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期末测试(二) 教科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期末测试(二) 教科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23: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
2.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    等。?
3.大熊星座的显著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小熊星座上有一颗著名的星星,叫    。?
4.目前我们处理垃圾的基本方法有:    和    。?
5.世界是由    构成的,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灭火。 (  )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一致的。 (  )
3.光年是时间单位。 (  )
4.蚜虫只有针眼那么大,它是草蛉的天敌。 (  )
5.雪花很容易融化,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
7.现在,人们利用哈勃望远镜已经能观测到宇宙的边缘了。 (  )
8.我们用电镀、喷油漆等方法来防止自行车生锈。 (  )
9.废电池是一种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垃圾。 (  )
10.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视野范围也越大。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面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白糖加热后变黑 C.火柴燃烧
2.(  )最早发现微生物。
A.格罗斯泰斯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直径是地球的(  )。
A.四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八分之一
4.我们可以用(  )来观察流感病毒。
A.放大镜 B.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看到现象最明显的是(  )。
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颜色变浅 C.铁钉上有物质(铜)附着
6.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A. B. C. D.
                            
7.下列宇宙空间中,范围最小的是(  )。
A.银河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8.在晴朗的夜晚,上半夜看不到月亮的是农历(  )。
A.初三 B.十五 C.二十七
9.空气是我们生命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制订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B.停止生产大卡车
C.用烟囱把废气排到高空
10.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眼虫 B.蚜虫 C.喇叭虫
11.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  )。
A.海水 B.浅层地下水 C.深层地下水
12.使用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察星星时,活动观星图(  )便于观察。
A.举过头顶水平放置
B.向北竖直放置
C.水平放置于地面
13.下列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的是(  )。
A.碎菜叶、果皮 B.玻璃瓶、塑料瓶 C.电池、树木落叶
14.太阳系中,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叫做(  )。
A.彗星 B.流星 C.卫星
15.关于物质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岩石不会发生变化
B.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C.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11分)
1.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的图像,请将右边的名称与图像中对应的构造用线连接起来(如果图中有很多气孔、细胞壁、细胞核,只需连一个就可以了)。
71882051435气孔
细胞壁
细胞核
2.物质的变化。
焚烧垃圾                  熔化玻璃制造仪器
燃烧天然气      化学变化      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西瓜腐烂        物理变化      制作柠檬汽水
把铁熔化后制成锅              温度计遇热液柱上升
五、探究题(共29分)
1.《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热播,好多人被“章丘铁锅”圈粉,原来章丘手工铁锅制造要过十八遍火候,在一千度高温下,生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此降低铁中的含碳量,使铁锅更加坚韧。在制作过程中,除了高温,还要经受无数次敲打,不断改变它的形状,直到锅如明镜。(10分)
(1)本文中“章丘铁锅”的制作过程,有哪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写一个。(4分)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    、产生沉淀物、产生    等。(2分)?
(3)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要比空气    (填“重”或“轻”),而且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2分)?
(4)铁质的厨具容易生锈,下列    最适合铁锅的防锈,    铁锅最易生锈。(2分)?
A.涂上油漆 B.放在通风处 C.用盐水擦洗
2.在《微小世界》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  )。(2分)
A.叶表皮上的气孔 B.味精晶体 C.草履虫
(2)将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正确排列:     。(2分)?
①准备两个放大镜 ②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③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3)如果实验中要将显微镜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注视    (填“目镜”或“物镜”)。(1分)?
3501390163830(4)右图是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由甲变为乙,则装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2分)
A.右上方 B.左下方 C.右下方
(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小明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又换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后,视野里看到的细胞会(  )。(2分)
A.更多、更大 B.更少、更小 C.更少、更大
3.在《月相变化》一课的学习后,2020年5月1日起小明同学观察了一周的月相并做了观察记录。请根据记录表回答问题。(10分)
公历
5月1日
5月2日
5月3日
5月4日
5月5日
5月6日
5月7日
月相
(1)5月3日那天下雨,小明没能观测到月相,请你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帮他把月相的样子画在表格中。(2分)
(2)小明观察到的月相发生在农历的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2分)?
(3)小明在观察时发现白天也有月相,想对白天的月相持续观察一个月,观察时间比较合适的是(  )。(2分)
A.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
B.农历上半月在清晨,下半月在傍晚
C.农历上半月在傍晚,下半月在清晨
(4)2018年8月11日,我国很多地方在白天看到太阳圆面被遮住,天色转暗,又慢慢生光、复圆。这种现象叫    ,一般发生在农历    。(4分)?
聪明泉(共5分)
小明在玩具店买了一个自动跷跷板(如图)。装上电池通电后,玩具里的电磁铁产生磁性,小猫端下落。这时A和B两个触点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因为玩具中的小狗比小猫重,所以小狗端下落。如此重复,跷跷板的两端就会自动不停地上下升降。
1.装上电池通电后该套装置发生了能量转换,如    转化为    。(2分)?
2.装上电池后,小猫端下落的原因是  。(2分)?
3.小明正玩得起劲,跷跷板突然停在图中的位置不动了,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1分)?
参考答案
期末测试(二)
一、1.环形山 2.水污染 大气污染(空气污染) 白色污染 3.北斗七星 北极星 4.焚烧 填埋 5.物质 变化
二、1.√ 解析: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2.× 解析: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相反的。
3.× 解析: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4.× 解析: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5.× 解析:雪花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是晶体。
6.× 解析:细菌是微生物,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7.× 解析:目前科学家还未能观测到宇宙的边缘。
8.√ 解析:电镀和喷油漆都能隔绝空气和水来防止自行车生锈。
9.√ 解析:废电池是有毒有害垃圾,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10.× 解析: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三、1.A 2.B 3.A 4.C 5.C
6.A 解析:放大镜中心厚度越大,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7.B 8.C 9.A 10.B 11.B 12.A 13.A 14.C
15.C 解析:所有的物质都会变化,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
四、1.
2.
五、1.(1)无数次敲打改变铁锅形状 生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发光发热 气体 (3)重 不支持 (4)A C 2.(1)B (2)①④②③ (3)物镜 (4)B (5)C
3.(1) (2)上半月 (3)C (4)日食 初一
聪明泉、1.电能 磁能 2.电磁铁通电产生的磁性把小猫下面的铁片吸引下来 3.电池没电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