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30 05:4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
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
约14课时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4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
(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
(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
(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
(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准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
(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
(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
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三)在比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张纸。教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后教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
2.1000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
(二)数一数。练习十六的第1题、第2题。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