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课件+学案:9-1《美苏争锋》(人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历史课件+学案:9-1《美苏争锋》(人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6 21:24:49

文档简介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3.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史实中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害,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确认“存异”和宽容的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
教学难点 冷战与雅尔塔体制形成与评价
※▲ 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美苏均势。
①条件:二战极大地改变了是各国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______和________以实力相抗衡的局面形成。
②形成: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美、英、苏三国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协议。
-------这些协议确立了以__________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______________不复存在,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3)战后苏联势力的不断增强,及社会注意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
2、“冷战”的含义:
二战后,以________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_______等____________国家采取了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敌对行动,以遏制_____________。
3、表现: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政治表现)---------- 开始
①概况:__________年3月,杜鲁门在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②内容:提出要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主义
③意义: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表现) --欧洲复兴计划
①概况:马歇尔_____________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②目的和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图控制东欧:运用马歇尔计划拉拢失败—--公开支持反共势力,经济封锁-----武装“解放”,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4)“北约”的建立(军事表现)--------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目的: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
签定: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华盛顿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立:1949年夏,北约成立
意义:是美国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1)条件:①外因:A二战严重削弱了________________力量;
B 苏军的帮助。
②内因: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____________斗争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8个(南、阿、捷、波、保、罗、匈、民主德国)
2、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1)概况:4个(中、蒙、朝、越)
(2)新中国加入意义:
是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 。
3、欧亚各国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方式: ①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
政治上:_________改革
经济上: 农村
城市
②苏联的援助----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
(2)意义: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
(1)经互会的成立:
①原因:英美等西方国家封锁社会主义经济,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立:________年初苏、保、匈、波、罗、捷6国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作用: 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约的建立:
①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为了_____________,使东欧国家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立:_________年5月 苏、阿、保、匈、波、罗、捷、民主德国等8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组织》,简称华约。6月,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
③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峙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美国 苏联
政治上 帮助东欧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
经济上
军事上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美苏“冷战”的加剧
表现:通过北约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甚至以武力相威胁。
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
(1)原因:雅尔塔体制确定了美苏在德国东西部的势力范围;美国的“冷战”政策的加剧;美苏意识形态的分歧。
(2)德国分裂:______年,在_____和______支持下,德国分裂为东西德国。(1989年统一)
(3)朝鲜半岛的分裂:美苏划分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N38°线)1949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其分裂。
3、古巴导弹危机:
(1)过程:____________年7,苏向古巴运送并建设中程导弹基地,以改善其在美苏核均势中的不利地位,被美国发现。10月美封锁古巴,进入戒备状态。
(2)结果:经过美苏两国谈判,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课后巩固练习]
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D、干涉别国内政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帮助欧洲各国复兴经济 B、美国借此进行资本输出
C、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秩序 D、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建立美国的霸权
4、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的目的是( )
A、遏制苏联 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C、镇压人民革命 D、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
5、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的表现有(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名义出兵朝鲜 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哪项不是“冷战”政策实施的内容(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建立北约组织 D、入侵越南(共20张PPT)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政治格局
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二战后初期
20C80末90初
多级化趋势(一超多强)
新兴力量崛起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美苏)
特点:既相对稳定又发展变化。
变化原因:
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课 美苏争锋
原因:共同的敌人消失,
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加剧


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确立
(2)二战结束,美苏两国矛盾激化
(3)二战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
实质:美苏主导、两分天下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
战后,那时, 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
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1)冷战序幕:
2)冷战标志:
3)具体表现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约”(1949年)
“华约”(1955年)
苏联
美国
政治
经济
军事组织


2、两极(“冷战”)格局形成过程
“北约”和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两极格局的影响
主要事件:
德国分裂(1949年)
朝鲜分裂(1948年)和朝鲜战争(1950-1953年)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越南战争(1961—1973年)
(1)、总体形势: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冷战”对峙的重点在欧洲,“热战”的重点在亚洲)


(2)、 “冷战”对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 两强相争导致世界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④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③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
② 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探究总结]
现在,冷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那么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阿富汗战争
911恐怖袭击
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D、干涉别国内政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的分裂
D、经互会的成立
4、“二战”后,出现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的根源是
A、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感谢聆听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武装部队11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控制操纵联合国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战后苏联政治军事实力
军队人数:1200多万,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控制整个东欧地区
反法西斯战争使苏联在世界上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苏联是战后惟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每一个角落”
名词解释
铁幕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
“一幅横贯欧洲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该演说有何影响
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是冷战发出的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①“自由”国家指什么性质的国家?
②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1947年3月杜鲁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咨文
冷战开始的标志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美国总统杜鲁门
资本主义国家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
五星上将、美国国务卿 乔治 马歇尔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2O亿美元,对西欧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1、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4、有人认为: “杜鲁门主义”和 “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你如何理解?
黄远林 “黄鼠狼给鸡拜年”
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2、“马歇尔计划”
3、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4、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北约12个创始国,包括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 。过去60年里,北约先后6次扩充成员国 至2004年月,扩充后的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随后,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北约,使北约成员国增至28个。
柏林墙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
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
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理性的胜利
越战期间,美军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逃离燃烧弹袭击的孩子们》
黄幼公和潘金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