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期中测试 教科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期中测试 教科版 (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23: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科学
期中测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小毅用细铁丝在铁钉上绕了一个环,然后把铁环浸入水中,拿出后环中充满了水(如右图),小毅用它来观察蚜虫的身体结构及 活动,这个装置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因此我们叫它 。
2.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食盐、白糖、 等。
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 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一杯水打开盖子,几天后发现水变少了,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在水中加入白糖、柠檬酸、小苏打,做成柠檬汽水会冒泡,说明产生了 ,这样的变化属于 变化。
4.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体内后要经过许许多多的__________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二、我会选择(每空2分,共50分)
1.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
A.罗伯特?胡克 B.列文虎克 C.贝克兰
2.古代用米汤写密信,再用碘酒来涂抹显字,其实是利用了淀粉遇到碘变成(  )的反应原理。
A.黑色 B.黄色 C.蓝色
3.踩扁的易拉罐是(  )。
A.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B.形态发生变化 C.两者都不是
4.小明用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小明观察到的细胞图是(  )。 A. B. C.
5.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糖浆,这一段变化过程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在做“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这个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铁钉扔进硫酸铜溶液中???
B.用手拿着铁钉直接接触硫酸铜溶液
C.用镊子夹住铁钉的一端,使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7.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     B.空气    C.细菌
8.下列古诗词中的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一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9.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
A.没有什么变化    B.熄灭    C.燃烧的更旺 
10.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是( )。
A.空气 B.光 C.电 D.理想
11.铁锈的颜色是棕红色的,而铁的颜色是( )。
A.棕红色 B.淡黑色 C.银白色
12.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13.小苏打是一种( )。
A.白色大颗粒   B.白色粉末状颗粒 C.液体
14.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木柴燃烧 B.铁栏杆生锈 C.用醋除去壶中水垢 D.水结成冰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最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16.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老花镜 B.一滴水珠 C.近视镜
17.(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18.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A.200 B.2000 C.200万
19.使用滴管时,正确的方法是( )。
A.先用手捏住滴管的皮囊,再把滴管放进药瓶吸取药水
B.先把滴管放进药瓶,再用手捏住滴管的橡皮囊,然后松开
C.直接把滴管放进药瓶再拿出来即可
20.下面是三种放大镜的侧面图,它们的直径大小一样,其中图像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21.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B.细胞能吸收生命所需的物质,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C.人体中所有细胞都能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22.苍蝇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爬行,这和(   )有关。
 A.身体的构造  B.翅膀的构造    C.足的构造
2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实际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 )的。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24.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就能看到( )。
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颜色变深
C.铁钉上有红色物质(铜)附着
25.爷爷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比实际的鱼大是因为( )。
A.鱼缸中装有放大装置
B.装满水的圆形鱼缸有放大作用
C.无法确定
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8分)
1.将下列水中微生物图片与其名称连接起来。

变形虫 草履虫 船形硅藻 鼓藻
2.将下列伟人与其作出的贡献连接起来。
罗伯特?胡克 发现命名细胞
格罗斯泰斯特 发现微生物
培根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列文虎克 设计制造眼镜
四、探究题(每格2分,共30分)
1.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把观察材料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载玻片 盖玻片 胶头滴管 小刀 吸水纸 镊子
(1)先用   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   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表皮轻轻地划出“#”字,然后用   轻轻地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   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   从另一侧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2.物质的变化:小毅发现实验室里有6个盛放药剂的容器标签丢失,但能肯定的是瓶中装有6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白醋、水、食用油、碘酒、淀粉、小苏打。小毅想进行鉴别,分别提取了一些样品放入烧杯进行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A与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A与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
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
在进行混合的时候还发现:打开E瓶时马上能闻到有刺鼻的酸味。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帮助小毅鉴别容器里的物质,重新标上正确的名称:
A是 ,B是 ,C是 ,
D是 ,E是 ,F是 。
(2)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泡,此时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______。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___________,这种气体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
(3)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现有两颗花生,其中一颗已发芽,一颗没有发芽。小毅从两颗花生上各取一片子叶,分别滴上一滴碘酒,过一会儿后,未发芽的花生上出现蓝色物质,已发芽的没有变化。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参考答案
一、我会填空
1.厚 薄 凸透镜 2.晶体 味精 3.实际存在 物质 物质 物理 气体 化学 4. 化学
二、我会选择
1-5.ACBBB 6-10.CADBD 11-15.CBBDC 16-20.CACAA 21-25.CCBCB
三、连线题
1.水中微生物图片及名称。

变形虫 草履虫 船形硅藻 鼓藻
2.伟人与贡献。
罗伯特?胡克 发现命名细胞
格罗斯泰斯特 发现微生物
培根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列文虎克 设计制造眼镜
四、探究题
1.(1)小刀 (2)胶头滴管 (3)镊子(4)盖玻片(5)吸水纸
2.(1)小苏打 淀粉 碘酒 食用油 白醋 水
(2)很冷 熄灭 二氧化碳
(3)未发芽的花生子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已发芽的花生子叶中的淀粉在发芽过程中被消耗掉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