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光的反射
平面镜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小科研学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B.?????????C.?????????D.?
2.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右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3.“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C
)
A.?????????????????B.?????????????????C.?????????????????D.?
4.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各选项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B.??????????????????C.??????????????????D.?
5.小金制作了一个“形变放大器”来放大桌面受力发生的微小形变,装置如图所示。现把重物放上桌面上后,与该装置原理不符合的是(??
)
A.?由于物体受到重力,桌子发生微小形变???????????????B.?激光束反射角变化量与入射角变化量相等
C.?光屏上接收到的光斑向下移动?????????????????????????????D.?通过激光2次反射,将微小形变转化为光斑移动
6.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B.?平面镜反射的??????????????????C.?像S'发出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
7.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比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大
9.2019年12月26日,可以在中国很多地方看到日食,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将一个脸盆盛水,然后向水中滴加一定墨水,将这盆水对准太阳,可以降低太阳亮度即可观察日食,这种观察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
A.??
小孔成像????????????????????????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折射
10.如图是某同学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他将与A完全一样的蜡烛C放在B处发现刚好重合,他再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观察A经过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并得出了有关结论。为验证上述结论是否可靠,他应该(???
)
A.?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并进行观察
B.?保持A,C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并进行观察
C.?保持A及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C的位置并进行观察
D.?保持A及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大小并进行观察
11.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B.????????????????C.????????????????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B.?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C.?下雨天的晚上,驾驶员更容易受对面车辆灯光的影响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13.如图所示为河对岸的树在水中的倒影。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B.?????????C.?????????D.?
14.白天我们能看到桌子、黑板等物体,这是物体表面发生了光反射,使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下列现象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是(
???)
A.?小桥在水中的倒影
B.?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C.?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D.?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小科对此实验进行了思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透光的特点
B.?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验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
C.?当A蜡烛被点燃时,距玻璃板与A等距离的B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
D.?将玻璃板EF边向A方倾斜点,B蜡烛沿桌子向前移动才能与A蜡烛像重合
16.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三棱镜分解白光
???????????????????????B.?笔在水面处“折断
C.?水面上山的“倒影”
???????????D.?手影游戏
17.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可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示时刻,司机平视就能看到车速数为“90”等行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仪表上直接显示出的速度数信息是“06”
B.?司机能看清仪表的信息是由于玻璃对光实现了漫反射
C.?“路面情况能被车内人看到”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挡风玻璃必须与水平面垂直安装
二、填空题
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⑴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⑵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⑶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⑷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1”、“A2”或“A3”)。
四、解答题
20.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河边的树木发出的光线,射到平静的水面后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水面里树木的倒影,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
B
【解析】【分析】物体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发生反射,而照到透明的物体上时发生折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因为定日镜面为不透明的面镜,所以光线发生反射,故A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经过定日镜后,光线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合题意;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传播速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大黄鸭”与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的连线与水面垂直,它们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即它与像关于水面对称,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
B
【解析】【分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法线是镜面的垂直,还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首先通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也就是法线。最后通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这就是镜面的位置,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
A
【解析】【分析】(1)注意分析使桌面发生形变的力的名称;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
(3)放上重物后,注意分析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的角度变化,进而对光屏上光斑的位置进行判断;
(4)根据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
【解答】A.桌子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不是物体受到的重力,而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使桌面受到的压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激光束反射角变化量与入射角变化量相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放上重物后,桌面受到压力向下形变,因此光源发出光线的入射角减小,那么最终投射到光屏上的反射光线的反射角也会减小,自然光屏上接收到的光斑向下移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通过激光2次反射,将微小形变转化为光斑移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光线的方向判断。
【解答】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虚像,其实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
D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始终与铅笔相同,即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它所在的直线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为铅笔的像与铅笔始终关于平面镜所在的直线对称,所以铅笔的像的位置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所成的像也转过45°,二者的夹角正好是90°,因此铅笔与它的像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
C
【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距离相等,连线垂直,是虚像。
【解答】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水中的月亮就是天空的月亮在水中所成的虚像。
A.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一样大,故A错误;
B.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故B错误;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等于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
【解答】脸盆中的水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并同时在里面成像,那么我们通过水盆看到的日食就是太阳的虚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和目的分析即可。
【解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要研究的是像和物体之间的大小、距离和位置关系,因此首先应该将平面镜的位置固定下来,在以后的实验中不能移动。然后再改变物体A的位置,再后面通过C寻找物体A的像的位置。在以后的反复实验中,也是先改变物体A的位置,然后再移动C寻找它的像的位置。绝对不能只改变C的位置,这样没有任何意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分析水中树木的成因即可。
【解答】小明在水边看到水中“树木”,其实是树木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距离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下雨天的晚上,路面上有很多积水,这时很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对面车辆发出的灯光经过路面的反射后进入驾驶员的眼睛会非常刺眼,故C正确;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才会使物体成的像更清晰,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
B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看到谁的像,光线就从哪个物体来,注意光线的方向。
【解答】河对岸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树木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
A.光线通过水和空气,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故A错误;
B.光线从空气中的树木射出,到达水面发生反射,故B正确;
C.光线从水里射出,它的位置不对,故C错误;
D.光路中光线的方向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
A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不会停止传播,而是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有:倒影和平面镜成像。
【解答】A.小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故A正确;
B.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错误;
D.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和原理分析。
【解答】A.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透光的特点,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后面移动的蜡烛,从而让它和前面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验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A蜡烛被点燃时,它的火焰会在玻璃板内成像,因此距玻璃板与A等距离的B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将玻璃板EF边向A方倾斜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此时蜡烛的像成在水平桌面的上方。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它也无法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
C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解答】A.三棱镜分解白光,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合题意;?
B.笔在水面处“折断”
,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合题意;
C.水面上山的“倒影”,这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
,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
C
【解析】【分析】(1)既然将仪表上的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那么看到的内容应该和实际是相同的;
(2)光线在平整的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
(3)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挡风玻璃垂直地面安装,那么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就会成在正前方,与车外实际的物体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发生危险。
【解答】A.此时仪表上直接显示出的速度数信息是“90”,故A错误;
B.司机能看清仪表的信息是由于玻璃对光实现了镜面反射,故B错误;
C.“路面情况能被车内人看到”,是因为路面发出的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后再射入空气,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
D.挡风玻璃不一定与水平面垂直安装,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8.【答案】
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鹭从水面上飞过时,它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在水里形成虚像,这就是它的“倒影”,因此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19.【答案】
不透过;未点燃;相等;A2
【解析】【分析】(2)为了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然后直接观察光屏。如果光屏上有像,那么平面镜成的是实像;否则成的是虚像;
(3)后面的蜡烛不用点燃,因为前面蜡烛的火焰会在里面成像,而这个像刚好成在后面蜡烛的正上方,于是从前面看就好似后面的蜡烛燃烧一样。如果二者完全重合,那么可以说明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判断即可。
【解答】(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如下图所示),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A2。
四、解答题
20.【答案】
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作图。
【解答】(1)通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这条垂线上平面镜右侧找到它的像点A';
(2)同理,找到B点在平面镜右侧的像点B';
(3)将像点A'、B'用虚线连接起来即可,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