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民币的认识(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民币的认识(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3-06 21:5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科书46~48页,练习九1~4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导学案:
一、预习:
1.观察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出示第3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二、合作探究:
4.课本P47例1。
(1)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①区别新版和旧版。
②区别纸币和硬币。
③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大额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面值是多少?
(2)将课前准备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模拟的人民币)
①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按从小到大排列);
②在展示以角位单位的人民币。
③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3)说一说:还可以按什么分类?(质地,数的大小,新旧版)
(4)让学生数一数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比一比哪种面值的人民币品种最多?那种最少?
(5)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要做成硬币。
5.课本P48例2。做换钱游戏。
三、巩固练习
6.P48“做一做” 第1题。(可以独立填空)
7.P48“做一做” 第2题。模拟购物活动
四、当堂测评
8.完成练习九1——2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1.完成导学案1。同桌互相说一说,组内交流。
2.完成导学案2。组内交流。
3.完成导学案3。组内交流。
4.完成导学案4。组内合作。
5.完成导学案5。组内两人两人做换钱游戏。
二、展示
小组分工
1.展示导学案1。同桌互相说一说,1号在组内展示。其他组员认真倾听点评。
2.展示导学案2。同桌互相说一说,2号在组内展示。其他组员认真倾听点评。
3.展示导学案3。同桌互相说一说,3号在组内展示。其他组员认真倾听点评。
精彩展示:
4.展示导学案4。
5.展示导学案5。组内两人两人做换钱游戏。由一个小组跟老师互动做换钱游戏。其他组认真倾听并点评补充。
三、巩固练习
6.完成导学案6。独立完成后由2组在全班展示答案。
7.完成导学案7。跟同伴说说你是如何使用这1元钱买这些物品的。然后由第3组在全班展示。组长当买家,其他成员来购物。
四、当堂测评
完成导学案8。填在课本上。小组长把关看看本组成员都填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