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运动员一脚将球踢出
2、运动员用头顶球
3、守门员接住球
4、用手压尺子,尺子变弯
5、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
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体会一下:“孤掌难鸣”
2、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感受一下:用手拍桌子,手有什么感觉?
一、力
3、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 独存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
同时存在
4、力的测量:
测力计(弹簧秤)
5、力的单位:
牛顿 - N
二、力的表示
2、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F
5N
15N
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练一练
A
B
5N
F=20N
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作力的图示步骤:
a. 选取合适的标度;
b.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标出刻度;
c.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归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练一练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A
基础训练(力)
2、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
G = mg
g = 9.8m/s2
3、方向:竖直向下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三、 重力
重力作用点在哪?
思考:苹果下落 火箭升空 海水为什么不会洒向太空
重心的定义:
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G1
G2
G3
Gi
Gi+1
Gn
G
等
效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重心在物体上
重心不在物体上
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还与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悬挂法
--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ABC
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B
一个圆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图,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在容器底部有一个小阀门,当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系统(包括容器和水)的重心位置:
A.慢慢下降; B.慢慢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