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历 史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交通、通信条件的限制,人类最初的文明大多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大河流域。由此可知( )
A. 文明之间没有交流 B. 农耕文明不具备扩张的潜能
C. 各个文明基本各自独立发展 D. 文明之间和平相处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他的死,震动了当时的希腊,也以其悲剧色彩震撼着后人的心灵。不久,雅典人对苏格拉底之死感到后悔,又匆匆忙忙将三个起诉苏格拉底的其中两人判处死刑。材料说明雅典( )
A. 公民政治生活趋向理性 B. 司法缺乏实证意识
C. 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D. 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 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 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C. 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D. 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
A. 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B. 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C. 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D. 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前后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 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B. 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C. 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 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图拉真是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在位时立下赫赫战功。元老院曾赠给他“最佳领袖”的称号。当图拉真去世时( )
A. 向参加追悼活动的人发放津贴 B. 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C. 开建纪功柱以纪念他的战功 D. 当时的法律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从罗马法的发展历史来看,《罗马民法大全》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原因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众多方面。它们所提供的技术条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罗马民法大全》的面世。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间。由此可见《罗马民法大全》( )
A. 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 B. 反映出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 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 D. 可以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
科学史家贝尔纳这样归纳庄园制度的特点:“它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封建制度的标志是它靠当地农业生产(这种生产品大都是就地消费掉的),又依靠分散的手工业。封建制度的经济单位是农村,在农村里,男女数十人,大都是亲戚,分摊土地而工作,共同占有大多数东西。”这表明西欧庄园式劳作是( )
A. 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 B. 劳动者拥有自己的土地
C.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集体劳作 D. 庄园中的生产品可以大量投入市场
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
A. 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 B. 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C. 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D. 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
A. 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B. 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C. 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D. 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桑海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1492年,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从那里逃出来的许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和科学家,都被它收容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这一措施( )
A. 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 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 为军事扩张提供了常备军 D. 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阿克苏姆时期,最早使用萨巴文;约从公元2世纪起,使用盖埃兹文。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这套文字在5世纪末经叙利亚传入亚美尼亚,开始影响外高加索的文字。由此可知( )
A. 埃塞俄比亚文字发明和使用时间长 B. 阿克苏姆文字吸收外来文字且影响较大
C. 阿姆哈拉文为欧洲广泛使用的民族文字 D. 阿姆哈拉文是各种文字融合的产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欧洲人有专门技术,有经济实力,有丰富的思想,还有相对抗的君主国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追求必定成功……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过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表明( )
A. 只有欧洲人才拥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财力
B.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行无足轻重
C. 欧洲人对于海外探险事业具有丰富的经验
D. 欧洲人的海外冒险和扩张是必然的
马克思说道:“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见,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推动统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加速了新旧社会的转型更替
C. 颠覆了欧洲生产、生活方式 D.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这条分界线( )
A. 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B. 划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永久势力范围
C. 把巴西划分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的势力范围
D. 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部分殖民地划归教会管辖
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
A. 科学和技术尚未正真结合 B.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 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 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
年份 西非
(价格:英镑) 牙买加
(价格:英镑) 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
(英镑)
1651—1675 2.68 23.12 14.68
1701—1720 10.28 24.98 8.46
1761—1780 16.08 3.73(31.25) 12.22(1.58)
A. 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 B. 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 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 D. 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
新航路开辟刺激了民族君主制的崛起,形成以王权君主制为核心的国家,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统一,使民众逐渐摆脱了狭隘的地方主义,转向以国王和国家为认同的对象,并且形成统一与整体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这表明( )
A. 新航路开辟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提 B. 新航路开辟得益于民族国家的支持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 近代民族国家基于王权君主制形成
某学者研究发现:莱布尼茨于1672—1676年前后发明二进制,1701年传教士白晋将中国的《易经图》送给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阅后发现中国古老的《易经图》可以解释二进制数表。由此可见( )
A.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B.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在西方广泛传播
C.《易经》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
D.文化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产生新启发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7世纪,英国知识分子中间流行着一种自然神论的观点,其一就是认为我们所面对的自然世界是神根据一定的理性法则创造出来的;其二认为,我们每个人作为神的作品,都被赋予了一种高贵的禀性,即理性精神和道德良知。这一观点( )
A.促进了天主教会的复兴 B.维护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C.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D.有助于理性精神的觉醒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这一规定主要反映出统一后的德意志( )
A.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B.宪法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
C.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 D.封建残余色彩浓厚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这表明日本新领导人( )
A.对西方的文明不感兴趣 B.侧重于继承本民族文化
C.学习西方具有选择性 D.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第Ⅱ卷(非选择题25题20分,26题20分,27题12分, 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等
材料二 ?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向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了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6分)
(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认为,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如何评价这句话。(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如表为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
航线 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 备注
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门 葡萄牙人将经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 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 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东渡日本,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 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 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及华商,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将这些货物和少量菲律宾货物运到拉美的墨西哥等地,然后将拉美白银运回欧洲,然后再运回澳门,再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他货物 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海上丝路大循环——“丝银之路”
材料二 ?澳门曾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和通道。16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传教士纷纷东来。传教士在澳门开创的远东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圣保罗学院,成为远东汉学家和西学人才的摇篮。利玛窦等传教士经过澳门进入中国内地进行传教活动,把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同时又将中国的儒家经典思想、文学、医学、工艺和美术等传到欧洲。
——摘编自赵艳珍《珠澳关系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丝银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摘编自何顺果《三维集:历史理论、资本主义和美国史研究》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以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6分)
高一历史答案
1.CBDBB 6.BCCAA 11.DBDBA 16.DBCDB 21.DBDC
25【答案】(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古时期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兴起。(6分)
(2)评价:首先布罗代尔肯定了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以及其本人在利用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当然,布罗代尔的言论也许过于绝对。就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可能也会有其他人实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分)
(3)共同特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联系。认识:虽然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其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8分)
26.【答案】(1)特点:葡萄牙商人主导商路;流通商品以各地特色产品为主;中国在当时世界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以中国澳门为中心,连接欧、亚、美三大洲。
形成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全球性海上运输业的发展,使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开放市舶贸易;中国传统手工业繁荣,西欧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大。(10分)
(2)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促进了传统封建经济的繁荣;客观上推动了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但没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革命性影响,没有带来像欧洲那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为新航路开辟后的全球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成为16—17世纪全球贸易的重要依托;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10分)
27.【答案】(1)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松散的联盟难以应付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6分)
(2)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的王朝战争。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德国历史的发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