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PPT版+word版)(40张PPT)+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PPT版+word版)(40张PPT)+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3 18:01: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12分)(共6题;共12分)
1.如果●是◇的25倍,那么下面等式正确的是( )。
A. 25×●=◇ B. ●×◇=25 C. ●÷◇=25
2.一个乘数是38,另一个乘数是它的一半,它们的积是( )。
A. 7220 B. 722 C. 702
3.下面的算式中,每组的两个乘数的和相等,其中的积最大的是等式是( )。
A. 40×40 B. 41×39 C. 45×35
4.960÷16÷4和下面哪道算式相等?( )
A. 960÷(16÷4) B. 960÷16×4 C. 960÷(16×4)
5.一栋楼房共12层,每层14户,这栋楼能住多少户?如图的乘法竖式方框中那一步表示的是( )
A. 10层楼房有14户 B. 1层楼房有14户
C. 2层楼房有14户 D. 10层楼房有140户
6.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目时,小李把一个乘数中的个位数字5看成了8,由此可得乘积为980,那么原来的乘积应是( )。
A. 875 B. 875或950 C. 950 D. 925或950
二、填一填(共19分)
7.46个35的和是________;78的26倍是________。
8.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十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十倍,积扩大________倍。
9.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10.□5×21,当□里填________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________。
1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________×19<600 79×________<6400
________×58<360 630÷________>90
________×39<400 22×18>________
12.用恰当的方法,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排列(写序号)。
①19×195 ②59×82 ③52×89 ④28×1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学校阶梯教室每排能坐13人,有这样的12排,一共能坐多少人?
小芳是这样算的:13×4×3=156(人)
小明是这样算的:________
14.甲、乙、丙三位同学做纸花。已知甲比乙多做了5朵,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2朵,他们一共做了________朵花。
15.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________,这个数应该写________位上。
二、判一判(共6分)(共6题;共6分)
1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
17.两个数的积不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 )
18.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 )
19.6个35再加上20个35,可列式为35×26。 ( )
20.65×24与42×15的积的末位一定都是0。 ( )
21.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只有两个0。 ( )
四、找规律(共6分)(共1题;共6分)
2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1×71=1491 61×81=4941 31×51=1581 81×51=4131
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巧算下面各题。
31×41=________ 71×51=________ 81×91=________
五、第一算(共23分)
23.口算。
42×10= 5×8= 12×30= 34×20= 90×20×2=
218×0= 13×2= 100×17= 54×0= 8×9-9=
25×2= 90×4= 28×43≈ 15×5= 48÷4÷2=
24.列竖式计算。
(1)75×16= (2)38×63=
(3)26×52= (4)68×62=
25.脱式计算。
(1)14×19-78= (2)192÷8×78= (3)71×18×5=
六、解决问题(共34分)
26.买了4套《童话故事书》,用了240元,每套书有2本,平均每本书要多少钱?
方法一: 方法二:
2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5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28.小明家2只宠物狗3天就能吃掉1800克狗粮,那么今年暑假中七、八两个月小明家要准备多少克狗粮?
29.15位老师带着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每个班平均34人,他们共租了10辆大客车,每辆客车有48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坐吗?
30.有一瓶蜂蜜,熊二第一天吃了总质量的一半,以后每天吃剩下的一半,共吃了3天,还剩15克,这瓶蜂蜜原来有多少克?
31.小刚搬一堆砖,每次搬12块,搬了15次正好搬了这堆砖的一半。
(1)这堆砖一共有多少块?
(2)剩下的每次搬10块,还需要搬多少次?
32.同学们做操。小丽站在从左边数第12个,从右边数第8个;从前面数第5个,从后面数是第15个。每行的人数同样多,每列的人数也同样多。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操?
七、挑战题(附加10分)
33.老师出了一道AB×BA=□的计算题(A,B各代表两位数中各位上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已知计算结果是一个四位数,其中个位上的数字是4,其他三个数位上的数字是1,3,5,但不知道这3个数字的位置。正确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
34.王阿姨到商店买了4双袜子和6条毛巾,共花了72元;刘阿姨买了同样的4双袜子和4条毛巾,共花了56元。每双袜子多少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12分)
1.【答案】 C
【考点】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是◇的25倍,那么●÷◇=25。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另一个数=倍数,另一个数×倍数=这个数。
2.【答案】 B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38×(38÷2)=722,所以它们的积是722。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数×乘数=积,据此作答即可。
3.【答案】 A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A项中,40×40=1600;
B项中,41×39=1599;
C项中,45×35=1575;
1575<1599<1600,所以40×40的积最大。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每项中算式的积,然后再进行比较,找出最大的即可。
4.【答案】 C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960÷16÷4=960÷(16×4)。
故答案为:C。
【分析】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5.【答案】 D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解析】【解答】解:乘法竖式方框中那一步表示的是10层楼房有140户。
故答案为:D。
【分析】乘法竖式方框中那一步是用12的十位上的数乘14,表示的是10层楼房有140户。
6.【答案】 B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原来的乘积可能是875或950。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尾的数是这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位数乘8,所得结果的末尾是0,而0×8和5×8的结果末尾是0,所以另一个乘数末尾是5,或者是0。
如果另一个乘数的末尾是0,那么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0×□8=980,经计算得,10×98=980,所以原来的乘积是10×95=950;
如果另一个乘数的末尾是0,那么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5×□8=980,经计算得,35×28=980,所以原来的乘积是35×25=875。
二、填一填(共19分)
7.【答案】 1610; 2028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46×35=1610,所以46个35的和是1610;
78×26=2028,所以78的26倍是2028。
故答案为:1610;2028。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这个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倍数。
8.【答案】 100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十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十倍,积扩大100倍。
故答案为:100。
【分析】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扩大十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十倍,那么(因数×10)×(因数×10)=因数×因数×100=原来的积×100。
9.【答案】 1;0
【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1或0。
故答案为:1;0。
【分析】1×1=1,0×0=0,据此作答即可。
10.【答案】 4,3,2,1;5,6,7,8,9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5×21,当□里填4、3、2、1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5、6、7、8、9。
故答案为:4、3、2、1;5、6、7、8、9。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如果两个乘数的十位乘起来不进位,那么积是三位数;两个乘数的十位乘起来进位,那么积是四位数。
11.【答案】 31;81;6;6;10;395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万以内的有余数除法
【解析】【解答】解:600÷19=31……11,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31;
6400÷79=81……1,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81;
360÷58=6……12,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6;
630÷90=7,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6
400÷39=10……10,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10;
22×18=396,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395。
故答案为:31;81;6;6;10;395。
【分析】用小于号右面的数除以小于号左面的数,如果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商;如果没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比商小1的数;
当大于号前面是除法计算时,先用大于号左边的数除以右边的数,如果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商;如果没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比商小1的数。
12.【答案】 ②;③;①;④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①19×195=3705;②59×82=4838;③52×89=4628;④28×101=2828;
因为4838>4628>3705>2828,所以②>③>①>④。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分析】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13.【答案】 13×10+13×2=156(人)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小明是这样算的:13×10+13×2=156(人)。
故答案为:13×10+13×2=156(人)。
【分析】小芳的想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排是13人,每组有4排,一共有3组,所以一共能坐的人数=每排坐的人数×每组有的排数×组数;
小明的想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排是13人,先把12排分成10排和2排,那么一共能坐的人数=每排坐的人数×10+每排坐的人数×2。
14.【答案】 63
【考点】代换问题,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乙做了22-5×2=12(朵),甲做了12+5=17(朵),丙做了12+22=34(朵),12+17+34=63(朵),所以他们一共做了63朵花。
故答案为:63。
【分析】从题中可以得出,①甲-乙=5,②丙=甲×2,③丙-乙=22,
由①得甲=乙+5,代入②中可得:丙=(乙+5)×2,
结合③可以得出乙的值,然后再代入①和③求得甲和丙。
15.【答案】 3;百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3,这个数应该写百位上。
故答案为:3;百。
【分析】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三、判一判(共6分)
16.【答案】 错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例如:10×10=100,也可能是四位数,例如:99×99=9801。
17.【答案】 正确
【考点】含0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的积不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个数的积可能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例如:0×0=0,0+0=0;
大多数乘法计算中,两个数的积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18.【答案】 错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10×99=990,所以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然后把它们乘起来即可。
19.【答案】 正确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6个35再加上20个35就是26个35,所以可列式为35×26。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这个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0.【答案】 正确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65×24与42×15的积的末位一定都是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第一个算式中两个乘数的末尾分别是5和4,5和4的积是20,所有积的末尾是0;
第二个算式中两个乘数的末尾分别是5和2,5和2的积是10,所有积的末尾是0。
21.【答案】 错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20×50=1000,这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但是积的末尾有3个0。
四、找规律(共6分)
22.【答案】 1271;3621;7371
【考点】算式的规律
【解析】【解答】解:31×41=1271;
71×51=3621;
81×91=7371。
故答案为:1271;3621;7371。
【分析】从已给的数字可得,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是1,所以积的末尾也是1;
积的前两个数字是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的积;
两个乘数十位上相加的和是积十位上数,若加起来的和大于10,就向百位进一。
五、第一算(共23分)
23.【答案】 42×10=420 5×8=40 12×30=360 34×20=680 90×20×2=3600
218×0=0 13×2=26 100×17=1700 54×0=0 8×9-9=63
25×2=50 90×4=360 28×43≈1200 15×5=75 48÷4÷2=6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整十数,先把整十数末尾的0去掉,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出积,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即可;
两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即可。
24.【答案】 (1)75×16=1200
(2)38×63=2394
(3)26×52=1352
(4)68×62=4216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25.【答案】 (1)14×19-78
=266-78
=188
(2)192÷8×78
=24×78
=1872
(3)71×18×5
=71×90
=6390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在没有小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没有小括号,只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六、解决问题(共34分)
26.【答案】 方法一:240÷4÷2=30(元)
方法二:240÷(4×2)=30(元)
答:平均每本书要30元。
【考点】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方法一:平均每本书要的钱数=一共花的钱数÷买的套数÷每套书的本数,据此作答即可;
方法二:一共买书的本数=买的套数×每套书的本数,那么平均每本书要的钱数=一共花的钱数÷一共买书的本数,据此作答即可。
27.【答案】 355÷5×22=71×22=1562(千克)
答:一年可酿1562千克蜂蜜。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2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的千克数=每箱蜂蜜一年可酿蜂蜜的千克数×22,其中每箱蜂蜜一年可酿蜂蜜的千克数=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的千克数÷5,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8.【答案】 1800÷3=600(克)
31×2×600=62×600=37200(克)
答:要准备37200克狗粮。
【考点】归一问题
【解析】【分析】这2只宠物狗每天吃掉狗粮的克数=这2只宠物狗3天吃掉狗粮的克数÷3,七、八这两个月每月都有31天,所以七、八两个月小明家要准备狗粮的克数=31×2×这2只宠物狗每天吃掉狗粮的克数。
29.【答案】 15+12×34=423(人)
48×10=480(个)
423<480
答:车上的座位够坐。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先算出春游的总人数,即春游的总人数=老师的人数+班级的个数×每个班的平均人数,然后算出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即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每辆客车有座位的个数×10,最后把春游的总人数与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进行比较,如果春游的总人数大于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那么就不够坐,反之就够坐。
30.【答案】解:15×2×2×2
=30×2×2
=60×2
=120(克)
答:这瓶蜂蜜原来有120克。
【考点】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还剩15克,即第三天没吃的时候是15×2=30克,第二天没吃的时候是30×2=60克,第一天没吃也就是原来有60×2=120克。
31.【答案】 (1)12×15×2=360(块)
答:一共有360块。
(2)360÷2÷10=18(次)
答:还要搬18次。
【考点】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1)这堆砖一共有的块数=每次搬的块数×搬到一半搬的次数×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还需要搬的次数=这堆砖一共有的块数÷2÷剩下的每次搬的块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2.【答案】 (12+7)×(5+14)=19×19=361(名)
答:一共有361名同学在做操。
【考点】排队论问题,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队伍的行数=小丽从前面数排的个数+小丽从后面数排的个数-她本身;队伍的列数=小丽从左边数排的个数+小丽从后边数排的个数-她本身;那么一共在做操的人数=队伍的行数×队伍的列数。
七、挑战题(附加10分)
33.【答案】 3154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这个算式是:38×83=3154,所以正确的结果是3154。
故答案为:3154。
【分析】由于个位数字为4,且A、B各代表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且不同,所以可以确定A、B的范围,再对照计算结果。
34.【答案】 (72-56)÷2=8(元)
(56-4×8)÷4=6(元)
答:每双袜子6元。
【考点】1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从题中可以看出,刘阿姨比王阿姨多买2条毛巾,所以每条毛巾的价钱=(王阿姨花的钱数-刘阿姨花的钱数)÷2,每双袜子的价钱=(刘阿姨花的钱数-刘阿姨买毛巾花去的钱数)÷刘阿姨买袜子的双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
《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讲解及考前押题卷精讲
(第一套)
专题复习课件
知识讲解
01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1、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根据表内乘法估算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考前押题卷精讲
(全解析)
02
第二部分 学习检测
05
讲解脉络
01
02
03
04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计算题
应用题
05
一.选择题
1.如果●是◇的25倍,那么下面等式正确的是( )。
A. 25×●=◇ B. ●×◇=25 C. ●÷◇=25
C
【解析】【解答】解:●是◇的25倍,那么●÷◇=25。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另一个数=倍数,另一个数×倍数=这个数。
【考点】倍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2.一个乘数是38,另一个乘数是它的一半,它们的积是( )。
A. 7220 B. 722 C. 702
B
【解析】【解答】解:38×(38÷2)=722,所以它们的积是722。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数×乘数=积,据此作答即可。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3.下面的算式中,每组的两个乘数的和相等,其中的积最大的是等式是( )。
A. 40×40 B. 41×39 C. 45×35
A
【解析】【解答】解:A项中,40×40=1600;
B项中,41×39=1599;
C项中,45×35=1575;
1575<1599<1600,所以40×40的积最大。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每项中算式的积,然后再进行比较,找出最大的即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4.960÷16÷4和下面哪道算式相等?( )
A. 960÷(16÷4) B. 960÷16×4 C. 960÷(16×4)
C
【解析】【解答】解:960÷16÷4=960÷(16×4)。
故答案为:C。
【分析】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5.一栋楼房共12层,每层14户,这栋楼能住多少户?如图的乘法竖式方框中那一步表示的是( )
A. 10层楼房有14户 B. 1层楼房有14户
C. 2层楼房有14户 D. 10层楼房有140户
D
【解析】【解答】解:乘法竖式方框中那一步表示的是10层楼房有140户。
故答案为:D。
【分析】乘法竖式方框中那一步是用12的十位上的数乘14,表示的是10层楼房有140户。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6.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目时,小李把一个乘数中的个位数字5看成了8,由此可得乘积为980,那么原来的乘积应是( )。
A. 875 B. 875或950 C. 950 D. 925或950
B
【解析】【解答】解:原来的乘积可能是875或950。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尾的数是这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位数乘8,所得结果的末尾是0,而0×8和5×8的结果末尾是0,所以另一个乘数末尾是5,或者是0。
如果另一个乘数的末尾是0,那么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0×□8=980,经计算得,10×98=980,所以原来的乘积是10×95=950;
如果另一个乘数的末尾是0,那么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5×□8=980,经计算得,35×28=980,所以原来的乘积是35×25=875。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7.46个35的和是________;78的26倍是________。
1610
【解析】【解答】解:46×35=1610,所以46个35的和是1610;
78×26=2028,所以78的26倍是2028。
故答案为:1610;2028。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这个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倍数。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202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8.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十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十倍,积扩大________倍。
100
【解析】【解答】解: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十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十倍,积扩大100倍。
故答案为:100。
【分析】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扩大十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十倍,那么(因数×10)×(因数×10)=因数×因数×100=原来的积×100。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9.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1
【解析】【解答】解: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1或0。
故答案为:1;0。
【分析】1×1=1,0×0=0,据此作答即可。
【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10.□5×21,当□里填___________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
4、3、2、1
【解析】【解答】解:□5×21,当□里填4、3、2、1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5、6、7、8、9。
故答案为:4、3、2、1;5、6、7、8、9。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如果两个乘数的十位乘起来不进位,那么积是三位数;两个乘数的十位乘起来进位,那么积是四位数。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5、6、7、8、9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1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________×19<600 79×________<6400
________×58<360 630÷________>90
________×39<400 22×18>________
31
【解析】【解答】解:600÷19=31……11,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31;
6400÷79=81……1,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81;
360÷58=6……12,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6;
630÷90=7,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6
400÷39=10……10,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10;
22×18=396,所以横下上最大能填395。
故答案为:31;81;6;6;10;395。
【分析】用小于号右面的数除以小于号左面的数,如果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商;如果没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比商小1的数;
当大于号前面是除法计算时,先用大于号左边的数除以右边的数,如果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商;如果没有余数,那么横下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比商小1的数。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万以内的有余数除法 .
6
10
81
6
39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12.用恰当的方法,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排列(写序号)。
①19×195 ②59×82 ③52×89 ④28×1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解:①19×195=3705;②59×82=4838;③52×89=4628;④28×101=2828;
因为4838>4628>3705>2828,所以②>③>①>④。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分析】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13.学校阶梯教室每排能坐13人,有这样的12排,一共能坐多少人?
小芳是这样算的:13×4×3=156(人)
小明是这样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13×2=156(人)
【解析】【解答】解:小明是这样算的:13×10+13×2=156(人)。
故答案为:13×10+13×2=156(人)。
【分析】小芳的想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排是13人,每组有4排,一共有3组,所以一共能坐的人数=每排坐的人数×每组有的排数×组数;
小明的想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排是13人,先把12排分成10排和2排,那么一共能坐的人数=每排坐的人数×10+每排坐的人数×2。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14.甲、乙、丙三位同学做纸花。已知甲比乙多做了5朵,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2朵,他们一共做了______朵花。
63
【解析】【解答】解:乙做了22-5×2=12(朵),甲做了12+5=17(朵),丙做了12+22=34(朵),12+17+34=63(朵),所以他们一共做了63朵花。
故答案为:63。
【分析】从题中可以得出,①甲-乙=5,②丙=甲×2,③丙-乙=22,
由①得甲=乙+5,代入②中可得:丙=(乙+5)×2,
结合③可以得出乙的值,然后再代入①和③求得甲和丙。
【考点】代换问题,倍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填空题
15.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_____,这个数应该写______位上。

【解析】【解答】解: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3,这个数应该写百位上。
故答案为:3;百。
【分析】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判断题
1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例如:10×10=100,也可能是四位数,例如:99×99=9801。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判断题
17.两个数的积不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 )
正确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的积不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个数的积可能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例如:0×0=0,0+0=0;
大多数乘法计算中,两个数的积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考点】含0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18.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 )
错误
【解析】【解答】解:10×99=990,所以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然后把它们乘起来即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判断题
19.6个35再加上20个35,可列式为35×26。 ( )
正确
【解析】【解答】解:6个35再加上20个35就是26个35,所以可列式为35×26。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这个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20.65×24与42×15的积的末位一定都是0。 ( )
正确
【解析】【解答】解:65×24与42×15的积的末位一定都是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第一个算式中两个乘数的末尾分别是5和4,5和4的积是20,所有积的末尾是0;
第二个算式中两个乘数的末尾分别是5和2,5和2的积是10,所有积的末尾是0。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判断题
21.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只有两个0。 ( )
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20×50=1000,这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但是积的末尾有3个0。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四.计算题
2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1×71=1491 61×81=4941 31×51=1581 81×51=4131
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巧算下面各题。
31×41=________ 71×51=________ 81×91=________
1271
【解析】【解答】解:31×41=1271;
71×51=3621;
81×91=7371。
故答案为:1271;3621;7371。
【分析】从已给的数字可得,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是1,所以积的末尾也是1;
积的前两个数字是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的积;
两个乘数十位上相加的和是积十位上数,若加起来的和大于10,就向百位进一。
【考点】算式的规律
3621
737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四.计算题
23.口算。
42×10= 5×8= 12×30= 34×20= 90×20×2=
218×0= 13×2= 100×17= 54×0= 8×9-9=
25×2= 90×4= 28×43≈ 15×5= 48÷4÷2=
420
【答案】 42×10=420 5×8=40 12×30=360 34×20=680 90×20×2=3600
218×0=0 13×2=26 100×17=1700 54×0=0 8×9-9=63
25×2=50 90×4=360 28×43≈1200 15×5=75 48÷4÷2=6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整十数,先把整十数末尾的0去掉,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出积,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即可;
两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即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0
50
40
26
360
360
1700
120
3600
63
6
680
0
7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四.计算题
24.列竖式计算。
(1)75×16= (2)38×63=
(3)26×52= (4)68×62=
1200
【答案】
(1)75×16=1200 (2)38×63=2394 (3)26×52=1352 (4)68×62=4216
【解析】【分析】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乘两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1352
2394
421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四.计算题
25.脱式计算。
(1)14×19-78= (2)192÷8×78= (3)71×18×5=
188
【答案】 (1)14×19-78
=266-78
=188
(2)192÷8×78
=24×78
=1872
(3)71×18×5
=71×90
=6390
【解析】【分析】在没有小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没有小括号,只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872
639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26.买了4套《童话故事书》,用了240元,每套书有2本,平均每本书要多少钱?
方法一: 方法二:
【答案】 方法一:240÷4÷2=30(元)
方法二:240÷(4×2)=30(元)
答:平均每本书要30元。
【解析】【分析】方法一:平均每本书要的钱数=一共花的钱数÷买的套数÷每套书的本数,据此作答即可;
方法二:一共买书的本数=买的套数×每套书的本数,那么平均每本书要的钱数=一共花的钱数÷一共买书的本数,据此作答即可。
【考点】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2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5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答案】 355÷5×22=71×22=1562(千克)
答:一年可酿1562千克蜂蜜。
【解析】【分析】2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的千克数=每箱蜂蜜一年可酿蜂蜜的千克数×22,其中每箱蜂蜜一年可酿蜂蜜的千克数=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的千克数÷5,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28.小明家2只宠物狗3天就能吃掉1800克狗粮,那么今年暑假中七、八两个月小明家要准备多少克狗粮?
【答案】 1800÷3=600(克)
31×2×600=62×600=37200(克)
答:要准备37200克狗粮。
【解析】【分析】这2只宠物狗每天吃掉狗粮的克数=这2只宠物狗3天吃掉狗粮的克数÷3,七、八这两个月每月都有31天,所以七、八两个月小明家要准备狗粮的克数=31×2×这2只宠物狗每天吃掉狗粮的克数。
【考点】归一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29.15位老师带着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每个班平均34人,他们共租了10辆大客车,每辆客车有48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坐吗?
【答案】 15+12×34=423(人)
48×10=480(个)
423<480
答:车上的座位够坐。
【解析】【分析】先算出春游的总人数,即春游的总人数=老师的人数+班级的个数×每个班的平均人数,然后算出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即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每辆客车有座位的个数×10,最后把春游的总人数与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进行比较,如果春游的总人数大于这10辆大客车一共能坐的人数,那么就不够坐,反之就够坐。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30.有一瓶蜂蜜,熊二第一天吃了总质量的一半,以后每天吃剩下的一半,共吃了3天,还剩15克,这瓶蜂蜜原来有多少克?
【答案】解:15×2×2×2
=30×2×2
=60×2
=120(克)
答:这瓶蜂蜜原来有120克。
【解析】【分析】还剩15克,即第三天没吃的时候是15×2=30克,第二天没吃的时候是30×2=60克,第一天没吃也就是原来有60×2=120克。
【考点】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31.小刚搬一堆砖,每次搬12块,搬了15次正好搬了这堆砖的一半。
(1)这堆砖一共有多少块?
(2)剩下的每次搬10块,还需要搬多少次?
【答案】 (1)12×15×2=360(块)
答:一共有360块。
(2)360÷2÷10=18(次)
答:还要搬18次。
【解析】【分析】(1)这堆砖一共有的块数=每次搬的块数×搬到一半搬的次数×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还需要搬的次数=这堆砖一共有的块数÷2÷剩下的每次搬的块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考点】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32.同学们做操。小丽站在从左边数第12个,从右边数第8个;从前面数第5个,从后面数是第15个。每行的人数同样多,每列的人数也同样多。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操?
【答案】 (12+7)×(5+14)=19×19=361(名)
答:一共有361名同学在做操。
【解析】【分析】队伍的行数=小丽从前面数排的个数+小丽从后面数排的个数-她本身;队伍的列数=小丽从左边数排的个数+小丽从后边数排的个数-她本身;那么一共在做操的人数=队伍的行数×队伍的列数。
【考点】排队论问题,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33.老师出了一道AB×BA=□的计算题(A,B各代表两位数中各位上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已知计算结果是一个四位数,其中个位上的数字是4,其他三个数位上的数字是1,3,5,但不知道这3个数字的位置。正确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
【解析】【解答】解:这个算式是:38×83=3154,所以正确的结果是3154。
故答案为:3154。
【分析】由于个位数字为4,且A、B各代表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且不同,所以可以确定A、B的范围,再对照计算结果。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315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34.王阿姨到商店买了4双袜子和6条毛巾,共花了72元;刘阿姨买了同样的4双袜子和4条毛巾,共花了56元。每双袜子多少元?
【答案】 (72-56)÷2=8(元)
(56-4×8)÷4=6(元)
答:每双袜子6元。
【解析】【分析】从题中可以看出,刘阿姨比王阿姨多买2条毛巾,所以每条毛巾的价钱=(王阿姨花的钱数-刘阿姨花的钱数)÷2,每双袜子的价钱=(刘阿姨花的钱数-刘阿姨买毛巾花去的钱数)÷刘阿姨买袜子的双数。
【考点】1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谢谢您的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