定___地区,凿_____,置郡管理。使_____地区正式归属中央集权。
②在____地区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使该地区归入中央政权。
秦统一的意义:秦朝在来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________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
起源:_____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推广:秦统一后,_____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概况:
①“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______等官职。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____”“_____”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③少数民族聚居地同县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____”,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公文传递的“____”。
特点:
①是中央_______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律_________,不得____。
是______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_______的重要标志,为______王朝继续推行,使_____政体更为巩固。
三、百官公卿
至高无上的皇权
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采用“___”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_____的地位。
中央的三公九卿
三公:_____协助皇帝处理政事,_____主管军事,______负责监察系统。
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讨论______的方式。秦始皇晚年遭破坏。
“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汉武帝时设置______和_______,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课堂互动:
秦始皇能“六王毕、四海一”的条件有哪些?
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有哪些特点?(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秦朝中央机构的特点是什么?
能力提升:
全面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⑴产生原因:
①经济上: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⑵基本内容:______制度、_______制度和_______制度。
⑶特点:
 ①皇权的_____,帝位的终身制和皇位的_____制。
 ②皇权借助于____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③_______、_______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度之中。
⑷影响:(讨论)
 ①积极影响:
 ②消极影响:
比较郡县制现分封制的不同:
比较项 分封制 郡县制
朝代不同
条件不同
内容不同
作用不同
特点不同
柳宗元说:“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课后巩固:
高一年级历史第一次作业  命题人 叶海宏
     姓名_____班级_____成绩_____(共29张PPT)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前引——秦始皇,千古一帝?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秦的统一
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
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
说明:
学习时应依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
影响”这条主线,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朝议政治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朝的疆域
南到南海
东到东海
北到长城一带
西到陇西
探究一:
秦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
秦又是如何实现统一的?
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
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4、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
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5、嬴政的雄才大略,任用外来人才,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3、法家学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临洮
辽东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修筑直道
灵渠
湘水
漓水
南征越族
今日灵渠之风采
二、海内为郡县
~在分封制瓦解基础上,适应地主阶级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体制更加完善
~秦以后各朝沿用
2、特点: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
3、影响: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改革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1、形成与演变
探究2: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不同呢
共同参与
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的
诸侯王位世袭,
有封地
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
有俸禄没有封地
独立性大,
易成割据势力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和国家的统一。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
皇权至高无上
赢政自称“始皇帝”意图?
2、三公九卿制
情景分析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
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
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
皇听说后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
掉。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丞相告密?从中
你能看出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吗?这则
小故事反映出什么问题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1、萌芽于战国
2、建立于秦朝
3、巩固于西汉
4、完善于隋唐
5、加强于北宋
6、发展于元朝
7、强化于明清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有人质疑:”夏商周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覆灭?
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探究3: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