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期末测试(三) 教科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期末测试(三) 教科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9 23: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    ;蟋蟀的“耳朵”长在    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    眼。?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让偏右的图像出现在中间位置,玻片该往    移动。?
3.氧在有水的环境下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才会生成一种叫氧化铁的物质,这就是    。?
44945301790704.如右图的月相会发生在农历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
5.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铁钉放入其中会发生    变化。?
6.太阳系中唯一自己会发光的恒星是    ,太阳系还包括    大行星。?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不能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太阳,因为很容易灼伤眼睛。
(  )
2.除夕夜天气很好,一轮明月当空照。
(  )
3.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
4.恒星就是永恒的星球,它们永远不会消亡。
(  )
5.电池属于有毒有害垃圾,不能随便丢入垃圾筒。
(  )
6.生活垃圾是毫无用处的废弃物,所以全部要填埋和焚烧。
(  )
7.烧开水时,能看到锅外冒出大量热气,这是化学变化。
(  )
8.新冠病毒、病毒H7N9都属于微生物。
(  )
9.空气污染、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全球土地荒漠化,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  )
10.用沉淀、过滤的方法可以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老花镜
B.近视镜
C.一滴水珠
2.将显微镜原来标有“10×”的目镜,更换成“16×”的目镜,观察到的图像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组成了“夏季大三角”的是天津四、织女星和(  )。
A.牛郎星
B.小熊座
C.狮子座
4.目前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
B.风能、水能、太阳能
C.风能、水能、煤炭
5.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6.导致米饭在口腔里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
A.牙齿
B.唾液
C.微生物
           
          
          
7.一个月中不可能出现的月相是(  )。
A.
B.
C.
D.
              
             
8.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了(  )。
A.昼夜变化
B.月相变化
C.四季变化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宇宙在膨胀
B.恒星在运动
C.光年是时间单位
10.将燃烧一张纸和折叠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前者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11.在新型垃圾填埋场里用来防止污染地下水源的部位主要是(  )。
A.衬垫
B.过滤液处理池
C.气体排放管
12.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3.老师布置观察星空的任务后,小月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在自家小区草地上始终只能观察到少数几颗星星,你觉得最适宜观星的地方是(  )。
A.小区楼房的楼顶
B.郊外的山顶
C.城市里的广场
14.收割农作物后留下的大量秸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做饲料
B.就地焚烧
C.制沼气
15.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15分)
1.月食成因的模拟实验中,下列材料或操作分别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
手电筒                月球
乒乓球                地球
玻璃球                太阳
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乒乓球的影子落在玻璃球上    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食现象
2.给下列的变化用连线的方法分类。
蜡烛熔化成蜡烛油
水蒸发了
铁块打造成刀
物理变化
瓷器摔破了
饭菜馊掉了
火药爆炸
气球爆裂
化学变化
热水变冷
削好的苹果会变色    
        
  高粱酿酒
五、探究题(共25分)
1.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雾是自然天气现象,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小水滴;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PM2.5)。这些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10分)
(1)你认为雾霾会直接对人的(  )造成危害。(2分)
A.血液循环系统
B.消化器官
C.呼吸器官
(2)人们在雾霾天露天锻炼身体,你认为(  )。(2分)
A.有利于身体健康
B.不利于身体健康
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于身体健康
(3)造成雾霾的最主要原因是(  )。(2分)
A.人为的环境污染
B.气温低
C.无风
(4)雾霾天,你应该怎样做来保护自己?(写出两点)(4分)
2.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微生物的方法:(10分)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
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
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1)一星期后小明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分别取了一滴水,分别用显微镜观察,除了②号烧杯中的水,你认为还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    号烧杯里的水。(2分)?
4237355198120=(2)显微镜下小明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  )。(2分)
A.变形虫
B.草履虫
C.喇叭虫
(3)该实验说明:微小生物与常见的生物一样,生长需要    和    等条件。(4分)?
(4)以上描述的“小明研究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小生物”的实验属于(  )。(2分)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观察实验
3.在一杯清水中滴一些淀粉糊,用筷子搅拌均匀,分别装在A、B两个小瓶中。(5分)
(1)在A瓶里滴一滴碘酒,可以观察到瓶中物质    (填“会”或“不会”)变色,这是因为        。(2分)?
(2)在加热后的B瓶里加比较多的唾液,盖上瓶盖摇晃几分钟后,再滴入碘酒,可以观察到瓶中物质    (填“会”或“不会”)变色,这是因为 。(3分)?
聪明泉(共5分)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遍的天文现象。
1.这种天文现象是    。(1分)?
2.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  )。(2分)
A.初一
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
D.二十二或二十三
3.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2分)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月球——太阳
C.月球——太阳——地球
参考答案
期末测试(三)
一、1.细毛 足 复 2.右 3.铁锈 4.上半月 5.蓝色
化学 6.太阳 八
二、1.√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直接用放大镜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
2.× 解析:除夕夜是农历三十,看不到一轮明月。
3.√ 解析:水的三态变化只发生了形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4.× 解析: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5.√ 解析:电池是有毒有害垃圾,要放入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桶。
6.× 解析:生活垃圾特别是厨余垃圾可以用来堆肥,不需要全部填埋和焚烧。
7.× 解析:烧开水冒出的热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是物理变化。
8.√ 解析:像病毒、细菌等这些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都是微生物。
9.× 解析:环境问题之间有联系的,比如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0.√ 解析:沉淀和过滤是污水净化的处理方法,可以把杂质分离出来。
三、1.B 解析:近视镜是凹透镜,没有放大作用。
2.A 解析:目镜倍数变大,观察到的图像会变大,但视野会变小。
3.A 4.B 5.B 6.B 7.C 8.B 9.C 10.C 11.A 12.C 13.B
14.B 解析: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环境。
15.C
四、
1.
2.
五、1.(1)C (2)B (3)A (4)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
2.(1)③ (2)B (3)适宜的温度 营养物质 (4)A
3.(1)会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 (2)不会 淀粉遇唾液分解了
聪明泉、1.日食 2.A 3.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