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9 20:01:59

文档简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t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17.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对个人志向的询问,子路的理想是治
理干乘之国,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
”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
习,对于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之事,他说“

皙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①。这乐器,与季节、气象相合,风声雨声、帘卷
树声,落在建筑上,都成了音乐,而且,从不凝固。因此,营建紫禁城的人,是建筑师,也
是音乐家。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容纳四时的风景,还要容纳四时的声音。紫禁城的节气是
有声音的,熟悉宫殿的人,可以从声音里辨认季节,犹如一个农夫,可以从田野自然的变化
里,准确地数出他心里的日历。
很多人都知道紫禁城宜雪,大雪之日,宫殿上所有的坡顶,都会盖上松软的白雪,把金
碧辉煌的皇城,变成“一片孤城万仞山”—一那飞扬髙耸的大屋顶,已经修涂改成雪山的形
状,起伏错落、重峦叠嶂。。②_。它的设计里,早已纳入了雨的元素。宏伟的大屋顶,
在雨季里,成了最适合雨水滑落的抛物线。雨水那一天,我见证了紫禁城的雨。或许紫禁城
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
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
高一级期中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第7页(共8页)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中一年级质量测试
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B解析:A项,“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才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C
项,由第三段“《内则》所言与之相类:非祭非丧,不相授器。从《内则》所记女子的教
育中我们看到,女子可以观于祭祀’,可以礼相助奠’。也正是在祭祀时,男女才有合
法接触的可能”可以得岀“男女就可以直接接触”是错误的。D项,由第四段“淳于髡与孟
子的问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男女之‘授受不亲’”及“但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正好说明
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还是应该遵循的”可知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
对话是为了证明应该遵循“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
2.D解析:“人可以适当改变它”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
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
3.D解析:“作者对此深恶痛绝”错,作者是在作理性客观的分析
4.③①首先,作者指岀礼制规定男女性别隔离体现在居处隔离及言论隔离上;②接着,论证
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③最后,论证男女之防,著于叔嫂。(每点1分)
5.①“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阿波罗文化是绝对不能接受这一做法的。因为阿波罗文化主
张将男女从生活到心理加以隔离,男子做了女人该做的事就是对稳定社会关系的破坏
这是离经叛道。(3分)②“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是浮士德文化所认可和欢迎的。对于浮
士德文化而言,追求男女对彼此的充分了解,男人去做平常女人做的事就是了解女人的
途径之一;浮士德文化喜新,求创造,对于他们而言,生命的价值和意乂在于不断地创
新,而“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也可以说是一项“创举”。(3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6B解析:“表现了他面对现实时的迷茫和此时的无助”错误,因为这已经是作者之前计划
好的,所以没有迷茫和无助。
7A解析:“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错误,全文情感基调是处于变化中的,情感最初心里
感觉酸酸的,然后白鹿原的风光与历史给作者带来诸多的体验,最后作者体会到创作的
喜悦
8.①情感线索:作者重返乡下,最初心里感觉酸酸的,生活过程中,白鹿原的风光与历史
给作者带来诸多的体验,最后作者体会到创作的喜悦,情感的变化贯穿全文;(2分)②
时间线索:文章写原上风景时从初春写到冬季,然后从现在的白鹿原写到历史的白鹿
原,思路清晰。(2分)
9.①借古抒怀,借刘邦表达“过程中的狼狈并不影晌最后的成功”的思想,借白居易表达“远
高一级期中质量测试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