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它是啥东西》教案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9课《你说它是啥东西》
执教者:邓茜文
三、教学对象:一年级下册
四、教学课时:第1课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音乐资料、钢琴
六、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你说它是啥东西》;
2、把握好歌曲节奏,并能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3、认识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并能用其为歌曲伴奏。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唱歌《你说它是啥东西》;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1、唱好附点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伴奏。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孩子们的眼力,看谁眼睛最厉害。(出示动物局部图片,让学生猜动物),闯两关,由简单到难。
(二)、正式学习:
1、师:刚才同学们的眼睛都很厉害,那我们的小耳朵也像眼睛一样厉害吗?(播放歌曲前两段,让学生猜一猜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动物)。
生:不知道。
师: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歌曲里的歌词是什么。(出示前两段歌词,让学生按照节奏跟着朗读),现在猜出来是什么动物了吗?
生:猜不出。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是一个什么动物。(播放第三段音乐)学生回答。
2、师:驯鹿又叫做角鹿,因为他们的角非常的大,角的分支很多,在中国,主要生活在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它也是圣诞老人的雪橇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驯鹿长什么样子。(播放驯鹿的图片)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跟驯鹿有关,现在我请同学们听一听,并拍一拍你们的手为歌曲伴奏。(播放音乐)
设计思路:让学生分段感受,是让孩子们更清晰的听见歌曲,对歌曲加深印象。第二遍听音乐,让学生跟着拍手,一是为了让孩子感受节拍,二是为后面用打击乐器伴奏打下基础。
4、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按照节奏朗诵一下歌词。
5、师: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唱简谱。
6、师:跟着老师的伴奏一起来演唱一下歌曲《你说它是啥东西》。
7、师:现在要进行挑战一下,大家分为甲乙两组,进行比赛演唱。
设计思路:学习歌曲演唱,在演唱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够准确的演唱出歌曲,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信。
8、师: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朋友,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位朋友是谁?
生:双响筒。
师:对!就是双响筒,那双响筒两边的筒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谁能听一听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
生:音的高低不同。
师:非常正确,高低不同。那现在一起来学着用。(出示节奏2/4 X X | X X ||),我们要更上一层楼,来试试更难的节奏(2/4 X XX | X X ||).(老师带读)
9、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双响筒,现在来认识另一个朋友(拿出铃鼓)
生:铃鼓。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识它,那有谁知道有几种使用方法吗?
生:两种,一种拍,一种摇。
师:那我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示范一下。
师:我们摇的时候是上下摇,还是左右摇呢?对,是左右摇,这样产生的声音才好听才清脆。
师:出示节奏(2/4 X(敲) X(摇) | X(敲) X(摇) || ,2/4 X(敲) X(敲) | X— (摇) ||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敲一敲,摇一摇。
(给同学发小乐器)
10、师:请有打击乐器的同学,跟着老师一起来,为歌曲伴奏。没有拿到乐器的同学,请进行演唱。轮流交换演唱,并请同学单独上来进行表演。
设计思路:从认识双响筒和铃鼓开始,从使用方法慢慢的加入节奏,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两种小乐器的使用方式,。请全班展示到个别同学上台展示都很好的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