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测试卷(A) 教科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测试卷(A) 教科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23: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测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食盐、白糖、 
   等。?[]
3.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
4.蚜虫靠吸食植物体上的    生活。?
5.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    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
6.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    有关。
7.微生物也是    ,具有与其他生物一样的特征。?
8.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蚕豆叶肉细胞上有许多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  )
2.微生物没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  )
3.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  )
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5毫米大小的微生物体。
(  )
5.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6.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
7.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  )
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100万倍。
(  )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
10.每个生物体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
A.老花镜
B.一滴水珠
C.平玻璃片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3.显微镜上靠近载物台的镜头叫(  )。
A.反光镜
B.物镜
C.目镜
4.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
B.足内侧
C.腹部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A.200
B.2000
C.200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  )对触角。
A.1
B.3
C.4
9.下列物体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
A.食盐
B.雪花
C.玻璃
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
11.(  )最早发现微生物。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格罗斯泰斯特
12.我们可以用(  )来观察新冠肺炎病毒。
A.放大镜
B.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13.人们根据昆虫的(  ),发明了蝇眼照相机。
A.单眼
B.头部
C.复眼
D.腹部
14.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大小,用(  )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
A.眼睛
B.放大镜
C.显微镜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13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 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将材料与所属的类别连起来。
松香                  白糖
珍珠        晶体        雪花
琥珀        非晶体       玻璃
碱面                  食盐
五、探究题(共25分)
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5分)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7分)
(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
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13分)
(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烧杯             盛放液体
碘酒             染色
裁纸刀            吸取多余的水分
吸水纸            切割洋葱
(2)小明准备利用以上材料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标本,他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
②用滴管向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染液。
③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⑤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请将小明的操作步骤按正确的顺序写下来(填序号):
    →    →    →    →    。?
聪明泉(共5分)
蒸馒头时,为了使馒头松软,在和面时往里面加入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并排出二氧化碳,使馒头内部疏松多孔。
你知道这种微生物是什么吗?        。?
2.人们通过研究,知道了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吃的食物中,有许多与微生物的作用密不可分,请举两例。
 。?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1.凸透镜 厚 薄 2.晶体 味精 3.细胞 细胞 4.汁液
5.透明水晶 培根 眼镜 6.脚的构造 7.生物 8.叶绿体
二、1.√[]
2.× 解析:细菌在条件恶劣时有休眠体帮助渡过不良环境,条件适宜时再转化为细菌。病毒有结晶体,在条件恶劣时可渡过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再转化为病毒侵染细胞。
3.√
4.× 解析: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觉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0.2)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5.√
6.× 解析: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7.√
8.× 解析: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9.√ 10.×
三、1.C 2.C 3.B 4.B 5.C 6.B 7.C 8.A 9.C
10.C 11.A 12.C 13.C 14.B
四、1.
2.
五、1.
2.(6)(3)(2)(5)(7)(1)(4)
3.(1)
(2)③→④→①→⑤→②
聪明泉、1.酵母菌 2.酸奶、腐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