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07-生命活动的调节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07-生命活动的调节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30 07: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专题07: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选题
1.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D.?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2.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B.?①和②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C.?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D.?即使②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
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说明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
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看小说流泪”和“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4.某人因车祸受伤而大小便失禁,其原因可能是(
???)。
A.?膀胱和肛门受损,感受器失去作用??????????????????????????B.?大脑没有发育完全
C.?脊髓从胸部折断,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控制?????D.?大脑受损,破坏了所有的神经中枢
5.深秋季节,临朐石门坊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逐渐变为红色
B.?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花靑素增多,液泡中的叶绿素减少
C.?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减少,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
D.?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变,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
6.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盆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证明了(?

A.?植物尖端具有向光性???????????????????????????????????????????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C.?尖端与植物向光性有关???????????????????????????????????????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7.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呆小症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C
人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D
醉酒时语无伦次
酒精麻痹小脑
A.?A???????????????????????????????????????????B.?B???????????????????????????????????????????C.?C???????????????????????????????????????????D.?D
8.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向光性与植物生长无关
C.?尖端是感光部位??????????????????????????????????????????????????D.?尖端能产生某种能促进生长的物质
9.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C.?小明没复习,考试时紧张出汗,这是激素和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
10.有一天小明在家里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你认为测得的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降为0℃?????????????????????????????????????????B.?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左右
C.?体温计的示数还是38℃???????????????????????????????????????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11.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12.手被针刺了,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应叫做(  )
A.?运动?????????????????????????????????????B.?兴奋?????????????????????????????????????C.?反射?????????????????????????????????????D.?冲动
13.表演走钢丝的演员,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
A.?大脑?????????????????????????????????????B.?脊髓?????????????????????????????????????C.?脑干?????????????????????????????????????D.?小脑
14.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15.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
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二、填空题
16.男孩路经某处时,听见犬吠快速逃离,请据图回答:
(1)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________。
17.大脑表面称为________,它的表面有深浅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其间又隆起形成________
,使大脑表面积大大增加.
18.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调节下,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及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拓展与提高
19.人体内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如图为人体中部分系统之间的模式图。
(1)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在________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2)葡萄糖被吸收后,血糖含量暂时上升.这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
(3)血液流经x系统后,代谢废物含量明显下降,x系统是________系统。
20.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图中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三、解答题
21.刚收割起来魄水稻种子堆在一起温度会明显升高,升高温度所需的热量来自于哪儿?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堆积的大豆种子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来自于水稻种子的________?,该生理过程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
(2)如将收割起来的水稻种子放人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二氧化碳①和氧气含量②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____?。
(3)为探究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的因素,某科学兴趣小组设置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
装置
大豆种子
???
氧气
???
温度
???
水分
?????
A
???
50粒
???
充足
???
25℃
???
适宜
?????
B
???
50粒
???
充足
???
25℃
???
少量
?????
C
???
50粒
???
充足
???
35℃
???
适宜
?????
D
???
50粒
???
少量
???
25℃
???
少量
如果该兴趣小组计划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_?进行实验,
?如果计划探究种子存放时间与种子萌发的关系,则该实验的变量应为________?。
22.物质、能量、信息是三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1)图1是我国在宁夏建造的一座试验性发电站的示意图。阳光穿过透明的集热棚顶使棚内空气变热,热空气从烟囱中上冲,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发电站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能。
(2)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正式亮相,如图2。冬奥会会徽“冬梦”传递的是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由汉字“冬”演化而来的会徽“冬梦”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滑冰和滑雪都需要快速对周围情况做出了解与判断,了解与判断主要依靠人的________系统来完成。
四、实验探究题
23.a和b两盆红石榴分别放在两个暗室中,将a室的室顶打开,让阳光照入室内;将b室朝南的落地大窗打开。试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均匀的是?????????
?(填字母)室中的植物。
A.a室
B.b室
C.a室和b室都是
D.a、b两室都不是
(2)下列关于两室植物的向光性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室中植物向上生长不弯曲,说明植物无向光性
B.b室中植物向南边弯曲生长,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C.a室中植物向上弯曲,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3)此现象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和________有关。
24.蓝莓里面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改善体质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取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分别标为A、B、C、D、E;
第二步,每隔6天,分别对标号为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
第三步,在第三次喷洒后10天采摘蓝莓;
第四步,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二中植株A起________作用。
(2)由图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
(3)本实验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
(4)为了寻找更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________。
25.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易形成糖尿病。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并写出你的改进措施: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分析:在人体内分布有许多内分泌腺,它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虽然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它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身材矮小;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甲亢,情绪易激动,神经紧张,失眠、心跳加快。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所以食用加碘盐,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解答: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2.
C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A、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①和②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不符合题意;
C、图中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C符合题意;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
A
【解析】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解答: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符合题意;
??B、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反射,表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是受大脑控制的,如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道的抑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脊髓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排便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它的反射活动要受到大脑的控制,如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可见,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B不符合题意;
??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谈虎色变”和“看小说流泪”
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
C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解答: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中枢,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故答案为:C
5.
C
【解析】解答:“霜叶红于二月花”
主要是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在其中起着作用.它是一种“变色龙”.叶子中含有大量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在树木生长季节,叶子
里的叶绿素使叶现绿色;霜秋季节,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叶绿素合成受阻,原有叶绿素逐渐消失,而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逐渐显现出来,使叶子呈
黄色.叶子内糖分运输受阻并堆积在叶内,促进花青素的合成.花青素本是无色的,但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变化,叶片中的主要色
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叶片便呈现红色.
故选: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6.
C
【解析】分析: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保证植物更好地生长。
解答:该实验中,顶端罩上不透光小帽的甲幼苗直立生长,顶端不罩小帽的乙幼苗弯向光源生长,证明尖端与植物向光性有关。
故答案为:C
7.
C
【解析】分析: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大脑表面的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等。
解答:A、呆小症是因为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A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表现出的向光性是因为植物体在单侧光照射下,其体内的生长素移向背光一侧而使得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B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人体温恒定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C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D、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D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
C
【解析】分析:植物体在单测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植物体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弯向光源生长。该实验中,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说明植物尖端是感光部位。
故答案为:C
9.
C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降低;
3、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一些生理活动一般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4、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中。
解答: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错误;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B错误;
C:小明没复习,考试时紧张出汗,这是激素和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能完成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作用,C正确;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在脑干,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脑干没有受到损伤,D错误。
故选C
10.
C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心的弯曲,因此它的水银柱不能依靠重力流回液泡,即水银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低于38℃,因此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水银柱不能下降,只能保持38℃。
故选C。
11.
B
【解析】分析: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解答:由题意可知,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所以B汗液分泌增加正确,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
C
【解析】解答: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
分析:手被针刺了,缩回去是人体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故答案选C.
13.
D
【解析】解答: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故答案选D.
分析:杂技团的演员身体的平衡能力特别强,走在钢丝上如履平地。是因为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小脑的功能比较发达,使运动的协调性、准确性、身体的平衡能力都特别强。
14.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解答:A、大脑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下丘脑是大脑基部相对较小的区域,下丘脑能调节体温,控制内分泌等,A不符合题意;
B、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C符合题意;
D、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到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
B
【解析】分析:植物的感应性是指植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按照刺激的方向可分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如向光性,向地性等。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如触碰含羞草的叶子会下垂。
解答: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将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从而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少生长慢,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多生长快,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改变单侧光照射的位置(使单侧光反复位于植物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即可出现如图的盆景。由于向光性属于向性运动,所以A错,B对。也可将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背地性,也可出现如图情况,但背地性也属于向性运动C错误,
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慢
,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6.
(1)反射弧
(2)1;晶状体;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震动,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发出指令使人做出相应动作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这就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2)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讨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用眼不卫生,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解答:(1)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1]晶状体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到“提防恶犬”告示绕道避开恶犬,是对语言文字产生的人类特有的反射,因此是条件反射。
17.
大脑皮层;沟;裂;回
【解析】分析: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解答: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它表面有深浅不同的沟、裂,其间又隆起形成回,使大脑表面积大大增加。
故答案为:大脑皮层;沟;裂;回
18.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解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解答: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及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故答案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
19.
(1)小肠
(2)胰岛素
(3)泌尿
【解析】分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以循环系统为核心,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解答:(1)淀粉在消化道被消化时,有多种消化液参与,小肠中能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淀粉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2)淀粉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暂时升高,刺激体内的胰岛,导致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3)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中肾脏又被称为“人体的过滤器”,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
故答案为:(1)小肠;(2)胰岛素;(3)泌尿。
20.
增大体温的变化幅度;脑干
【解析】分析:沙漠气温昼夜变化剧烈,沙漠长期干旱少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骆驼表现出了适应沙漠环境特别的生理行为,如白天高温时段,停止活动,体温的昼夜变化幅度比其它哺乳动物大。
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很少出汗,只有最热的时候才会稍微出点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
骆驼体温昼夜的变化幅度大,白天高温时段,骆驼体温升高幅度大可促进散热,同时会停止活动,减少产热;夜晚体温降低幅度大,可以减少散热,可以达到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来适应沙漠昼夜温差大的变化。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故答案为:
增大体温的变化幅度
;脑干
三、解答题
21.
(1)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C
(3)A、C;存放时间
【解析】分析:结合种子的呼吸作用和控制变量法进行回答。
解答:(1)呼吸作用是指在酶的催化下,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气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出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过程。由此分析得出:堆积的大豆种子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来自于水稻种子的呼吸作用?,该生理过程的主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将收割起来的水稻种子放人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水稻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氧气含量会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A、B不正确;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Y一开始装置中氧气应该多一些,二氧化碳要少一些,故D不正确。故选:C。
(3)该兴趣小组计划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应该是温度,由表格分析可知:A、C
两组除了温度这一因素之外其余因素都相同且提供了适宜种子萌发的水分,故选A、C进行实验;如果计划探究种子存放时间与种子萌发的关系,则该实验的变量应为存放时间。
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C
(3)A、C;存放时间
22.
(1)太阳(或光)
(2)信息;神经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发电站的原理和图示可知能量来源;
2、符号具有一定的意义传递着某种信息。人的神经系统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解答:(1)图1是我国在宁夏建造的一座试验性发电站的示意图。阳光穿过透明的集热棚顶使棚内空气变热,热空气从烟囱中上冲,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发电站利用的能量是太阳(或光);
(2)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正式亮相,如图18。冬奥会会徽“冬梦”传递的是信息。由汉字“冬”演化而来的会徽“冬梦”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滑冰和滑雪都需要快速对周围情况做出了解与判断,了解与判断主要依靠人的神经系统来完成。
故答案为:(1)太阳(或光)?
(2)信息;神经
四、实验探究题
23.
(1)A
(2)B
(3)生长素及其分布有关
【解析】分析:生长素主要是在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的,然后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单方向的,在有单侧光照时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
解答:(1)a室红石榴接受的是来自室顶的光照,其生长素分布相对均匀。而b室红石榴接受的是南侧光照,其生长素将运输到背光一侧。
(2)植物的向光性与其生长素分布有关。a室红石榴接受的是来自室顶的光照,其生长素分布相对均匀,将直立生长。b室红石榴接受的是南侧光照,其生长素将运输到背光一侧,该侧细胞生长加速,而使得植物向南侧弯曲。
(3)此现象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及其分布有关。
故答案为:(1)A;(2)B;(3)生长素及其分布有关
24.
(1)对照
(2)在0-2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增强,在20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减弱。
(在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之间,对蓝莓果色素苷生成有促进作用,其中乙烯利溶液浓度在200mg/L促进作用最强。)
(3)每组实验蓝莓植株数量过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或者没有重复实验)
(4)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400mg/L之间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
解答:(1)A组没做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从100mg/L到200mg/L的过程中,色素苷的含量逐渐增加,而200mg/L到600mg/L的过程中,色素苷的含量在降低;即低浓度促进合成,高浓度抑制合成;
(3)该实验过程中,5株蓝莓分5组,实验对象太少,存在实验偶然性;
(4)由实验可知,乙烯利的溶液浓度相差太大,要找到最适浓度应该在100--400之间分更多组来验证,从而找出最适浓度;
故答案为:(1)对照;(2)在0-2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增强,在20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减弱。
(在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之间,对蓝莓果色素苷生成有促进作用,其中乙烯利溶液浓度在200mg/L促进作用最强。)

(3)
每组实验蓝莓植株数量过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或者没有重复实验)

(4)
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400mg/L之间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25.
(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B
(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4)每组仅用一只鼠做实验,应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解析】分析:注射胰岛素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良药。若是操作口服胰岛素是否可以降低血糖的实验,需要注意的是设置重复组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解答:
(1)实验中甲鼠与乙鼠不同之处在于甲鼠是注射胰岛素,乙鼠为口服胰岛素。如果口服胰岛素对乙鼠并无作用,那么实验结论甲鼠与乙鼠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甲鼠比乙鼠变化更大

?(2)A、若是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那么不能证实口服胰岛素对人体是否有用的实验结论,神经系统与胰岛不是属于同一系统,A错误。
B、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会影响实验结论中甲鼠与乙鼠尿液中葡萄糖值大小,B正确。
C、不是重新发育胰岛,重点在于口服胰岛素是否可以降低小白鼠葡萄糖值,C错误。
?D、血糖平衡了,才能睡个好觉,在睡眠中,某种激素会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确,D错误。
(3)若是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于多次实验,甲鼠注射了很多胰岛素,乙鼠口服了很多胰岛素,但是两者胰岛素量是一致相同的,说明乙鼠口服胰岛素使得血糖值或葡萄值并未减少

(4)因为科学实验中设置重复组对数据进行处理,材料选取适当,计算平均值避免偶然性,从而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B;(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4)每组仅用一只鼠做实验,应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