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30 14:28:48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

为单项选
题选出答案后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答题纸上作答。答题
在答题纸上务必
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第Ⅰ卷
年度和
续两年净流入人
分布图。据此完成
单位:人平方干米
区人口密度大,差异较
B.西部地势起

部水资
境承载
东北部经济发

影响浙江省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最
然和人为因素分别
形、交通条件
C.气候、历史文化
D.气候、政策法规
多种多样
妥善

人口迁移类型
态移民的
A.三峡库区居民外
源牧民迁入城镇
城务
理试题第
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
交通的便捷性③风俗习惯的相
④保持牧民
些农村地
现了数量众多的老
量流出
群从乡村迁移到县城和乡镇驻地居住,进而提
地的城镇化
冇学者将这种城镇化过程称为¨生活城镇化”。据
活城镇化”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当地的县城和乡镇有较好
就业收
B社会福利
C.教育条
住房条
来看,“生活城镇化
化的必然结果
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C.有利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
省的永泰城
年来,由于水资源匮
地沙化和盐漬化、森
覆盖率
居民不得不外迁。据
永泰城
卜迁的主要因素
济因素
政治因
C.社会文化因
境因素
外迁,说明
承载力的关联关系为
A.环境承载力的大
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能低于环境承载
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
发展的底线
我国某城
意图


能区中,属于工业区
确反映a
租变化状况的曲线是
理试题第
新加坡丹戎
心(如下图所示)高
顷,集零售
园、豪华酒

满足,成为
超多元的


加坡建设垂直城市综合体的
探索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服务功能
爱解城市交通压
的城市功能区是
交通枢纽区
风景旅游区

左图是我
方某大城市地铁
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
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
40n0
据左图分析
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据右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
B住宅区
意我国改革开
来城镇化与城镇
及预测。据此完成


例增速
例增速预
城市
比例增速与城镇人口比例之
关系是
A.城镇
增速与城镇


例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例增速变化导致城镇人口比例空间差异
比例增速为正值,城镇人口比例上升
我国城镇
例增速加快,直接原因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劳动
B.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改革开放促进

攻蕐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利用廉价劳动力与外资相结合的优势,发展成为
经济外
强的区域。20
球经济危机之后,珠
地区出现了
短缺
题,为解决
新引领
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


创新和基础
要素在当
同时期城镇化发
要款或献度

改卓开放初
的城镇
分要对珠二角地区城镇化的贡
表示技术创新的曲线最有可能是
线
C.丙曲线
线
纪90年代末期
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地位在国内逐步降低
原因
A.劳动力不足
原材料缺
C.政策优势减
资本
爷的乡
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
柿子树,如
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
将逝去的农耕文
读图,完成

理试题第2020~202

期期中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ABCO
30
BDDO
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依然较多;我国资源总量丰
富,但人均资源占有
经济发展;环境压力大。(3分
观观点:尚未达到环境承载力界限。理由:①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资源利用率。②通过扩大和加强勘探,可以不断发现和利用新的资源。③通过保护
和改善生态环境,拓展适合人类生存
观观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环境承载力界限。理由:①由于长期过度的消耗

缺甚至枯竭。②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过量的废弃物排放,造成
染和生态破坏。③地球空间的有限性和空间区域的差异性,无法承载更多
(7分)
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

(2)东北部方案:①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便

好。(4
方案:①地势较高,城区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
也,占用耕地少。(
气候,热量充足,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地形构成多样,为农作物生长提供
多样的水热条
洲经济发达,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技术先进。(6
老龄化
人口减少,农业生产规模下降
农业用地被废弃;城镇化和工业化占用农

4分,答
多、之
棉花生
积广
众多,劳动力资源
冀,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市场广阔;有产业基础
答出其中3点,即
分)
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得规模效益;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可以集
处理废弃物;共享人力资
得4分
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
同课章节目录