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北京) 一年级上册美术 第15课 特色小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北京) 一年级上册美术 第15课 特色小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29 19:5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特色小吃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美术 学段:小学 年级 一年级上册
相关 领域
造型 表现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美术》
出版社:北京教科院 人民美术出版社 合编 出版日期:2002年5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在第14课《早餐》学习的基础上,以探究北京特色小吃为题材的“综合?探索"领域课程。本课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南关十八个半截胡同特色小吃及其形、色特点,体验制作这些特色小吃的方法。
理论依据: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本课着重从图像识读和文化理解两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图像识读,就是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读和解读。图像识读的表现是: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能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能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与作用,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文化理解素养的表现是: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在编写上既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游戏性,又注重愉悦性和体验性,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小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探究老北京的特色小吃,使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饮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 结合“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 通过教材上的几个教学板块以及提示图片和文字, 引导学生交流南关小吃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特点,并体验制作特色小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在南关,小吃吃的不仅是一种“味儿”,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悠然得的态度。 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展开教学,为学生呈现出丰富、 多元的美术课堂学习氛围和情境。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南关特色小吃的文化,可以请学生欣赏关于南关小吃的视频,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评价来了解小吃的外形、 色彩、装饰及文化背景。
因为 《美术课程标准》对1级学生在“综合·探索” 领域的活动要求较低,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学习内容运用以造型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举办“南关特色小吃节”,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展开学习体验。
教学方式:讲授法、启发感受式、自主探究、演示法
教学目标
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南关特色小吃的相关知识。
(2)运用揉、搓、压、捏、卷、拧等泥塑基本方法,制作特色小吃。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掌握用彩泥制作南关特色小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间的交流互动,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南关传统特色小吃,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学生对家乡小吃的热爱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南关特色小吃的形、色之美,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特色小吃形,色、装饰的特点。2.教学难点:运用彩泥有创意地表现出特色小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儿歌:麻花糖耳朵,茶汤豌豆黄,年糕开口笑,北京小吃美名扬!出示课题《特色小吃》 齐读儿歌,
欣赏图片
感受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一、在我们身边的南关十八个半截胡同里,也藏着很多美味的特色小吃,我们来了解一下。
驴打滚
艾窝窝
大麻花
糖火烧
豌豆黄
糖卷果
如何用彩泥来制作小吃呢?
复习彩泥基本技法:揉、捏、按、压、搓、卷
三、探究:
(一)驴打滚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是什么颜色的?怎样制作的?(板书)
教师示范驴打滚的做法:
揉黄色泥团
搓成长条,压扁
揉棕色泥团
搓成长条,压扁
两片重叠
向一端卷起,完成
(二)在做什么特色小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板书)
表面光滑吗?怎样处理?
揉白色彩泥球
用工具戳小点
用彩泥搓成小球粘贴
红色小点装饰
做大麻花运用了什么技法?芝麻如何表现?(板书)
选黄色和棕色彩泥搓两根长条
拧在一起固定
装饰芝麻
四、分析欣赏其它小吃的形状、色彩、装饰及制作方法。
1、糖火烧
2、豌豆黄
五、看书,欣赏其他小吃的外形、色彩、花纹。
了解南关十八个半截胡同的美食,说出它们的名称。
学生回答彩泥制作的技法。
复习彩泥基本技法:揉、捏、按、压、搓、卷
看图片,思考问题。
说一说驴打滚的制作方法、材料、颜色、形状特点。
驴打滚的形状是小方块,颜色是黄色和棕色
制作方法用到了卷的技法。分享答案。
艾窝窝
圆球形、白色的
表面不光滑,分析方法
凹陷和凸起
有红点装饰
大麻花长条形、棕黄色
运用搓、拧的技法
芝麻可以用笔点也可以用黑色搓小点粘贴
观看教师示范
学习制作方法
糖火烧是圆饼形状、棕色和白色混合,点红点。
豌豆黄是菱形、橘黄色、有红点装饰。

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学生引入身边的十八个半截胡同,了解身边的美味小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巩固旧知识。
知道南关小吃的名称,制作过程、材料和外形特点。感受小吃的形色之美解决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素养,即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花纹等形式特征。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教师示范,运用彩泥有创意地表现出特色小吃。初步解决难点。
发散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作品有图可依,丰富作品种类。
艺术实践 实践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举办一个南关特色小吃的美食街。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成为今天的擂主。
1种类丰富
2造型美观
3颜色准确
聆听要求,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 在实践中加深对特色小吃的形色之美的了解。落实难点
: 运用彩泥有创意地表现出特色小吃。
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
评价:介绍本组作品小吃种类有哪些?造型是否美观?颜色是否准确?
教师点评:
同学们的作品非常棒,很逼真但是不能吃哦!如果大家对南关小吃感兴趣,请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到胡同里寻找这些美味的小吃,大饱口福吧!我们的南关小吃美食节举办的非常成功! 自评、互评
介绍展示作品种类、形色之美。
学生欣赏作品,发表见解。 学会评价人别的作品,欣赏作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传统小吃文化的理解,激发探寻的兴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