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弹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 弹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3-06 21:34:4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小结/上节复习
一、力
1、力的定义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
4、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1)矢量性:
(2)物质性:
(3)相互性:
5、力的图示
二、重力(G)
1、产生原因:
2、重力的测量原理
3、重力的方向
4、重力的公式
5、重心
第2节 弹力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1)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问题
桌子上的物体,桌子本身发生形变了吗?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1)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2)形变分为:宏观形变和微小形变。
问题
有的形变能恢复原状,有的不能恢复原状?有区别吗?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1)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2)形变分为:宏观形变和微小形变。
(3)形变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
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思考题:什么叫弹力?弹力怎么产生的?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施力物体:
发生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
与施力物体接触,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例1: 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两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D
(3)判断弹力有无的另一种方法——假设法
FN
“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分离,看发生什么现象。若物体保持原状,则说明接触处无弹力,若物体运动,则接触处有形变发生。            
做一做:判断下图中A与斜面间(或A与B间)有无弹力         
A
B




探究弹力方向
例 题
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
书和木板所受的弹力

木板


F1
F1
F2
F2
三、几种弹力及其方向:
思考:
总结:绳子的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那么绳子的拉力的方向如何呢?
G
Ta
Tb
a
b
例如
轻杆受力特点
轻杆受力特点:
1、可拉可压;
2、杆所受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垂直于接触面'
曲面与平面接触
N
N
N`
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点与平面接触
N
N`
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光滑斜面
A
B
NA
NB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点与曲面接触
点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N1
N2
半球形的碗
A
B
NA
NB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曲面与曲面接触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半球形的碗
N
A
B
N
NB对A
我们对弹力方向做一个总结
1、轻绳(或橡皮条)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点与面接触时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 
3、平面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4、曲面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5、曲面与曲面相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过接触点的分切面,通过两球球心而指向受力物体
四、胡克定律: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 = k 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与弹簧的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和长度等量有关)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形变量
注:△ F = k △x
例3、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其长为14cm。试求弹簧的自然长度和它的劲度系数。
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
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
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
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 收缩的方向
三、弹力大小: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 k x ,△ F = k △x
2、其它弹力:由物体受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求解(共8张PPT)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短跑的起跑器都是利用弹力。
同学们还可以举出更多利用弹力的例子吗?
——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跳马的踏板……
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弹力的概念: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注意二个概念
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简称为形变。
弹性——物体具有的形变后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请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P36并回答】
1.什么是形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形变?
2.常见的形变有哪些形式?
3.怎样理解弹性限度?
4.你能细致叙述弹力产生的过程吗?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1.常见的形变
①压缩形变 ②拉伸形变 ③弯曲形变 ④扭曲形变
2.形变的产生原因——外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说明】在外力的作用下,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一.认识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简称为形变。
3.微小形变的观察:
4.弹性限度——①形变角度 ②外力角度 ③弹性角度
5.形变的类型:
①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
②非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①通过光线“放大”形变
②通过液柱高度变化“放大”形变
【注意】“弹性限度内” = “弹性形变”
2.弹力的产生过程:
①外力作用在物体上
②受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③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形变
④恢复形变过程中对施加外力作用的物体有弹力作用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二.探究弹力——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1.弹力——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小贴士】弹力的产生与历史经验的吻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压迫越深重,反抗就越强烈。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3.常见的弹力表现(只要符合弹力产生特征的力都归属于弹力)
①物体间的压力
②物体间的支持力
③绳子的拉力 ……
①物体间的压力——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②物体间的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③绳子的拉力——沿绳子走向,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4.弹力的矢量性(方向)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三.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定量关系
①式中比例系数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②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
③影响k的因素:材料、粗细、长度、匝数······
④胡克定律通常用来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 x 成正比。

F = k x
本节小结
1.常见的形变
①压缩形变 ②拉伸形变 ③弯曲形变 ④扭曲形变
2.形变的产生原因——外力的作用
3.形变的类型(弹性限度)
①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
②非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一.认识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简称为形变。
二.探究弹力——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 x 成正比。

F = k x
【题目】自行设计实验测定一精确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
【内容】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工具研究一精确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的测定方法,方法不限,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要求】实验报告必须说明: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原理
③实验仪器
④实验方法和步骤
⑤实验结论。
【探究活动】——自行设计实验测定一精确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共11张PPT)
第三节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弹性形变: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一、形变
2、弹性形变类型
橡皮 气球
3、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4、微小形变的放大
二、弹力产生的条件: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判断方法:
力平衡+假设法
接触+挤压
三、弹力的三要素:
1、弹力的大小:
与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1)弹簧的弹力:F=kx(胡克定律)
k--弹簧的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材料、 粗细及弹簧的直径、长度等有关。单位:N/m
x--弹簧伸长的长度x=L-L0
L0 --弹簧原长
L--挂物后弹簧的长度
L0
L
x
F
(2)、其他:利用平衡条件或借助其他力学知识。
例:在弹簧下端挂一2.5N重的物体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 N/m:若挂在弹簧下端的物体 的重 物为25 N时,该弹簧伸长了________m,此时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 N/m 。(以上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2、弹力的方向:
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3)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条件:接触面光滑
1
2
3、弹力的作用点
弹力的作用点可以标在接触面上,
通常还可以标在物体的重心上(共12张PPT)
3.2 弹 力
一、接触力
1、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是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2、接触力:物体与物体直接接触才发生的力。
(1)通常所说的拉力、支持力、阻力等都是接触力。
(2)接触力按性质可归纳为:
弹力和摩擦力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
二、弹力: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
撑杆跳、拉箭、蹦蹦床、拍球、跳水
(1)弹性形变:
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2、弹力 :
(1)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发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
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3)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显示微小形变)
三、几种弹力及其方向
(1)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① 支撑面的弹力
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②绳的弹力
  由于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
常称为拉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常见弹力的方向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曲面与平面接触
N
N
N`
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平面接触
N
N`
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光滑斜面
A
B
NA
NB
曲面与曲面接触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 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半球形的碗
N
A
B
N
NB对A
四、胡克定律: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 = k 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
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
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
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 收缩的方向
三、弹力大小: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 k x
2、其它弹力:由物体受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