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景:政治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
隋初户口登记多有
民间谎报户籍信息、逃避赋税的现
作用:加强了国家对编户的掌控;增加了财政收
程度上整顿了吏
)特点:其创制以农本思想为指
府强力颁行;功能丰富全面,形式规范细致。(2分,答
影响:加强了政府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有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力及土地资源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
学技术成果转
度大大加快;推动
平应用型高校建设及实用人才教育的发展
战后的美国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
技术为主导的
新经济模式奠定了基
特征:重视学习西方工业技木。(2分
成因:近代民族
发展需要;民族危机的深重;洋务运动提
支术具
著的相对优势。(6分,答
期:民国时期
特征:追求学科的完整
立教育体系的发展;国民政府在教育方面得到了苏联援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局势的影响;集中集约
教育经费、提高拔尖人才培养效率。(6分
特征:基础性和专业性并重。(2分
成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初期,基础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合
教育经费投入的需要。(6分,答出三点
特征: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
成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深化改
大开放需要国际一流人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
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提
答出三点
期即可,“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取代詹姆
子玛丽共同成为英国新的国家元首
助议会这一平台通过《权利法案》,对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等加以限制,从法律
法下”议会至上”的原则
高二历史考试,参考答案第1页
价:《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政治形势基本稳定下来;奠定
宪制的法律基础;为其他国家
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参考;(4分
点即可)对国内封建势力做了较大妥协,保
制和贵族上议院,导致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曲折漫长。(3分)
题
阐述:鸦片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屈辱,也导致西方文明涌入国门洞开的中
起,有识之士就开始
改造中国的道路探索。两次鸦片战争之际,阶级矛盾激化、边防危机
些地主官僚
进外国技术到改革经营模式,与西方展开商战
利权的变化,刺激
族资本主义
方的经济侵略,虽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
国真正实现近代
西方文明的方式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先进
将引进技术和抵
起来,彰显
家国情怀,为新经济因素和新兴社会
成长奠定了基
题:“洋为中用
阐述:十月
胜利和巴黎和
武装夺取政权的具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外部文明采取“去粗取精”“洋为中用”的态度,对外部先进文明有鉴
加以吸收,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继承创新,成功将中华民族带上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2分
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种政治形式更能保障自己的利益,适合自己的需要,而把无限的君主权力,限制在有限的宪
法范围之内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秀艳《世界通史·卷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廉展开宣传攻势的目的及结果。(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保障自己利益的具体做法,并对
其进行简要评价。(10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如何面对外部世界是近代以来一直横亘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中国人来说,
列强既是入侵者,又是先进文明的传入者,排斥还是学习,一直是中国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屈辱的经历,使包藏亡我之祸心的异族形象长久地存在于数代中国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在与入侵者的斗争中,在向西方文明的学习中,中国改造了自己,走上了一条既与自己的过
去不同,又与外国有别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
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高二历史考试第6页(共6页)
高二历史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地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统治者派出亲属或可靠的大臣率军去被征服之地建立有城墙的要塞,在那些难以按照周
礼构筑城塞的地方,周王承认当地酋长的地位并赐予其爵位,爵位可以继承,但他们有向周王
提供兵役缴纳赋税的义务。材料描述的是西周
A.礼乐制的完善
B.世官制的局限
C.宗法制的设计
D分封制的实施
2.表1所示为秦汉时期有关“博士”的简介。表中信息反映出
表1
时代
主要职能
秦朝至汉初
掌管天下(百家)文献,为皇帝充当顾问
汉武帝以后
整理并教授儒家经典,主持太学工作,旁听政务会议
A.秦朝文化制度遭到废弃
B.儒学吸收百家思想成为正统
C.儒家的政治影响力增强
D.百家争鸣开始进入总结阶段
3.公元203年,曹操发布了《论吏士行能令》,批驳了下级“军吏虽有功、能”,但“德行不足堪任郡
国之选”的议论,提出了“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的选官准则。此举重在
A.抑制武将,弘扬儒学
B打击豪强,奖励军功
C.革新吏治,提倡节俭
D.发展生产,复兴汉室
4.唐代法律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有严格的规定。公元8世纪中叶,有人因为在长安城坊的外
墙上打洞以获得通往主要街市的直接出口而受到处罚。这种“知法犯法”的行为反映出唐代
A.官方严厉打击违法娱乐行为
B.城市社会治安面临较大挑战
C.沿街设店受到市民广泛欢迎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坊市制度
【高二历史考试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