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济宁市任城区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020年11月11日零时,我国开始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本次人口普查以入户调查统计为主,并结合智能手机自主申报等方式辅助“查人”,同时还进行“查房”,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在中国长期居住及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普查对象的是
A.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 B.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
C.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 D.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
2.人口普查增加“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
A.人口普查的精准化 B.调研房地产开发 C.改善人居环境 D.为房产税征收作铺垫
“胡线”即“胡焕庸线”,也就是黑河—腾冲两地间的连线。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察线路——走“胡线”,该考察线路分四个地段。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及走‘胡线’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3~4题。
3.我国人口分布存在“胡线”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差异 B.经济水平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人口政策差异
4.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胡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最显著的地段是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下图为2000~ 2010年俄罗斯人口动态图。读图完成5~6题。
注:自然增加数是出生数与死亡数的差;人口增加数是自然增加数与迁移数的和;社会增加数是迁入数与迁出数的差。
5.2000~2010年,俄罗斯各联邦管区中人口增加数较大的是
A.中央联邦管区和南部联邦管区 B.西北联邦管区和远东联邦管区
C.乌拉尔联邦管区和南部联邦管区 D.西伯利亚联邦管区和乌拉尔联邦管区
6.据图判断远东联邦管区人口总体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加数大 B.人口净迁出
C.人口净迁入 D.人口出生率低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7~9题。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 (万人) P2 (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7.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热条件好 B.油气资源丰富
C.地域面积大 D.地形平坦开阔
8.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1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 B.距经济发达地区近
C.畜牧业较发达 D.二、三产业比重低
9.仅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看,人口应外迁的省区是
A.广西 B.新疆 C.四川 D.内蒙古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由图中信息判断,城市主要功能区①、②、③分别为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11.图中④区域规划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园,主要理由是
①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 ②靠近文教区,科研力量雄厚
③靠近城市干道,交通便利 ④位于郊区,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成都平原一望无际的水田间,有众多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聚落——“林盘”(下图),林盘是几户人家的宅院被高大乔木和翠绿竹林所掩映,四周水渠环绕的田间“绿岛”。林盘与田野之间有树林和竹林阻隔视线,形成独立的空间,林盘之间相距不过数十至数百米。一定数量的林盘组成村落,多个村落之间的地理中心往往形成场镇(集镇)。相邻的场镇轮流成集市,进行商品交易。据此完成12~14题。
12.林盘这种聚落形式最主要的优点
A.规模较小,节省耕地资源 B.水渠密布,交通便利
C.接近农田,便于生产劳动 D.林竹掩映,利于安全防御
13.林盘中树林和竹林所具有的生态功能
A.林木掩映,保证了居民生活的私密性
B.降低林盘中的气温,调节微气候
C.提供燃料、竹具、水果
D.营造田(空)、林(虚)、宅(实)的空间变化意境
14.场镇轮流成集市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政策规定 B.便于避开阴雨天气
C.纵横交错的水网阻隔 D.村民商品交易量小
街道空间既承担交通功能,又承担生活功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目标与建设重点曾长期以交通功能为主。随着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功能向综合服务转变。江苏省昆山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嵩山路街道进行了改造。据此完成15~16题。
改造前 改造后
15.嵩山路街道主体功能改造主要依据该区域
A.街道的宽度 B.街道的走向
C.建筑物的密度 D.土地利用类型
16.嵩山路街道改造后
A.沿街商铺租金提高 B.城市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C.行人过街距离增加 D.汽车最高限行速度提高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北港村(下图)是福建平潭的一个小渔村,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传统房屋建筑特色突出,入选福建省最美乡村。据此完成17~18题。
17.北港村传统房屋建筑特色是
A.高大雄伟的宫廷建筑 B.小桥流水的江南楼阁
C.高低错落的石砌房屋 D.利于防御的圆形土楼
18.为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北港村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A.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
C.打造成为国际贸易港 D.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
●2.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下图为2000 年与 2010 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 19~20题。
19.上图可以反映出 2000~2010 年该地区
A.区域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 B.人口向区域北部流入增强
C.人口分布出现集中的趋势 D.人口流动的活力逐渐减弱
20.为缓解该地区发展压力,优化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措施是
A.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B.不断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C.加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D. 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到河北
城市内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这种现象称为“城市渠化”。据此完成 21~22 题。
2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B.增强水能资源开发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2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加剧流水侵蚀,水质日渐恶化
C.增加地下径流,地下水位上升 D.改变生态环境,生物种类减少
●2.5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近十几年来,山东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2017年仅17万公顷,却有固定棉农109万户,新疆棉花生产集中在山麓冲积扇,以大型农场为主,生产规模远大于山东。下图为2017年山东与新疆棉花生产成本统计图,土地成本含租金及养护投入,人工成本含雇工工时费及家庭用工折价,物资成本含机械及运输等方面投入。据此完成23~25题。
23.新疆棉花生产的区位优势是( )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
24.新疆棉花生产集中在山麓冲积扇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B.光热 C.地形 D.土壤
25.新疆棉花生产的人工成本低于山东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生产过程简单
C.以家庭用工为主 D.以异地雇工为主
胡椒被称为香料之王,原产于印度西南部高温和长期湿润的环境。近年来,越南(如图)超过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胡椒生产和出口国,所产胡椒主要销往中东和欧美地区。据此完成26~27题。
26.图中胡椒集中种植区的有利条件是
①风力较弱 ②热量充足
③排水良好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越南成为世界最大胡椒出口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距离较近
C.产品价格低 D.机械化水平高
一般情况下,新西兰龙虾是在野生环境下捕捞的。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新西兰龙虾最大消费市场,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新西兰龙虾出口受阻。新西兰政府表示,将允许龙虾出口商把目前临时养殖在容器里的龙虾放归海里。据此完成28~30题。
28.新西兰政府允许龙虾出口商将临时养殖在容器里的龙虾放归海里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B.降低成本 C.减少损失 D.保护生态
29.新西兰龙虾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A.个头大 B.品质好 C.价格低 D.产量高
30.新西兰新鲜的龙虾能送到我国百姓餐桌上,主要得益于
A.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B.销售网络的畅通
C.全球气候的变化 D.捕捞技术的进步
第Ⅱ卷(共40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道大题,共40分。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阿拉斯加(下图)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人口约 72 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安克雷奇是该州最大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军事基地。
(1)阿拉斯加州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简析其自然原因。(4分)
(2)阿拉斯加州近半数人口都居住在安克雷奇市,分析其人为原因。(6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9.5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斯德哥尔摩市轨道系统和主要卫星城
(1)描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4分)
(2)该市地铁站设在各城市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简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优点。(4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河南省信阳市是中国茶叶之乡,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之一。当地把“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作为发展目标,以“一片小茶叶”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下图为信阳市简图和茶树习性卡片,下表为信阳市的气候资料。
(1)说明信阳市种植茶叶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2)请你为当地依托茶叶发展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包括西吉、海原、固原等9 个贫困县区)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植被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集中。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海固地区4万多人陆续移民到银川市近郊的闽宁镇,在茫茫戈壁中的黄河灌区建村,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逐步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1)与西海固地区相比,分析闽宁镇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概述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4分)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D A B A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D D A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D A A B C C B A
第Ⅱ卷
本卷共4大题,40分。
31.共10分。
(1)纬度高,气候严寒(2分);多山地,自然条件恶劣(2分)。
(2)有港口和机场,海运便利,空运发达(2分);阿拉斯加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人口集聚(2分);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现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多(2分)。
32.共8分。
(1)以市中心区为核心;卫星城散布城市周边;依托地铁线形成放射状、多核心的城市空间形态。(任答2点,共4分)
(2)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任答2点,共4分)
33.共10分。
(1)大多数月份(7个月)气温在15—27℃(2分);降水天数多,阴天较多(2分);年降水量 800 毫米以上,气候湿润(2分)。
(2)进行茶叶深加工,丰富茶产品;发展茶园观光等旅游项目,拓宽增收渠道;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茶产品品质;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茶产品市场。(任答2点,共4分)
34.共12分。
(1)地势低平,便于耕作(2分);降水少,积温高,光热条件较好(2分);靠近黄河灌渠,水源相对丰富(2分);贺兰山山麓,土壤肥沃(2分)。
(2)减少土地压力,保持土壤肥力;利于植被恢复,涵养水源,改善区域小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利于恢复生态环境。(任答2点,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