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
卡上
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分配录用等经济
因素,成为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特别是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人口流动,使自然状况
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1),完成1
~2题。
1.图示反映该村
A.位于广东省沿海地区
000
B.生育率较高
40
C.村办企业发达
D.迁移人口多
252015105
分比。101520
2.针对该村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有
①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②增加科技
创新型企业的投入③制定“城归”人员
创业的优惠政策④加大贫困村民的扶持力度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沿海某地区2000~2015年总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和城市人口变化如
表一所示。其中,2000至2010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大体相当。据此完成3~4题。
表
2010
人口(万人)
年份
2000
2015
总人口
533
514
户籍人口
453
城市人口
219
12
365
高一地理第1页(共8页)(2021.4)
3.表中所示时期内,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4.2010-2015年,该地区人口的变化,最可能出现了
A.经济负增长
B.逆城市化现象
C.产业结构调整
D.环境容量缩小
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地区,因自然状况和人文状况的巨大差异,导致环
境人口容量产生明显差异。我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绘制出两地区部分
资料对比表(表二),据此完成5~6题
表
项目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載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5.导致图中两地区环境容量差异的因素是
①人均消费水平②气候资源③纬度位置④生物资源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提高青海、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错误的是
A.开发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B.适度增加旅游业的开发力度
C.扩大耕地规模
D.加强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人口数量的动态普查,可以为国家和地区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读我省“甲城市人口
增长率曲线图”(人口迁移率=迁入率一迁出率)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
线图”(图2),完成7~8题
人口迁移率
人然增长率
7.甲城市人口呈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B.②
D.④4
乙
8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
图2
然增长率影响,那么一
A.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口的年龄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的关系日趋
明显,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图3为四个国家的年龄结构
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读
高一地理第2页(共8页)(2021.4)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择题(每小题
共60分.)
共
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在城市化率
度明显较英、德、美等
家快;在城市化率
城市化速度
放缓,但较英、德、美等发达国家快。(6分
规模
续时间缩短;移民数量增加;城市化动力多元亻
点,得8分)
6分)
(1)不会(1分)出生率上升的同时
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
率依旧较低
低增长阶段。(3分
)总抚养
趋势;(2分)原因
抚养比波动
但
度
分)老年抚养比步波动上升
升幅度较大
鼓励生育;吸纳
动力;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任答三点,得
分
实践探究题:(10
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将会进
的调整;市区人口数量和比重将进一步增
城市用地规模大幅扩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等级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
艮务种类增多
增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任答4点,得4分
规划、建设城
善交通管理;进一步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加
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调控商品房价格;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就业难冋题
治安管理,建设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任答3点,得6分)
理答案第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