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30 20:5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耳与听觉
一、单选题
1.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A.?耳蜗和前庭???????????????????B.?前庭和半规管???????????????????C.?半规管和鼓膜???????????????????D.?鼓膜和听小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图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结构是(??
?)
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蜗
3.在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

A.?听小骨??????????????????????????????????B.?耳蜗??????????????????????????????????C.?听神经??????????????????????????????????D.?鼓膜
4.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额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B.?这种耳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部分听力障碍患者听到声音
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5.听觉感受器位于(???
)
?
A.?鼓室????????????????????????????????????B.?前庭????????????????????????????????????C.?半规管????????????????????????????????????D.?耳蜗
6.看书打瞌睡,头部下垂后立即惊醒。此过程中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
A.?鼓室和半规管???????????????????B.?前庭和耳蜗???????????????????C.?半规管和耳蜗???????????????????D.?前庭和半规管
7.下列有关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耳中的鼓膜有产生振动、放大声音的功能???????????B.?听小骨在耳蜗中,它的作用是将信息传人大脑
C.?耳蜗中的液体是产生听觉的地方?????????????????????????D.?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8.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导的.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A.?①?????????????????????????????????????????B.?②?????????????????????????????????????????C.?③?????????????????????????????????????????D.?④
9.产生听觉的结构是(???

A.?鼓膜?????????????????????????????????B.?大脑皮层?????????????????????????????????C.?耳蜗?????????????????????????????????D.?听小骨
10.下列情况下,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A.?前庭受损??????????????????B.?半规管受损??????????????????C.?听小骨受损??????????????????D.?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11.你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这个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所在的器官是(  )
A.?眼?????????????????????????????????????????B.?口?????????????????????????????????????????C.?耳?????????????????????????????????????????D.?脚
12.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达2057万,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国家将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
B.?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C.?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耳蜗内听觉感受器
D.?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13.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地辨别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B.?前庭和半规管???????????????????????????????C.?听小骨???????????????????????????????D.?大脑
14.有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前庭和半规管
15.下列有关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耳分为外耳、内耳两部分????????????????????????????????????B.?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三部分组成
C.?耳蜗是产生听觉的部位???????????????????????????????????????D.?位于鼓膜上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16.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外耳道??????????????????????????????????B.?鼓膜??????????????????????????????????C.?耳蜗??????????????????????????????????D.?咽鼓管
17.鼓膜的作用是(?
)。
A.?接受振动,将震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二、填空题
18.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陆续走进教室,请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________。
(2)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________)________放大传递到耳蜗,引起它产生神
经冲动;
(3)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和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是为了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达到________内外气压一致。
三、解答题
19.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________。
(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3)“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通过耳廓收集声波,声波进入________之后,请写出之后声波到达大脑形成听觉的过程___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4)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5)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________张开,使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解答】耳蜗含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能感觉到翻滚、左右转动、加减速;鼓膜与听小骨分别具有把声波转为振动,传递到内耳的作用。
故答案:B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耳廓的作用,一是保护耳朵里面的结构不受伤害,二是收集声波,故A不合题意;
B.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自身的振动,故B符合题意;
C.听小骨的作用是将鼓膜的振动放大,故C不合题意;
D.耳蜗里面有大量液体,可以将传递过来的振动转换为神经信号,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
3.【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
【解答】解:在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结构是鼓膜;
故答案为:D。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知识解题。
【解答】解: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是通过额骨传到听神经的,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部分听力传导障碍患者听到声音,故C正确;
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分析】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解答】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D
【解析】【分析】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解答】看书打瞌睡,头部下垂后立即惊醒。此过程中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
D
【解析】【分析】(1)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2)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解答】A.在耳的结构中,鼓膜的作用是传递声音信号。A不符合题意。
B.听小骨位于鼓室内,听小骨有传递、放大声音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耳廓收集到的声波经过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感受器的传递,到达听觉中枢,产生听觉。C不符合题意。
D.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B
【解析】【分析】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如图所示:①是听小骨,②是耳蜗,③是听神经,④是鼓膜.
【解答】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B
9.【答案】
B
【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解答】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B
10.【答案】
D
【解析】【分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解答】前庭受损、听小骨受损、半规受损管只会使传导能力下降,降低刺激强度;而听觉的反射弧仍然完整,可以形成听觉.而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听觉反射活动不能形成.
故选:D.
11.【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听觉的形成,听觉感受器的位置.
【解答】解:听觉的形成是这样的: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听到铃声走迸教室.这个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所在的器官是耳.
故选;C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只有明确了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过程便能很容易的说出。
【解答】耳朵结构如下图:
?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答案为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选B。
13.【答案】
B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耳的结构和听觉和功能;二、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解答】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
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
故答案为:B
14.【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解答,如图:
【解答】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对声音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听觉无关,但它们与人的位置觉有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头晕、恶心等,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晕车、晕船的原因。
故答案为:D
15.【答案】
B
【解析】【分析】如图耳的结构包括: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咽与鼓室之间有咽鼓管相连。
【解答】A、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A错误;
B、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三部分组成,B正确;
C、耳蜗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不能形成视觉,视觉在大脑皮层形成,C错误;
D、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不位于鼓膜,D错误。
故答案为:B
16.【答案】
C
【解析】【分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解答】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故答案为:C
17.【答案】
D
【解析】【解答】
估摸的作用是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故答案选:D.
【分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二、填空题
18.【答案】
(1)A→B→C→D→E→F→G
(2)D;听小骨
(3)鼓膜
【解析】【分析】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郭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便把声音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在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由于气压变化较大,使得鼓膜两端压力不平衡,而引起耳朵疼痛。所以,在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时候,乘务员和乘客可以捏住鼻子鼓气、按压耳朵、嚼口香糖、规律的吞咽等通气动作,促使咽鼓管口张开,尽量保持鼓膜内外的压力达到平衡的状态。
【解答】图中A为耳郭,B为外耳道,C为鼓室,D为听小骨,E为耳蜗,F为听神经,G为大脑的听觉中枢。
故答案为:(1)
A→B→C→D→E→F→G?
;(2)D
;听小骨?
;(3)
鼓膜
三、解答题
19.【答案】
(1)耳廓
(2)半规管;前庭
(3)[②]外耳道;⑨→⑧→⑤
(4)[⑥]咽鼓管
(5)咽鼓管;鼓膜
【解析】【分析】根据耳的结构及听觉形成的过程知识解题,听觉形成的过程为: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经听小骨进行放大,然后传到内耳的耳蜗,内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听到的信息经听神经传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据图可知,①是耳廓、②是外耳道、③是半规管、④是前庭、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⑦是鼓室、⑧是听小骨、⑨是鼓膜。
【解答】解:(1)耳廓的功能主要是接收声波;
(2)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的平衡有关,晕船、晕车、晕飞机主要与半规管和前庭有关;
(3)听觉形成的过程为: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经听小骨进行放大,然后传到内耳的耳蜗,内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听到的信息经听神经传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故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5)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故答案为:(1)耳廓;(2)半规管、前庭;(3)[②]外耳道、⑨→⑧→⑤;(4)[⑥]咽鼓管;(5)咽鼓管、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