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趣的拓印》
年级
一
学期
一
单元主题
奇妙的印迹
教材
上教版
类型
版画印刷
评价模块
绘画
课时
1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一年级美术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奇妙的印迹《有趣的拓印》,属于“造型表现”主题中的“绘画”学习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是:能在生活中寻找有凹凸感的物体,用磨拓的方式提取物体表面的肌理,并通过联想添加成画。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源自上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材,第六单元《奇妙的印迹》中的二节课《有趣的拓印》。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拓印的方法,尝试运用多种生活中有凹凸纹里的物品进行拓印,感受拓印纹理的艺术美。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低年龄儿童特别喜欢操作探索,对用铅笔或者蜡笔在纸上磨拓,就可以获得自然界或生活中物体的纹理会有强烈的兴趣,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的拓印技法经验,印象更加深刻。这个年纪的学生很少关注事物细节的变化,缺乏对细致纹理美的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拓印;学会用磨拓的方法拓印实物纹理;知道生活中各种凹凸物体的不同纹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实践中,探究讨论磨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不断的尝试中,能较清晰完整的磨拓各种凹凸物体的纹理;用磨拓的纹理装饰服装主题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物体凹凸纹理的美,体验拓印的乐趣,提高细心发现细节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用磨拓的方法拓印实物纹理。
难点:能感受到纹理的美,并完整清晰的磨拓出各种物品的纹理。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1.磨拓各种生活中凹凸不平的物品
2.拼贴出服装主题的作品。
作业要求:
1.拓印纹理清晰2.作品造型完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关键提问
评价要点
一、游戏导入
1.魔术游戏:教师磨拓树叶。
2.学生讨论拓印的初步方法。
3.教师介绍拓印:利用有凹凸的平面物体,用纸和涂色工具,把凹凸纹理复印在纸上的方法叫做拓印。
4.引出课题《有趣的拓印》
你觉得老师是怎么做的?
树叶的叶脉有什么特别之处?
叶子的两面凹凸感都一样嘛?
能否发现老师在磨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方法。
能否感受发现树叶表面是有凹凸纹理的。
设计意图:用魔术游戏激发学生拓印探索的乐趣。通过观察和讨论初步了解拓印方法,并能观察注意到树叶的凹凸纹理。
二、探究与讨论
1.学生初步尝试拓印,自主探究磨拓清晰完整的方法。
2.通过与同学和教师拓印作品的对比,发现磨拓的技巧。
3.观看拓印正确示范视频,在示范儿歌中总结关键词。
⑴.按压
⑵.蜡笔平躺
⑶.力量轻且均匀
(4).仔细磨拓外形
4.个别同学演示学到的磨拓方法。
你们在玩拓印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吗?
这两张拓印作品有什么不同?
如果没有按压住,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能否在初步磨拓树叶的过程中,发现磨拓的技巧,以及不同的效果。
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中找到磨拓树叶的技巧,并在提问和总结中,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视频的设计帮助学生不仅探究更学会整理思路,抓住技术运用的关键点,如按住、蜡笔平躺、注意外形轮廓,轻而仔细等等。
三、发现与尝试
1.观察发现生活中各种物品磨拓后的纹理,介绍作业单。
2.学生探索磨拓各种物品,根据作业单的内容找到相对应的物品和纹理。
3.教师示范利用各种拓印的纹理,拼贴成各种服装的造型。
4.学生再次操作,完成作品。
你知道这张纹理是用什么材料进行磨拓的吗?
能否运用磨拓技术拓印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在完成作业单的探索中能否体验纹理的美。
设计意图:
作业单的设计帮助学生有目的的探索除树叶以外的生活物品,在磨拓过程中对自己喜爱的纹理进行感受和记录;探索中更能让学生多一些磨拓的尝试,反复练习磨拓技术;将磨拓的纹理迁移运用于生活中服装的设计,进一步感受纹理之美。
四、作品展示
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拓印的纹理
设计意图:在评价中学会观察同伴和自己的作品,在比较中进一步总结磨拓技巧和感受作品中纹理的美感。
五、拓展
观看《石碑拓印》视频
是否对更多的拓印学习感兴趣。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拓印的起源;感受拓印艺术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对继续拓印创作感兴趣。
板书设计
课题: 有趣的拓印
注意:手按住
蜡笔躺下
轻轻的摩
仔细的拓
要求:外形完整、纹理清晰
美术作业
评价标准
优
磨拓出清晰色彩鲜艳的纹理;组合出美观的服饰主题作品
良
较清晰的纹理;组合出服饰主题的作品
合格
有纹理的服饰主题作品
需努力
磨拓有破损不清晰;作品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